愛心文化

愛心文化

“ 愛心文化” 以“愛”為核心,是對我國“仁愛”思想的繼承。“仁愛”歷來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重要內容,它提倡人與人之間應互相關心、互相尊重、互相友愛、互相幫助。仁愛觀念是中國傳統道德的“立人之道”,是儒家道德的核心精神。而“愛人”則是孔子關於“仁”的道德原則的第一要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愛心文化
  • 外文名:Love culture
  • 定義:以愛為核心對我國仁愛思想的繼承
  • 提倡:人與人之間應互相關心等
  • 地位:是儒家道德的核心精神
核心,發展,具體內容,

核心

“ 以愛”為核心,是對我國“仁愛”思想的繼承。“仁愛”歷來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重要內容,它提倡人與人之間應互相關心、互相尊重、互相友愛、互相幫助。仁愛觀念是中國傳統道德的“立人之道”,是儒家道德的核心精神。而“愛人”則是孔子關於“仁”的道德原則的第一要義。按照孔子的說法,“仁者”的含義就是關心人、幫助人,以幫助他人作為自己的最大快樂。孟子發展了孔子的“仁愛”思想,提出“親民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的道德觀,強調厚德載物的精神。因此儒家的仁義之道就是愛人。這種精神就是貫穿古今的人道主義精神,就像孫中山所說的仁愛“是中國的好道德”,對人對事“都用愛字去包括,這種中國固有精神應該發揚光大。”

發展

毛澤東在談論到孔子的智仁勇思想時曾指出:“仁象現在說的‘親愛團結’”(《毛澤東書信選集》)。他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也特彆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中華民族這種道德傳統和深厚博大的“愛”正是今天互幫互助、助人為樂和為維護社會利益、人民利益而不惜犧牲自己利益的精神源泉。用我們萬里人的話來說,就是“要創造一種關心他人,接納他人,對周圍的一切心存感激的心態”。可見“綠色萬里”、“愛心文化”就是對“仁愛”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當然,這種“仁愛”思想有其歷史局限性,所以,在繼承這種“仁愛”思想時要注意批判和改造。在培育“愛心文化”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對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繼承,更要結合時代要求,以社會主義的道德標準來培育更完美的道德體系。
現在的“愛心文化”以“愛”為核心,以“尊重、理解、關懷、熱愛”為基本內容,發揚“自愛、自尊、自強”的精神,以“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關心他人”為基本要求,以“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愛人類”為自我道德責任感。

具體內容

個人有愛心,個人有希望;民族有愛心,民族有前途。理智清醒的文明人,不會把沒有愛心的人看作英雄,哪怕他曾威名遠揚、有過豐功偉績。寫過《歡樂頌》的席勒說:“愛能使偉大的靈魂更偉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