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看出來希望

悟:看出來希望

《悟:看出希望來》是2004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石岩。

基本介紹

  • 書名:悟:看出來希望
  • 作者:鄭石岩
  • ISBN:9787563343584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5-1
  • 裝幀:平裝
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作者簡介

鄭石岩教授,中國台灣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大學深造研究,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多年;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是融心理學、教育學與禪學於日常生活套用的倡言人。著作豐富,包括《人生路這么走》《教師的大愛》《父母之愛》《換個想法更好》等30多本書,是積極人世、以書文度人的典範。

媒體推薦

前言
在我從事生活輔導的經驗中,發現希望可能是一個人積極振作、引發創意、帶來活潑悅樂的根本原因。人若能在失敗中看出希望,很快就能恢復豪氣;若能在落魄中看出希望,很快就能消除痛苦,重振銳勁。人一旦發現了希望,即刻由消極轉為積極,從悲觀轉為樂觀。我很驚奇地發現,人無時無刻不需要希望。希望既是一種心理需要,又是一種光明性的動力。沒有它
人就注定墮落、失敗,甚至瘋狂。
希望使一個人在精神生活上感到充實而不空虛,待人處世穩健而不激越。它是一種心力的光明導向,智慧的表現,心理意識的遠景,同時也是生活的價值導向。對自己看出希望的人,一定能活得起勁,表現出活潑成功的人生。
希望是由自己發現得采的,不是抄襲或摹仿來的。它是通過參悟的過程而發現,不是通過追求、欲望和野心建構起來的。因此,人若不斷地向外迫求物慾,就會被物慾所蒙蔽;他注定看不出希望,陷入迷失的泥淖。追求和貪婪表現在占有和囤積,思想上脫離不了斤斤計較的執著,所以生活的創造性破壞了,智慧萎縮了,隨之而來的是精神生活的困頓與瘋狂。反之,若能張開自己的法眼,看出希望來,就會活得真實優遊,活潑而有創意。希望也是心理健康或病態的決定性因素。能在生活中看出希望的人,處處表現出自信、主動、樂觀和開闊的心胸。而看不出希望的人,就顯得消沉、憂鬱、墮落和隨波逐流。看不出希望的人,在情緒上也顯得壓抑、緊張、困頓和疲勞,因為他無法從許多塵勞中解脫出來,他的心靈失去了迴旋的空間,失去自由,所以經常有窒息的苦悶。
……

圖書目錄

第1章 悟·看出希望活得起勁
希望的禪機
希望的妙用
要活出希望來
第2章 希望的線索
開悟思考
開放的經驗
內在的聲音
靈機一現
安靖中創造
自由神馳
第3章 希望與陷阱
倫理意識的薄弱
恐懼與不安
盲目的自大
錯誤的愛
喪失心靈自由
嫉妒的悲歌
第4章 生活的展現
在清淨中發現希望
在信念中孕育希望
在單純中實現希望
在精進中保持希望
第5章 家庭親情
逗趣與歌聲
經驗與學習的分享
互愛的溫馨
愛的鞭策
堅持原則的力量
祖父母的慈暉
信仰的分享
第6章 覺·有情的愛
情愛的柔美
倫理之情
國家社會的愛
宗教的情操
第7章 高潔的性情
從個性中流露真情
通過思想創造心情
在人際間培養溫情
在肯定中綻放豪情
在平凡中享愛閒情
第8章 開朗的情懷
看出順逆對你的意義
用否定來肯定自己
摘下狂妄自大的面具
在作息中調整情緒
接受自然性靈的洗滌
懺悔與復甦
第9章 人生的希望
看出自己的希望
參透人生一齣戲
心靈的皈依
實現人生的希望
第10章 結語

