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明徹庵

《悼明徹庵》是明代詩人德祥的一首五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悼明徹庵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德祥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明徹,同門,兄弟,情親,今日,碧梧,

作品原文

同門兄弟最情親,水別雲期四十春。今日獨歸秋院裡,碧梧桐下覓何人。

作品注釋

明徹

(1).清楚;明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浣衣池側大方石上,有如來袈裟之跡,其文明徹,煥如雕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七》:“旁達兩門,上通一竅,更為明徹,此其前勝也。” 巴金 《雨》三:“我的心很明徹,就仿佛她站在我面前對我說話一般。”
(2).明亮而清澈。 沙汀 《記賀龍》二:“他那明徹的眼睛裡略略浮上一層憂鬱。” 曹靖華 《飛花集·艷艷紅豆寄相思》:“這兒的空氣,竟如此清新、明徹。”

同門

(1).同師受業。亦指同師受業者。《禮記·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 漢 鄭玄 註:“群,謂同門朋友也。”《漢書·儒林傳·孟喜》:“同門 梁丘賀 疏通證明之。” 顏師古 註:“同門,同師學者也。” 唐 元稹 《酬樂天早春閒遊西湖》詩:“獨喜同門舊,皆為列郡臣。”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同門》:“然則同門之誼, 唐 人已與同年並重矣。” 呂澄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六講:“他的同門 慧均 著《四論玄義》,也講到各家對佛性不同的主張。”
(2).同一里門。謂同里。《韓非子·亡徵》:“公婿公孫與民同門,暴慠其鄰者,可亡也。”
(3).姐妹的丈夫之間的親戚關係。因同為一家之婿,故稱。《爾雅·釋親》“兩婿相謂為亞” 晉 郭璞 註:“今 江 東人呼同門為僚婿。” 明 謝肇浙 《五雜俎·人部四》:“《爾雅》曰:‘兩婿相併為亞。’《詩》:‘瑣瑣姻婭’是也。《嚴助傳》呼友婿, 宋 時人謂之連袂,又呼連襟, 閩 人謂之同門。”

兄弟

(1).哥哥和弟弟。《爾雅·釋親》:“男子先生為兄,後生為弟。”《詩·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鄭玄 箋:“人之恩親,無如兄弟之最厚。”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婚媾不通,兄弟永絕。” 元 李直夫 《凍蘇秦》第二折:“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斷了再難續。”
(2).姐妹。古代姐妹亦稱兄弟。《孟子·萬章上》:“ 彌子 之妻與 子路 之妻,兄弟也。”《明史·費宏傳》:“ 宏 從弟編修 寀 ,其妻與 濠 妻,兄弟也。”
(3).古代對同姓宗親的稱呼。《儀禮·喪服》:“大夫之子於兄弟,降一等。” 鄭玄 註:“兄弟,猶言族親也。”《詩·小雅·常棣序》:“常棣,燕兄弟也。” 孔穎達 疏:“兄弟者,共父之親,推而廣之,同姓宗族皆是也。”
(4).古代對姻親之間同輩男子的稱呼。因亦借指婚姻嫁娶。《周禮·地官·大司徒》:“三曰聯兄弟。” 鄭玄 註:“兄弟,昏姻嫁娶也。” 孫詒讓 正義:“謂異姓兄弟也。”《儀禮·曾子問》:“如婿之父母死,則女之家亦使人吊……婿已葬,婿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喪,不得嗣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許諾而弗敢嫁,禮也。”《公羊傳·僖公二十五年》:“其言來逆婦何?兄弟辭也。” 何休 註:“ 宋 魯 之間名結婚姻為兄弟。”
(5).古代對親戚的統稱。《詩·小雅·伐木》:“籩豆有踐,兄弟無遠。” 鄭玄 箋:“兄弟,父之黨,母之黨。”《儀禮·士冠禮》:“兄弟畢袗去。” 鄭玄 註:“兄弟,主人親戚也。” 清 鳳韶 《鳳氏經說·九族無外兄弟有外》:“經稱兄弟,同異姓皆有之。”

情親

(1).親人。《呂氏春秋·壹行》:“今行者見大樹,必解衣懸冠倚劍而寢其下,大樹非人之情親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 南朝 宋 鮑照 《學古》詩:“北風十二月,雪下如亂巾,實是愁苦節,惆悵憶情親。” 元 楊顯之 《瀟湘雨》第四折:“我對此景無個情親,怎不教痛心酸轉添淒楚!” 魯迅 《集外集拾遺·〈所聞〉》詩:“忽憶情親焦土下,佯看羅襪掩啼痕。”
(2).感情親切。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詩:“童稚情親四十年,中間訊息兩茫然。” 宋 楊萬里 《雨晴得毗陵故舊書》詩:“知我近來頭白盡,寒暄語外更情親。”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說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說:‘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照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碧梧

(1).綠色的梧桐樹。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明 劉基 《調笑令》詞之二:“簾卷,簾卷,人與碧梧俱晚。”
(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儀態。 唐 韓愈 《殿中少監馬君墓誌》:“退見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業者也。” 清 許思湄 《與趙南湖書》:“久不見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風清,輒深神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