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夫

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夫

喬治和瑪莎是一對夫婦,住在一個叫新迦太基的大學村里。喬治是歷史系教授,46歲,瑪莎是校長的女兒,52歲。他們已經結婚23年,但是仍然互相不能容忍,經常互相謾罵,以語言中傷對方為快。一個周末的夜晚,兩人剛從校長的晚會上回來。校長為了聯絡教員,經常舉行這樣的晚會,喬治卻不喜歡。回家時,他們已經半醉,卻還不停地喝酒,瑪莎讓喬治侍候她,還叫他“僕人”。她又哼起剛才在晚會上人們唱的那首童謠,“誰害怕大灰狼?”人們把“大灰狼”改成“維吉尼亞·伍爾夫”。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內容概要,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夫》
【體裁】話劇

內容概要

喬治和瑪莎是一對夫婦,住在一個叫新迦太基的大學村里。喬治是歷史系教授,46歲,瑪莎是校長的女兒,52歲。他們已經結婚23年,但是仍然互相不能容忍,經常互相謾罵,以語言中傷對方為快。一個周末的夜晚,兩人剛從校長的晚會上回來。校長為了聯絡教員,經常舉行這樣的晚會,喬治卻不喜歡。回家時,他們已經半醉,卻還不停地喝酒,瑪莎讓喬治侍候她,還叫他“僕人”。她又哼起剛才在晚會上人們唱的那首童謠,“誰害怕大灰狼?”人們把“大灰狼”改成“維吉尼亞·伍爾夫”。(英語“伍爾夫”和“狼”諧音)瑪莎又在罵喬治了,說他沒有用,什麼事也不乾。喬治說,夜已深,只有他們兩人,衣著可以隨便點,但瑪莎提醒他說,客人就要來了。原來,瑪莎的父親告訴她,要好好關照新來的一對教員夫婦,所以他們將會在晚會後造訪,說著,門鈴響了,喬治要瑪莎在客人面前不要提“孩子”的事。客人起先也覺得深夜造訪不大妥當,尤其是入屋伊始就發現男女主人在唇槍舌劍地謾罵,感到很尷尬。男客尼克說他不想介入主人夫婦的爭吵,但喬治說沒事,這是戲謔,客人也可以參加他們的遊戲,例如“羞辱主人”、“捉弄客人”、“和女主人做愛”不一而足。喬治指著牆上一幅抽象派的油畫問尼克知不知道是誰畫的。尼克不知道,喬治就告訴他,是一個有小鬍子的希臘人畫的,有一天,瑪莎打了這個畫家。瑪莎帶女客人漢尼到樓上洗手間,瑪莎去換衣服。兩個男人在客廳裡邊喝邊談,先談到彼此的妻子,接著又談到兩人所在的系,喬治這才知道尼克不是在數學系而是在生物系。兩人都闡述了很不相同的觀點。喬治又談到他們的對罵遊戲,並堅持尼克和他一起玩。尼克說到自己的計畫,說他準備在此地定居,在這間大學裡發展,喬治反問他,“你以為你在這個峨摩拉——新迦太基會快活嗎?”說著,瑪莎和漢尼回來了,瑪莎換了一身很性感的衣服,開始稱讚尼克的體魄,還做出很多挑逗性的舉動去引誘尼克。她的目的是要羞辱喬治。接著,瑪莎開始講她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她的父親為了使大家體魄健壯,讓人人都去學拳擊。有一天,瑪莎也戴上了拳擊套,不期然把喬治擊倒在地。“那真有趣,但也很可怕”,她對這對年輕的夫婦說。戲謔在進行,喬治拿出一支假手槍,假裝向瑪莎開槍,尼克和漢尼嚇了一跳。接著,他們又扯到生物學,喬治反對科學家用試管造人,認為要保護人類的光榮的多樣性和不可預料性。而尼克卻認為試管可以創造出“文明的人類”。