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七滿族鎮

惠七滿族鎮

惠七滿族鎮位於黑龍江望奎縣東北隅,距縣城28公里,與恭六鄉海倫市部分鄉鎮接壤。三道烏溝穿鎮而過,轄區內有望共和惠四兩條公路,共19.8公里。2004年國民生產總值為9,716萬元,其中農業生產總值4,566萬元,畜牧業3,240萬元,林業22萬元,人均收入1,180元。全鎮現有一所初級中學,13所國小13處農民技術文化學校,鎮衛生院一所。2005年全鎮種植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成果。以生豬產業為核心的畜牧業生產取得較大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惠七滿族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地理位置:黑龍江望奎縣東北隅
  • 人口:21,079人
  • 耕地面積:153,792畝
概況,歷史沿革,經濟,教育,林業,畜牧業,地圖信息,

概況

位於望奎縣東北隅,距縣城28公里,與恭六鄉和海倫市部分鄉鎮接壤。三道烏溝穿鎮而過,轄區內有望共和惠四兩條公路,共19.8公里。全鎮轄8個行政村,其中6個省級貧困村,57個自然屯,193個村民小組。全鎮5,247戶總人口21,079人,耕地面積153,792畝。2004年國民生產總值為9,716萬元,其中農業生產總值4,566萬元,畜牧業3,240萬元,林業22萬元,人均收入1,180元。

歷史沿革

惠七鎮名源於“惠字七井”屯名。後因“高賢酒”聞名於世,被“高賢窩堡”所取代。
中華民國時期,隸屬望奎縣金家店區管轄。東北淪陷後,設高賢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12月,設定高賢區。1951年4月,改為第十區。1956年4月,撤區劃鄉,設定惠七鄉。1958年9月,成立幸福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為惠七鄉。1985年3月,改設惠七鎮。1990年12月,改為惠七滿族鎮。

經濟

2004年國民生產總值為9,716萬元,其中農業生產總值4,566萬元,畜牧業3,240萬元,林業22萬元,人均收入1,180元。

教育

全鎮現有一所初級中學,13所國小13處農民技術文化學校,鎮衛生院一所。

林業

2005年全鎮種植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成果。大豆種植面積9萬畝,其中“雙高大豆”7萬畝,綠色大豆2萬畝,建成5個2,000大方。玉米套種白芸豆面積2萬畝,特色經濟作物面積3.7萬畝,其中烤菸1,000畝、月莧草1,000畝、萬壽菊1,500畝、紅高梁1,500畝、瓜菜2,000畝、馬鈴薯3萬畝。

畜牧業

以生豬產業為核心的畜牧業生產取得較大發展。2005年全鎮母豬飼養量達到10,000頭,實現母豬萬頭鎮目標,生豬飼養量到6月份存欄5.4萬頭,截止7月份實現引種600頭;黃牛飼養量8,000頭,大鵝笨雞也顯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地圖信息

地址:綏化市望奎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