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艾森布格爾

愛德華·艾森布格爾

愛德華·艾森布格爾(Eduard Eisenburger;1928年4月4日,塔拉皮尤,——1990年8月3日,布拉索夫)羅馬尼亞作家、記者、政治學家、國務活動家。前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會委員,羅馬尼亞社會主義民主和團結陣線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羅馬尼亞德意志族勞動人民委員會主席、《喀爾巴阡評論報》總編輯。

基本介紹

人物傳記,榮譽,著作,

人物傳記

1928年4月4日生於羅馬尼亞王國比斯特里察-訥瑟烏德縣首府比斯特里察附近杜米特拉鄉塔拉皮尤村,德意志族人。幼年在家鄉讀國小,然後在比斯特里察中學讀書。在那段時間,他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度過了他美好的童年時光,他的祖父是一位牧師公證人。愛德華·艾森布格爾經歷了1944年德意志族人(薩克森人)從北特蘭西瓦尼亞的疏散,16歲的他來到維斯瓦河,然後到奧地利,在那裡他與失散的母親和祖父母相逢,在那之後,他們在途中被迫分離。在回家的路上,他被帶出火車,並驅逐到俄羅斯。當他生病時,他被送回了家,1948年在梅迪亞什完成中學學業,之後在布加勒斯特攻讀經濟學。在那裡,他結識了未來的終身伴侶瑪麗亞·貝爾格爾,她是一名口腔技師,兩人婚後育有兩子埃德溫和烏維。
1951年,愛德華·艾森布格爾畢業於布加勒斯特“弗·伊·列寧”經濟和計畫研究學院,1953年通過國家考試。1951年——1952年在羅德納州人民委員會和巴亞馬雷州人民委員會工作,1952年起為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新聞工作者聯合會會員。1952年——1957年曆任布加勒斯特《新道路》雜誌編輯、編輯部部長、雜誌社工會委員會主席,從此開始他的新聞事業。1957年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1948年—1965年稱羅馬尼亞工人黨)。
1957年,愛德華·艾森布爾格被委派到布拉索夫(1951年—1961年稱奧拉斯爾史達林,又稱史達林施塔特),任州人民委員會國家建設部主任。1957年3月30日參與創立德語雙周刊《人民報》並擔任總編輯,該報第一版於同年5月30日發行,作為布拉索夫州(1951年—1961年稱史達林州)黨委和州人民委員會的機關報。1968年3月1日,《人民報》停刊,改版後更名為《喀爾巴阡評論報》,艾森布爾格於1968年3月1日——1989年4月1日任《喀爾巴阡評論報》雜誌總編輯。《喀爾巴阡評論報》是面向羅馬尼亞全國德意志族裔的社會、政治、文化德語周刊。
1965年畢業於羅共中央“斯特凡·喬治烏”高級黨校。1965年7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羅共中央候補委員。1968年11月15日——1980年4月15日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德意志族勞動人民全國委員會主席。1969年3月13日在羅馬尼亞第六屆大國民議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會委員,1975年3月18日、1980年4月1日、1985年4月1日連任。1969年8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羅共中央委員,1974年11月羅共“十一大”、1979年11月羅共“十二大”、1984年11月羅共“十三大”上均當選為中央委員。1989年11月在羅共“十四大”上不再當選中央委員。
1969年起當選為羅馬尼亞政治學會會員。1969年起當選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團結陣線全國委員會執行局委員。1971年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文化和教育委員會委員。1973年任羅共中央意識形態委員會委員、羅共中央計畫制定委員會委員。1974年獲政治學博士學位。1974年5月25日當選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民主和團結陣線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75年3月18日——1989年12月22日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議會友好小組成員。
愛德華·艾森布爾格是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第五、六、七、八、九屆大國民議會代表。1965年3月7日——1969年3月2日當選為布拉索夫州奇斯訥迪耶第16選區的大國民議會代表;1969年3月2日——1975年3月9日當選為布拉索夫縣魯佩亞第6選區大國民議會代表;1975年3月9日——1980年3月9日當選為錫比烏縣阿格尼塔第8選區大國民議會代表;1980年3月9日——1985年3月17日當選為錫比烏縣敦布勒韋尼第6選區大國民議會代表;1985年3月17日——1989年12月22日當選為布拉索夫縣布拉索夫-紅旗第5選區大國民議會代表。1965年8月21日起任大國民議會憲法委員會委員,1980年4月1日——1985年任大國民議會各國議會聯盟羅馬尼亞議員團領導委員會委員。
愛德華·艾森布爾格是羅馬尼亞黨和國家最高領導層中的德裔少數民族的代表人物,他傾向於為羅馬尼亞德裔提供移民許可,幫助他們與在西方的家人團聚。但他也意識到大規模移民將迅速導致羅馬尼亞日耳曼少數民族以及她在羅馬尼亞土地上所形成的800年的文化消亡,因此艾森布爾格試圖反對不加限制的移民。
愛德華·艾森布爾格參與建立羅馬尼亞日耳曼族勞動人民委員會並長期擔任該委員會主席,該組織是代表羅馬尼亞日耳曼人族群的社會民眾組織。艾森布爾格和彼得·拉莫特、理察·溫特爾、安東·布雷騰霍費爾、阿諾德·魯道夫·豪瑟、保羅·舒斯特等人作為羅馬尼亞德裔少數民族的代表,致力於維護羅馬尼亞民族團結和關注少數民族的利益。在1971年至1972年間,布拉索夫、錫比烏蒂米什瓦拉和阿拉德等四個日耳曼民族主要聚居區的學校新開設了德語語言教學
鑒於過去德語報刊和雜誌的匱乏,大力發展民族出版事業,至1971年,羅馬尼亞的德語出版物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新巴納特日報》(40000份)、德語社會-政治-文化周刊《喀爾巴阡評論報》(7000份)和德語周刊《錫比烏報》(10000份)和《新文學》月刊(2500份),成立了少數民族出版社克里特麗翁出版社,引進德國電視廣播節目,並為地區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和資源。日耳曼族勞動人民委員會試圖復興傳統文化、風俗、音樂和服飾,以及在城鎮和鄉村建立民族博物館。在羅馬尼亞大國民議會有11名德裔少數民族的代表(議員),有5名德裔黨員被選入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1990年8月3日,愛德華·艾森布爾格病逝於布拉索夫市,享年62歲。
愛德華·艾森布格爾愛德華·艾森布格爾