談話中,漢尼說她剛剛知道喬治和瑪莎有個孩子,喬治對此很不高興。在喬治去取凍的時候,瑪莎向客人揭喬治的老底,說她原來嫁給一個中學的園丁,遭到父親干預,後來遇到喬治,就嫁了給他。她的父親想把他培養成接班人,喬治卻不爭氣,總是失敗。儘管喬治一再警告,瑪莎還是一個勁兒講下去。喬治氣得砸碎了一個酒瓶,他又唱起了“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夫?”醉醺醺的漢尼跟著唱,但是她想嘔吐,瑪莎和尼克把她送到樓上休息。一會兒,尼克回來了,他說漢尼“沒事了”,而瑪莎在煮咖啡。剛才尼克目睹喬治受辱,喬冶現在很想讓尼克也嘗嘗受辱的滋味,就設法使他難受,於是兩人便攻擊起對方的妻子來了,突然,又由惡意攻擊變為講述。喬治因此知道尼克和漢尼原來是青梅竹馬,漢尼害怕產痛,不肯生孩子,有嘔吐病。他還知道了尼克和漢尼結婚也因為漢尼的父親有錢,他是個牧師,“花了上帝的錢,攢下了自己的錢”。喬治給尼克講了一個故事,說有個男孩失手槍殺了自己的母親,後來,揣著個“實習駕駛”執照駕車,為了避開一頭犀牛,撞到一棵大樹上,把車上的父親也撞死了,這男孩被送進了瘋人院。尼克有野心“接管大學的事務”,實行的辦法之一就是開始一一和有影響的人物的妻子睡覺,其中也包括瑪莎。說完,兩人都為這件事的嚴重性大吃一驚。喬治老實告訴他,這樣做就象走進了沙漩渦,很快會陷下去,但喬治不聽。瑪莎回來後,繼續羞辱喬治,這回她告訴尼克,喬治寫過一本書講一個殺母又殺父的男孩的故事,遭到瑪莎父親的堅決反對,不能出版。“羞辱主人”的遊戲使喬治受夠了,現在他提議玩“捉弄客人”的遊戲,等漢尼回來時,喬治重複剛才尼克給他講的有關他和漢尼的秘密,當漢尼明白了尼克把什麼都告訴了喬治,她的嘔吐病又犯了,於是再次回到樓上,尼克表示他對喬治的“故事”非常厭惡,聲音要和他見個高低,說著上樓照顧漢尼去了。剩下喬治和瑪莎的時候,喬治說他對瑪莎羞辱他的方法非常輕蔑,而瑪莎卻說喬治是個受虐狂,“你能受得了,你就為這個娶我的”,喬治覺得這天晚上瑪莎太過份了,聲言還擊。尼克回來說,漢尼躺在浴室地板的瓷磚上休息。趁著喬治去拿冰塊的時侯,瑪莎繼續和尼克調情,喬治回來,卻假裝沒事,他唱著“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夫?”,拿過一本歷史書讀起來,不理他們倆。喬治的不在意激怒了瑪莎,這齣於她的意料之外。於是她說,“我要帶他上樓了……我要讓你後悔……”喬治繼續讀他的《西方的衰落》,當他讀到“一種過份僵化的道德本身就不適應”時,他把書本一扔,碰到了門鈴,鈴聲驚醒了正在做夢的漢尼,她下樓問誰來了。這一問使喬冶向瑪莎報復有了主意。瑪莎回到客廳時,不見喬冶,這時門鈴作響,喬治拿著一束金魚草進來,他強迫三人坐下玩“養孩子”的遊戲,強迫瑪莎講孩子怎樣出生,怎樣長大。瑪莎只好從命,開頭,這故事使漢尼感動得喊過:“我也想要孩子!”喬治又催促瑪莎講下去,瑪莎不乾,他就接過話茬,說瑪莎不僅有個比她小六歲的丈夫,一個不管她死活的父親,還有一個不聽她指揮的兒子。這時,兩人又爭吵起來,爭吵中,喬治突然宣布。剛才有人送來電報,他們的兒子死了,還讓漢尼證明門鈴響過。瑪莎受不住了,嚷道:“你不能讓他死!”她要看電報,但喬治忍住笑說他已把電報吃下去了。尼克終於明白,這個“孩子”只是他們想像出來的。客人告辭,喬治又唱“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夫?”瑪莎說,“我怕”。

