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莫羅

愛德華·莫羅,美國廣播電視主持人、戰地記者,曾主持《這裡是倫敦》《現在請聽》。被稱為廣播和電視新聞業的“開山宗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愛德華·莫羅
  • 外文名:Edward Murrow
  • 出生地:格林斯伯勒
  • 出生日期:1908年4月25日
  • 職業:軍人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成就,戰爭前沿,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1940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主戰場炮火猶酣,《這裡是倫敦》開始第一次現場直播——愛德華·默羅站在倫敦一間民居屋頂上,迎著德軍狂轟濫炸,以平靜的語調開播:“你好,這裡是倫敦……”這就是戰地現場播報,它奠定了默羅在美國乃至全世界傑出廣播電視主持人和傑出戰地記者的地位。
稱默羅為廣播和電視新聞業的“開山宗師”,是因為他獨創了戰地現場廣播、連續廣播報導等口語廣播形式。可以說,後世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一詞,以及現代傳播學上的“新聞聯播”、“現場直播”等方式,都是從默羅開始的。
默羅出身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就接受嚴格教育的他,養成了沉穩老練、不苟言笑的獨特個性。他的現場報導奠定了美國新聞電視時代第一黃金時期的基本格調——莊重、沉靜,聲情並茂而定位簡潔、客觀、真實。他對新聞報導的熱情、客觀、正義,為美國新聞界留下了一份良心與價值觀念的遺產。無論是對於美國還是世界新聞史來說,默羅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
默羅是最早意識到廣播和電視在娛樂功能之外還能傳遞新聞信息的少數人之一。從1937年起,他開始致力於通過廣播向美國聽眾傳播歐洲大陸發生的戰前新聞的工作。
當時CBS歐洲站站長職位最初是空缺的。這個所謂“站長”實際上只是“接待站站長”,在“西線無戰事”的時期僅僅做點商務工作,於是默羅主動申請到了這個職務。就是這個從未在新聞採訪部門待過的“菜鳥”,從未受過新聞專門訓練的外行,此後的影響卻超越了大西洋兩岸。當德國人進入奧地利後,默羅一夜之間成了名記。