文摘

書摘
人必須心懷希望才會活得快樂,日子才過得充實,有意義、有朝氣、有信心。不只個人如此,一個家庭、一個公司或機關,乃至整個社會國家,都需要希望這種精神生活的陽光。沒有它,個人會變得頹廢蒼白,失去活力,墮入禪家所說的“無記空”。失去它,一個群體會看不出他們共同的希望,而彼此離心離德,在思想和態度上露出消極的氣質。這種消極氣質若滯留
在家庭,家庭便有了暮氣;瀰漫在社群里,便產生墮落與低迷的文化;發生在公司財團,則其創意和朝氣必然漸漸腐蝕,破產的厄運必然來臨。
人的精神活動,決定生活的品質、事業的成敗和人生的幸福。而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在待人處事中“看出希望”——悟。唐朝荷澤神會大師說:

豁然曉悟,
通達無礙。

當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念,豁然通達沒有障礙時,一種光明的希望將展露在眼前。這就是所謂佛(覺)光了。
希望是精神生活的陽光。它照亮你,溫暖你,給你力量,也讓你能睜開法眼看出自己似錦的前程。人必須對自己的人生看出希望,才活得有意義,有價值,肯承擔順逆,能接受種種挑戰和考驗。
在日常生活里,你若能從庶事之中看出希望,它即刻變得活潑動人。哪怕只是喝一杯水,披上一件外衣,跟家裡的人閒話家常,打個電話問候朋友,都蘊藏著愉悅的禪機,綻放著人性之美。希望似乎與人的財富和身份地位無關。真的,能給我們充實愉快之感的不是財富,而是希望。但希望是悟出來的,發現來的,用自己的心去看出來的。
人必須在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中,時時看出希望;要在失敗中看出希望,才能從中學到經驗,鼓勵自己接受挑戰,孕育不懈的毅力。當然,也要在成功中看出希望,讓自己知道成功的意義和責任,避免因自滿而迷失,從而開闊自己的視野,實現人性的光輝和使命。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造化,都注定要依自己的根性或本質去生活。人必須有勇氣接納自己,面對現實,然後,才能從中看出希望。每個人彼此不同,除了接納和珍視自己,好好實現自己的生活之外,別無希望可尋。
佛家認為,每個人的業力不同,所以命運互異。生活的使命,就是要接納自己,讓自己活得好,活得有意義,有價值。佛門所謂的業力,通過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就是潛能。因此,生活無非是要把潛能實現出來,成就自己的絢爛人生。
你一定注意過,某甲出生在貧困的家庭,遭受偌多匱乏窘困的折磨;某乙卻生長在富裕的環境,從小就得到完善的照顧。張三讀起書來,過目不忘;而李四卻要鍥而不捨,才稍有成績。有人天生身體強壯,而有人要接受殘障或虛弱的困頓。這些都是業力。在你的生命之中,涵藏著無量的業力;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有些令你稱心愉快,有些令你受苦受難。而生活的本質就是接納自己,發現優點予以實現;承擔缺陷,表現自己的純真與豪氣。這就是生活希望之所在。
……