作品鑑賞

《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夫?》是一出很長的三幕劇,劇情發生在深夜,沒有什麼情節,全部人物是年齡不同的兩對夫婦。它之所以在美國受歡迎並且獲獎,在於它在內容上表現了處於社會中上層的知識分子的苦惱和困擾,當然,也離不開荒誕派喜歡的主題——人與人之間的無法交流和孤獨,以及由此引起的精神苦悶,儘管此劇不算荒誕劇。在形式上,它以急風驟雨式的謾罵,發人深省和震驚觀眾的效果創出了前所未有的風格。雖然劇情里沒有死亡,也沒有什麼悲傷情節,但實際上這也是一齣悲劇,一出典型的現代美國悲劇,就像契訶夫的《三姐妹》是一齣悲劇一樣。在《三姐妹》里,全部劇情是人物無休止的高談闊論而全然不見行動,他們的生命就在這無休止的高談闊論中消磨掉了。《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夫?》則更甚,不是高談闊淪,而是謾罵,互相羞辱。一對結了婚23年的夫妻,高級知識分子,不能說彼此不了解,卻是這樣地不能容忍。他們既不能面對現實,便想像出一個孩子來“彌補缺陷”,瑪莎甚至到了分不清現實和想像的地步。排解苦悶的手段就是喝酒,發泄情緒的手段是謾罵,想得到快感就傷害別人。這樣的生活過了23年,還要這樣過下去,難道這不是一場悲劇?此劇的標題有幾層意思,其一是表現了知識分子的敏感和幽默感,一開始就表明瑪莎夫婦及這一群人的身份,因為他們最熟悉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伍爾夫自殺之前神經錯亂,無法忍受現實而自殺,因此此處暗示他們不能忍受現實,要到幻想中去尋求逃避,也暗示他們之間互相不能忍受。這句歌詞在劇中反覆出現,有揭示主題的作用。戲的主角是喬治,他的身世無疑有點神秘,但那個殺母殺父的孩子的故事就是他的經歷。他跟瑪莎逆來順受地生活了這些年,這一晚她對他的凌辱達到了高潮,這促使他認識到靠一個幻想出來的孩子來作精神支柱是不行的,必須重新開始。起先,“殺死孩子”是出於對瑪莎的報復,也使自己免受別人嘲笑,因為“孩子”從未為外人知道。但後來喬治意識到“殺死孩子”才能幫助瑪莎回到現實中來,因此,戲的結尾暗示著他們重新開始的希望。一般說來,戲劇的每一幕是不設小標題的,而此劇卻有。第一幕題為“戲謔”,暗示瑪莎夫婦的生活方式,以後全劇都是遊戲,作者通過“戲謔”來逐步揭示主題:人生是一場場痛苦的遊戲。第二幕是“巫婆的歡宴”,這個詞原指每年四月三十日夜,巫婆及各種精靈聚集在德國中南部的博洛肯山頂上狂歡,因此又稱為巫婆的假日,是日他們狂歡狂舞。在文學上則暗示什麼光怪陸離的事情都可能出現的環境。在第二幕,他們酩酊而舞,後來,52歲的瑪莎當著丈夫的面勾引28歲的尼克上樓,丈夫卻若無其事地夜讀,這種荒唐只有這個詞才能恰當地表達出來。第三幕“驅魔”指幫助瑪莎驅逐幻想,面對現實。喬治念著拉丁文咒語,把“孩子”“殺掉”,為的是幫助她丟掉幻想回到現實中來。瑪莎是塑造得最成功的角色,直到“孩子被殺”之前,她一直是專橫的。她樸實,精力充沛,她把自己稱為“地母”,肆意用髒話咒罵,公開挑逗。在她身上反映著60年代女權運動的時代色彩。喬治成不了歷史系的掌權人,這使她失望,而她又不能生育了,她無法面對這兩個可怕的現實,便幻想自己是個母親,把幻想摻和到現實生活中以至連自己也真假莫辨了。她害怕維吉尼亞·伍爾夫,實際上是害怕現實。劇終時,這個愛折磨人的專橫女人非常需要同情和憐憫。尼克是作為喬治的對立面而出現的,喬治研究歷史,代表過去。尼克研究染色體和基因,代表將來。他有野心,晚會後造訪瑪莎原是為了討好校長的女兒,不料卻陷入他們的“遊戲”備受戲弄,但他終於明白瑪莎的“孩子”並不存在,也明白了主人夫婦的困擾,因而也受到了震驚。對漢尼的刻畫,作者落墨不多,她置身“遊戲”之外,像個孩子,但劇將終時,她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害怕承擔養育下一代的責任到喊出了“我也要孩子”,表現了一種覺醒。此外,“新迦太基”、“峨摩拉”均源於《聖經》,後者是一個城市,因其居民罪孽深重,上帝降烈怒將該城毀滅。作者用它指他們所在的大學村,自有深意存焉。

作者簡介

愛德華·阿爾比(1928—)美國劇作家。生於華盛頓。出生兩星期後為富家收養,養祖父擁有多家劇院。阿爾比在童年時期就時常接觸劇壇名流。他年紀很小就開始顯露出文學創作的興趣,12歲開始寫詩,接著寫劇本。他在三一大學就讀一年,期間演過麥克斯韋爾·安德森的戲,因此,熟悉了劇壇名流以外的另一面。1947年,他離開三一大學,遷到紐約格林威治村,乾過多種工作,同時為廣播電台寫稿。1958年寫成《動物園的故事》,曾送到紐約多家劇團,未被接受,後來由朋友送到歐洲,1959年9月在柏林首演,接著在德國許多城市上演,1960年在外百老匯普羅文斯劇場上演,此劇使他名聲鵲起,但也招來不少批評。1962年,《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夫?》使他大獲成功,獲紐約劇評槳,並被評為該演出季的最佳戲劇,後來又成功地改編成電影,被公認為阿爾比最傑出的劇作。他的其他較為重要的作品有:《貝西·史密斯之死》(1960)、《沙箱》(1960)、《美國之夢》(1961),《小艾麗斯》(1960)、《微妙的權衡》(1968),此劇獲普列策獎。阿爾比是荒誕派劇作家,他的多數劇作都採用了荒誕派的手法。他在創作上成長的年代也正是荒誕派戲劇嶄露頭角和流行的年代。他的《動物園的故事》、《沙箱》和《美國之夢》從主題、動機到手法,都體現了荒誕派的特點。阿爾比最擅長寫牢騷滿腹的人物,表現人的孤獨痛苦,語言辛辣尖刻,人物對罵時語言如傾盆大雨,令人震驚,發人深省。他喜歡用象徵、暗喻、誇大的手法描寫美國社會生活,表示了他對西方社會價值觀念的某些背棄和否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