人物生平

早年
默羅於1908年4月25日生於格林斯伯勒 (北卡羅來納州)。他是三兄弟中最小的一個。6歲的時候舉家遷到斯卡吉特縣 (華盛頓州)。早年就讀於華盛頓州立大學。他擅長演說,是個出色的演說家,還熱衷於戲劇。此外還寫得一手優雅而嚴謹的文章,這都為以後其在廣播事業上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在大學期間,他就贏得廣泛擁戴,被推舉為全國學生聯主席。
1935年,默羅加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成為一名廣播記者。從此默羅的名字,幾乎一直與CBS聯繫在了一起。
1937年,希特勒日益加緊擴軍備戰,歐洲局勢日益緊張。CBS主管新聞部的副總經理,覺得有必要選派一名記者去主持CBS歐洲記者站。起初雖然不願從總部放走默羅,但最終經過一番考慮,覺得最合適的人還是默羅。於是,29歲的默羅受命成為倫敦歐洲記者站的負責人。
默羅到達歐洲後,為了能夠順利開展工作,決定先物色一名得心應手的助理。經過一番觀察和挑選,原為赫斯特報系新聞社的記者威廉·L.夏勒(William L.Shirer)成為他的助手。
成名
1938年3月,默羅從倫敦趕到華沙,籌辦一個文化節目,夏勒也到維也納為這個節目奔忙。正值此時,希特勒開始武裝進占奧地利。夏勒得到訊息後立即從維也納給默羅掛電話,用暗語表示德軍正在越過德奧邊境,向維也納逼近。默羅大吃一驚,指示夏勒立即飛回倫敦,準備向國內報導這一重大新聞。隨後,默羅用一千美金包下一架27座的客機,獨自直飛維也納。
1938年3月12日,默羅在德軍進占維也納的同時,向美國聽眾廣播了他的第一篇戰爭報導:
我是愛德華·默羅,此刻正從維也納報導。現在是凌晨2點30分,希特勒本人還未到市內。看來,沒有人知道他會在什麼時候到這兒。但是絕大多數人預料他會在明早10點之後的某一時刻到達......我是幾小時前乘飛機從華沙取道柏林來這兒的。從飛機上鳥瞰維也納,我發現她跟從前沒有兩樣。但是維也納確實有所變化......人們在這裡把武器舉得要比柏林高一些,而且,人們說起“嗨,希特勒”這樣字眼聲音也要高一些。......年輕的納粹衝鋒隊員乘車在街道四週遊盪。他們乘著軍用卡車、各種型號的裝甲車,唱著歌,向人群投扔桔子皮。幾乎所有的重要的大樓都設有武裝警衛,包括我現在臨時廣播的這座樓房。整個城市有一種斷定要發生某種事情的跡象,每個人都在等待著,想知道希特勒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會到達這裡。[1]
這次報導被視為廣播史上的第一次“現場直播”。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後,默羅和夏勒默契配合,又進行了一系列出色的廣播報導,推動了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聽眾越來越對歐洲事務關心,從而把美國同歐洲在心理上聯為一體。
除了夏勒,默羅在二戰爆發前後還物色了一大批才華橫溢的廣播記者組。其中包括《紐約時報》一戰時的名記者埃爾默·戴維斯、埃里克·塞瓦賴德(Eric Sevareid)、查爾斯·科林伍德(Charles Collingwood)、霍華德·K.史密斯(Howard K.Smith)等。美國《電視明星》一書,在提到默羅這個報導班子之時寫道:“是一個非凡的、有教養的、才華橫溢的群體,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他們肇始了無線電廣播報導的藝術。”
1940年不列顛空戰時期,“這裡——是倫敦......”(This is London...)的廣播報導非常成功,也成為了默羅的廣播風格標誌。默羅的報導總是儘可能的貼近戰爭一線,讓聽眾聽到隆隆的飛機聲、爆炸聲等一切與轟炸場景有關的元素,為美國聽眾提供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戰火體驗。
1941年莫羅回國,公司為他舉行盛大晚宴,12月7日,被邀請到白宮與羅斯福共進晚餐。
戰後
二戰結束後,CBS的老闆威廉·佩利提升默羅為CBS負責新聞事務的副總經理。由於不懂預算,而且總是不忍心解僱不稱職的人員,兩年後默羅主動辭去職務。
1947年,默羅重操舊業,繼續廣播記者的工作。每晚為CBS播報新聞。由於他在倫敦的報導令人印象深刻,於是他延續聽眾耳熟能詳的“這裡——是倫敦......”風格,稍加改動,變為“這裡——是新聞”(This is the news.),作為每晚廣播的開始語。
1950年代,默羅已經成為全美最紅的廣播記者和播音員。1951年,CBS開辦了第一個電視紀錄片節目《現在請看》(See It Now)(1958年停播)由默羅與其製片人弗雷德W.弗蘭德利(Fred W.Friendly)主持。默羅開始登上電視螢屏。默羅的崇高聲望及其在《現在請看》的精彩報導,開創了電視新聞時代。由此默羅不僅被奉為廣播記者的一代宗師,同時也被譽為電視新聞的先驅。
鬥爭
在麥卡錫主義風行的戰後時代,莫羅自覺不自覺地保護了手下一批“左翼分子”和被扣上紅帽子的工作人員,並在此後與麥卡錫主義展開較量,為他贏得更多的讚譽和欽佩。1953年3月9日的那次《現在請看》,成為美國電視史上最有爭議性的播出之一。出於對麥卡錫主義的憎惡,莫羅表示了自己的質疑。
《面對面》從開辦到1959年停播,節目邀請過500多位嘉賓,包括前總統杜魯門、極富個性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甚至還有性感明星瑪麗蓮·夢露等。因此《面對面》也成為當時收視率最高的十大電視節目之一[2]。
1961年,甘迺迪邀請他出任美國新聞署(USIA)署長,適逢莫羅對於電視的商業性質以及電視新聞本身陷入收視率爭奪戰的種種跡象大失所望,莫羅走馬上任。由於疾病原因,1963年12月辭職退休。
1965年4月,剛過完57歲生日的莫羅因癌症去世。

人物成就

二戰之後電視傳播的成就
1948年,默羅第一次出現在電視螢幕上。面對迥異於廣播的全新媒介,他在尋找新突破。
1950年,默羅以電視記者身份前往遠東,採訪報導韓戰。他對這場戰爭的基本態度是:美國不應捲入,應撤出朝鮮。基於這一觀點,他發出的報導遭到被CBS槍斃的厄運。默羅的職業生涯受到巨大挑戰。但是,如同二戰前奔赴英國一樣,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在新媒介上一顯身手。
1951年11月18日,默羅迎來了他戰事報導的第二個高峰。他創辦的電視報導《現在請看》,採取了視聽結合、以連續運動變化的螢幕形象來傳達事實的新形式,給觀眾帶來了更強烈的真實感。他成為一個真正的電視時代開始的標誌。
20世紀50年代初,默羅還創辦了《面對面》人物專訪節目。在這個節目中他採訪了500多位各國名流和政界要人,包括1956年對中國總理周恩來的專訪。直到今天,他的專訪節目仍然是美國新聞院校教學例證材料。

