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

“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是愛德華以莫瑞(H.A.Murry)的十五種人類需要理論為基礎編制的,簡稱EPPS。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
  • 外文名:EDWARDS' PERSONAL PREFRENCE SCHEDULE
  • 基礎:十五種人類需要理論
  • 簡稱:EPPS
簡介,量表結果測評,含義,量表評價,

簡介

這十五種人類需要是:
成就(ach)、順從(def)、秩序(ord)、表現(exh)、自主(aut)、
親和(aff)、省察(int)、求助(suc)、支配(dom)、謙卑(aba)、
慈善(nur)、變異(chg)、持久(end)、異性戀(het)、攻擊(agg)。
愛德華個人偏好測驗是由15個需要量表和一個穩定性量表組成,整個測驗共有225道題組成,每道題含有一對敘述,其中有 15個題目重複兩次。答題時,被試必須對每道題都做出選擇。完成整個量表評定約需40-50分鐘。
“愛德華個人偏好測驗”自編制起至今大約已有30多年的歷史,它被廣泛地套用於研究和諮詢工作。根據該測驗的結果能較快地了解到人的一般性格特點與需要特點,能對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加以區分,還可以對特定工作中的人員做出可能成功與失敗的估價。
“愛德華個人偏好測驗”適用年齡範圍較廣,可用於中學生、大學生和正常成人,既可進行團體測驗也可進行個人測驗。

量表結果測評

“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是由這十五種需要量表和一個穩定性量表所組成的。整個測驗共有225對敘述組成的題目,其中有15個題目重複兩次。在十五個量表中,每個量表有九種敘述,這九種敘述輪流與其他需要敘述配對,每種敘述重複兩、三次,令被試每題的敘述做強迫選擇。之所以採用強迫選擇的形式,是因為愛德華發現贊同陳述的機率是依賴於陳述的社會需求的價值尺度。通過使用強迫選擇形式,被試必須在項目內容的基礎上(即需要和動機),而不是在陳述的社會需求的基礎上作出反應。強迫選擇形式的使用也導致了可比性分數——這些分數顯示出個體之間各種需要的相對強度。
“愛德華個人偏好測驗”的十五種需要得分最高為28分,最低為 0分,因國內目前還沒有較為成熟的常模,所以解釋時主要考慮被試各種需要的排列順序及其組合結構。穩定性分數最高為15分,最低為 0分,穩定性分數越高,被試回答問題的穩定性越低,當穩定性分數大於 7分時,答卷的真實性值得懷疑。

含義

成就需要(ach):辦事成功感高,喜歡克服困難,努力完成任務,希望成為本行業的權威。樂於做有重大意義的事,在有競爭的情況下,總想取得優勝。
順從需要(def):較易受別人的暗示,樂於依從他人的指示和期望行事,對別人的觀點較易附和、尊從,喜歡讚揚別人,樂於接受別人的領導,易於遵從世俗的要求。
秩序需要(ord):辦事喜歡具有有組織性,在進行工作之前要詳細計畫,使得整個事情井然有序,喜歡依據一定的系統或模式做事,定時定量進餐和進行其他的活動,小心謹慎。
表現需要(exh):做事時常常想突出自己,以引起別人的注意和重視,說話、做事有時僅僅是為了引起別人對自己成就的重視,想成為注意的中心,希望別人迷戀、崇拜自己。
自主需要(aut):喜歡隨心所欲,不受別人的影響,追求獨立和自由,自已的事情自己決定辦。避免遵從他人的觀點,他們不願意隸屬於某些人或組織之下,避開責任和任務。
親和需要(aff):樂於結交朋友,為朋友做事情,對朋友忠誠不二,尊重朋友和他人,遇事樂於與朋友合作,不樂於單獨去做,與朋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喜歡與朋友保持密切的聯繫。
省察需要(int):平時喜歡分析自己的言行, 反省自己的是非, 較善於觀察別人,了解別人的感受,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經常依據別人的動機來判斷別人、分析別人,觀察力較高,可以預示別人的行動。
求助需要(suc):每當自己陷入困擾之中時,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幫助、支持,希望別人能夠時常地關懷自己,經常從別人那裡尋求鼓勵,當自己遇到不幸時希望能及時得到別人的同情、安慰。
支配需要(dom):想成為所在團體的領導者,被人視為領袖;在團體中樂於指導或領導他人,並且想監督他人的行動;力圖控制別人,讓別人受他的影響,按他的要求去做。
謙卑需要(aba):經常為做錯某事而感到內疚;當受到指責時,認為自己應忍受痛苦,不應傷害他人,認為錯了就應該受到懲罰;遇事不與人爭執而常常屈從;在不適應的情境下沮喪;在優勝者面前自覺膽怯。
撫助需要(nur):富於同情心,在困難之中幫助不幸的人;以仁慈待人,寬恕旁人,對別人較為慷概;對於有傷病的人,在感情和行動上給以很大的幫助。
變異需要(chg):喜歡新的事物,樂於經常從事新而又難的工作;喜歡經歷新奇與變化,經常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新的時尚,好趕時髦。
持久需要(end):辦事喜歡從頭到尾,從不半途而廢,能夠堅持到底;對於指定的任務能全力以赴,執著地去解決,直到完成全部任務以後才罷休;能長時間不分心地工作,不受周圍地干擾。
異性戀需要(het):樂於與異性一同參加各種活動;喜歡與異性接近,並可能想與之戀愛;參與有關性問題的討論,閱讀有關性方面的書籍。
攻擊需要(agg):對與自己相反的意見好主動出擊,公開地批評他人,告訴別人自己的看法;好開別人的玩笑;當自己與別人不和時,則離去;受辱以後處處要報復;容易因小事而發怒。

