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智力

情境智力

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現為有目的地適應環境、塑造環境和選擇新環境的能力,這些能力統稱作情境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一般來說,個體總是努力適應他所處的環境,力圖在個體及環境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當和諧的程度低於個體的滿意度時,就是不適應。當個體在一種情境中感到不適應或不願意適應時,他會選擇能夠達到另一種和諧環境。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重新塑造環境以提高個體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程度,而不是適應現存的環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情境智力
  • 外文名:contextual intelligence
  • 對象:人
  • 類別:有目的地適應、塑造和選擇環境
  • 學科:心理學
  • 領域:認知心理學
定義,智力三元論,

定義

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現為有目的地適應環境、塑造環境和選擇新環境的能力,這些能力統稱作情境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一般來說,個體總是努力適應他所處的環境,力圖在個體及環境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當和諧的程度低於個體的滿意度時,就是不適應。當個體在一種情境中感到不適應或不願意適應時,他會選擇能夠達到另一種和諧環境。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重新塑造環境以提高個體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程度,而不是適應現存的環境。

智力三元論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論
斯滕伯格(Sternberg,1985,1988)的智力理論強調在問題解決中認知過程的重要性。他認為智力包括三個部分──成分、經驗和情境,它們代表了智力操作的不同方面。他的智力理論也被稱為智力三元論(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成分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是指個人在問題情境中運用知識分析資料,通過思維、判斷、推理以達到問題解決的能力。它包含有三種機能成分。一是元成分(metacomponents),是指人們決定智力問題性質,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分配資源的過程。例如,一個好的閱讀者在閱讀時分配在每一段落上的時間是與他要從該段落中準備吸收的知識相一致的。這個決定就是由智力的元成分控制的。二是執行成分(performance components),是指人實際執行任務的過程,如詞法存取和工作記憶。三是知識習得成分(knowledgeacquisition components),是指個人篩選相關信息並對已有知識加以整合從而獲得新知識的過程。
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是指個人運用已有經驗解決新問題時整合不同觀念所形成的創造能力。例如,一個有經驗智力的人比無此智力的人能夠更有效地適應新的環境,他能較好地分析情況,解決問題,即使是從未遇到過的問題。經過多次解決某個問題之後,有經驗智力的人就能不假思索、自動地啟動程式來解決該問題,從而把節省下來的心理資源用在別的工作上。有些人能很快做到,有些人卻難以做到這一點。這種能力就稱為經驗智力。
情境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是指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套用學得的知識經驗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不同的文化中人們應對日常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不同的。區分有毒和無毒植物是從事狩獵、採集的部落人們的重要能力,而就業面試則是工業化社會的一種重要情境智力,他們的情境智力是不同的。
斯滕伯格的理論得到了對大腦前額葉受損病人的研究結果的支持。例如,有一位以前很成功的物理學家,因為偶然的事故前額葉受損,痊癒後他雖然仍有很高的智商分數,卻不能繼續他的工作。他能按指示程式進行工作(如開車),但缺乏適應環境的能力。顯然,這種人的行為缺少了智力中的一些重要成分,而這些成分卻沒有被大多數智力測驗測量出來。
三元智力理論是當代智力理論的代表之一。它與當代認知心理學的發展相契合,並將傳統智力理論中的智力概念擴大了。因為傳統智力測驗所測的智商只是智力三元論中的成分智力。同時,該理論更貼近生活實際,從而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看待一個人的智力狀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