戰爭前沿

慕尼黑危機期間,默羅的戰地新聞廣播報導比報紙還要快好幾個小時,有時甚至快一兩天,而且覆蓋面更廣。在美國的鄉村與小鎮上,地方小報很少刊登的國際新聞也被當地居民知曉。他們的報導都是現場直播,他們用實踐表明:廣播不僅僅是一個娛樂消遣工具,而是一個嚴肅而日益成熟的新聞媒介。
1939年9月1日,德軍閃擊波蘭。兩天后,與波蘭有同盟關係的英國、法國不得不對德宣戰。9月3日上午11點15分,英國首相張伯倫在BBC發表廣播講話。緊接著默羅在地下廣播室發出一篇報導:“英國首相宣布:英德之間存在戰爭狀態。”從這時起,默羅開始走向戰爭最前沿。
1940年倫敦轟炸期間,默羅製作的現場新聞報導《這裡是倫敦》系列節目,給遠離歐洲戰場的美國聽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8月24日星期六,3000萬美國家庭坐在起居室內的收音機旁,收聽默羅的現場廣播——《這裡是倫敦》。節目一開始,收音機里傳出的是震耳的隆隆炮聲。接著,默羅以慎重、準確而有節奏的聲音報導:“你們此刻聽到的是空襲警報發出的聲音,在不遠的地方,探照燈突然亮了,一道強烈的燈光正在我上空划過。人們在靜靜地向前走。我現在正在一個防空洞門口,我得把電纜線挪動一點,這樣可以給人們騰出進入防空洞的通道。”在現場音響與現場情景的生動紀實中,默羅傳達給那些看不見戰場的人們一個基本事實:希特勒向西線發動了“閃電戰”,比利時、荷蘭、法國相繼淪陷。此刻又輪到英國,戈林元帥的德國空軍正在英三島上空肆虐,不列顛人正在孤軍奮戰。
在不列顛戰役中,默羅的廣播報導主要是在午夜後進行,即與德國空軍空襲同步進行。通常情況下,他在前往演播室路上就開始廣播。在這期間他好幾次在街上被炸彈爆炸引起的衝擊波擊倒,有一次,一個大彈片甚至就落在他幾秒鐘前的位置上。
有人問默羅為什麼要冒險,他說:“我有一種農民的頭腦,我寫不出沒有看見的東西。”他認為這樣做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在做一個戰地記者應該做的工作:儘可能找到更多的第一手報導材料。
當空襲最猛烈時,默羅要求站在BBC廣播大樓頂上做現場報導,因這是德軍轟炸的主要目標,英國空軍拒絕了他的要求。最後邱吉爾首相受到這個年輕的美國記者的感染,破例批准了他的請求。於是,無論美國還是英國,都聽到了默羅在最危險的地方與事件同步進行的現場報導。
以生命為支撐,默羅將現場播報的技巧與方法發揮到極致:隨著戰爭事件的發生、發展,邊觀察邊敘述,將現場解說、現場效果和音響融為一體。而他也成了西方20世紀40年代解釋性新聞廣播報導最出色的代表。就這樣,默羅夜復一夜走上BBC廣播大樓頂上,把世界名勝聖保羅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特拉法加廣場的劫後災情報導出去。有時他甚至跪在下水道中,伸出話筒,人們能從他的話筒中聽到他周圍的房屋在爆炸聲中紛紛倒塌。
BBC廣播大樓被炸了3次,CBS設在倫敦的辦公室也被炸了3次。可是,默羅每晚出現的權威的聲音,依然不斷地把最新戰況、把英國人生存現狀帶給無數聽眾。轟炸再猛烈,他也總是用平靜沉鬱的聲音報導其見聞,從不藉機渲染以譁眾取寵。廣播結束時,他總是用倫敦最近的習慣語向聽眾道別:“再見——祝你幸運。”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羅斯福總統請求國會批准美國對日宣戰。3天后,德國與義大利向美國宣戰。未能入伍的默羅離開倫敦,隨盟軍到德國上空報導轟炸德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與他同行的4名記者有2名死於炮火中,但默羅沒有後退,他繼續從事飛行報導,總共參加了25次空襲戰鬥。

人物評價

曾任VOA台長、後任NBC新聞評論員,普利茲獎的獲得者約翰·錢塞勒對其做出這樣的評價:“默羅是個很有才幹的人,他天生具有新聞報導的靈感和歷史感,又是才華出眾的作家。每一代人中都會有一些出色的人才,他們完美地集人格、才幹和毅力於一身。”
《時代雜誌》的一篇封面報導,甚至把他描繪為聖徒。
莫羅曾告訴年輕記者:“廣播沒有別的技巧,唯一的技巧就是當你廣播的時候,你想著你是到了一個酒吧,喝了兩杯後,向你的朋友談論今天發生了什麼,用這樣的語氣來廣播,你的聽眾一定愛聽。”——莫羅樸實無華的報導風格被認為是他成功要訣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