榮譽

愛德華·艾森布爾格曾榮獲三級勞動勳章(1964年)、二級勞動勳章(1971年)、五級“圖多爾·弗拉迪米雷斯庫”勳章(1966年)、“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之星”五級勳章(1966年)、勞動獎章、“祖國解放二十周年”紀念獎章(1964年)。

著作

愛德華·艾森布爾格的著作主要反映歷史文學民俗學,主要著作有《家鄉的標誌:關於羅馬尼亞德意志人的歷史文獻、報告、圖片》(1974年)、《薩克森-施瓦本編年史:對祖國歷史的貢獻》(1976年)、《家庭寫照,眾所周知和鮮為人知的羅馬尼亞德意志人》(1976年)、《報紙的時代:羅馬尼亞日耳曼人對政治新聞的貢獻》(1977年)、《真正的平等 - 積極參與》(1978年)、《他們認識到時代的跡象:羅馬尼亞德意志人兩個世紀以來的政治時刻和生活寫照》(1979年)、《羅馬尼亞魯道夫·布蘭德希:特蘭西瓦尼亞薩克森人傳記》(1983年)。愛德華·艾森布爾格著重突出了魯道夫·布蘭德希的歷史作用,與漢斯·奧托·羅特等歷史人物分開。在他的倡議下,原來的三卷《羅馬尼亞德意志人的歷史》的第一卷出版,接著第二卷在聯邦德國出版,第三卷不再出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