量表評價

自從心理測驗研究工作在中國恢復以來,中國的心理學工作者修訂了一批智力量表,為科學研究、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是目前為止人格量表還較少,已有的人格量表又大都是個性特點的量表,而沒有關於需要傾向的量表,因而不能對人從事某項工作做預測和評估。EPPS彌補了這點不足,它既省時省力,又可用於團體和個人。適用年齡範圍較廣。
此量表能較快地了解到人的一般性格特點與需要特點,能對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加以區分,還可以對特定工作中的人員作可能成功與失敗的估價。這個測驗還可以作為一種提醒,告訴被試者目前這一階段你要求什麼,同時又忽略了什麼。隔一段時間重測,結果的差異也會對被試有很大啟發。
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的中譯本是1967年由台灣心理學工作者翻譯的,其中大部分語句的可讀性良好,對於少部分與大陸不相適應的語句,國內修訂者做了適當修改。較長一段時間裡,該量表是在不具備常模的情況下使用的,在解釋是會遇到種種困難。基於此,國內修訂者對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做了抽樣修訂,取得全國常模,並在北京市施測得到國中、高中和大學三組常模。該量表中文版的分半信度為0.8812,同時其穩定性分量表的得分符合原量表的要求,表明是穩定、可信的。再施測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的同時也施測了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問卷,計算兩者的相同內容因素的相關為0.5575,表明有較好的效度。
EPPS的主要特點在於採用強迫選擇法來控制社會讚許性。所謂社會讚許性指的是題目內容受社會輿論讚許和反對的程度。被試往往傾向於對那些受社會讚許的題目作肯定回答,對不受社會讚許的題目作否定回答。例如,“我喜歡對我的朋友忠實”一題,大多數被試會作肯定回答,因為這符合社會規範,社會讚許性較高。這種社會讚許性可能會使被試隱瞞內心的真實想法去迎合社會道德,而不真實地作答。為了控制社會讚許性的影響以提高測驗的有效性,愛德華採用了強迫選擇法來編制問卷。強迫選擇法即要求被試在兩個(或多個)具有相同社會讚許性而又測不同特質的題目(陳述、短語或辭彙)之間作一個選擇,每對題目可能是同樣受稱許,也可能是同樣不受稱許的,二者不可兼選,必須將最符合自己情況的陳述選出來。例如,對於上例,EPPS做如下處理:
A、我喜歡對我的朋友忠實。
B、對所有我承擔的事,我喜歡盡力做好。
對這兩個社會讚許性基本相等的題目,被試必須從中選一個。根據這種思路,EPPS的15個分量表中,每個量表的每個句子都必須輪流與其他量表的句子配對,組成題目,每個句子皆重複兩三次,構成整個量表。對於特定的人來說,某一題目的兩個句子的讚許性不見得完全相同,但若將所有題目平均起來,則社會讚許性效應便基本抵消了。
EPPS採用強迫選擇法是一種創新,但這種方法也有一些局限:
①得到的分數是自比分數,即每種需要的強度不是以絕對分數表示,而是與個人的其他需要的強度有關,以相對分數表示,這給分數的解釋帶來了困難,也許兩個EPPS得分相同的人,其需要的絕對強度並不相同。
②過於將注意力集中在控制社會讚許性上,必然會影響對測量不同特質的題目的選擇,使得許多題目表面效度很高,另外,有人認為對社會讚許性的看法本來就是個體人格的一部分,會影響個體的行為,因此排除讚許性也許並不恰當。
③EPPS並沒有完全排除社會讚許性的影響,因為由代表性團體得到的平均讚許性,在用於其他團體或服務於特殊的測驗目的時,本來相同的讚許性也會變得不同。
④由於題目編制採用反覆輪流配對的方式,因此被試極易厭倦和疲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