書摘2
克服挫折,越過失敗的荊棘,繼續朝著目標努力,這就叫做精進。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在困難中磨鍊心志,振作起來,這就是禪門的精進。人不怕差錯,只怕不修正;不畏困難多,只怕不肯用心尋求解答。
精進的人,精力源源不絕,創意也汩汩不斷,希望永遠屬於孜孜不倦的人。六祖慧能說:
若能鑽木出火,
淤泥定生紅蓮。
精進表示一個人能夠負責。負責,首先要對著自己,而不是對別人。一個不能自我負責的人,他會把自己的過錯諉諸別人,苛責別人;他等著別人來幫助他,呵護他,拯救他,甚至等著別人來替他安排生活,像這樣的人,是精進不起來的。
自我負責是一種內在經驗,他能認清自己的缺點在哪裡,失敗的地方是什麼,而願意努力去改進和克服。他有著積極的態度,肯改善自己的現況,相反地,一個不肯自我負責的人,不但其肢體語言顯得散漫,思想沒有什麼頭緒,而且在語言上,經常用的語言是“我沒有辦法”,性格上有著“非不能也,不為也”的特質。這種消極性語言,不是語意學上的問題,而是反應個人缺乏活力和銳氣。心理學家劉易斯(H.Lewis)說:
“肯負責是一個人能實現潛能的重要因素。”
不肯正視問題,肯定性差,不能為自己意見辯護的人,是不能自我負責的行為特徵。人一旦經常被否定的思想所縈繞,希望之光也就黯淡下來。
在經濟發展良好的社會裡,由於人民普遍富裕,對子女的教育,除了要求學校成績之外,很少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負責。因此,下一代是否能保持上一代精進勤奮的性格,是值得現代人注意的。
負責的精神不但保障了一個人的活力和銳氣,同時也是幸福生活的根源。美國開國制憲之後,有人看那短短的幾條憲法不起眼,就對當時參與制憲的富蘭克林說,這樣的憲法並沒有保
障我們的幸福啊!富蘭克林的回答是:
“它不是保障你幸福,而是保障你去迫尋幸福。”
誰都不可能保障你幸福,憲法也不例外,基督、天神乃至佛菩薩都不可能保障你幸福。幸福必須由負責的態度,精進的努力才能得到。
精進的人,心中永遠維持著希望,流露著令人敬仰的責任感,禪門稱負責為肯承擔。唐朝石頭希遷禪師,解釋不能見性成佛的原因時說:
為汝不肯承擔。
精進是最珍貴的一種德行,它在責任的行動中,表現出堅強的毅力。它是一種拒絕屈服的能力,拒絕將希望遺棄的能力。換言之,精進是一種生命的原質,有了它,我們才有成長,才有進步和智慧。
大自然所表現的生命現象就是精進與毅力。托馬斯(L.P.Tomas)在一篇報導植物的生命力中寫著:一批探險家,進入南極沒有被冰封的山脈不毛之地。他們發現,在光禿的岩石縫裡,生長著茂盛的青苔。這些植物,往往是先用酸侵蝕岩石表面,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製造出坑洞,然後鑽進去。青苔是一種強韌的植物,即使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被冰封凍,仍能生存,我相信青苔的特質,正顯示了最原始的生命毅力,人所要找回的正是這個生命的力量,它是人性希望之所在。
生命的本質就是處於那“無常”的改變與更動之中,只有抱著一份堅忍的意志,才可能從現狀中解脫出來,超越過來,而使自己更堅強,更具有智慧,而精進不懈的毅力,正是那生命的希望。
希望孕育了生命的活力。它必須通過澄靜的心智才能流瀉出來,通過我們內心的信念才能孕育出來。我想在單純的生活中發現希望,在精進中保持並茁壯希望。這希望之光即是佛性,
是精神生活的源頭,也是智慧的本身。我們所皈依的阿彌陀佛(無量的光明與永恆之義),就在自己的心中,映現著澄澈光明的希望之光,照耀我們的一生。

家庭是愛情的結果,但為什麼會有偌多家庭會破裂呢?家庭是慈悲心最濃的地方,為什麼有那么多青少年要離家、逃家呢?那么多人不喜歡自己的家呢?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不
懂得通過寬恕去互愛。誠如教育家巴士卡力亞(Leo Buscagia)所說:“為什麼我們要寬恕呢?因為不寬恕所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心存怨恨,尋求報復,對自己有害,而且一無所得。這既不
能滿足自己,又不能癒合創傷,不去寬恕對方,只會阻擋自己的成長,而把積極的心力,埋葬在精疲力竭的消極行為之中。不去寬恕,會使自己心生猜疑,不敢相信別人,而致使破壞了生活的創造力。”家庭如果不通過寬恕去互愛,是不會有什麼希望的。
互愛是什麼?我認為那是讓彼此感到自己有價值的行動。當家人相互關懷時,彼此感到被重視的喜悅,家人相互尊重時,彼此都有受敬愛的尊嚴;家人能彼此負責時,大家都有被愛的滿足,家人能相互信任了解時,彼此就感到溫馨和安慰。
互愛的第一件事是互相關懷。關懷並不是期望,而是對家人的成長、安全、健康和需要,表示關注。關懷的結果,一定要產生行動。當你的子女逾時未歸時,你會走出來盼望,家人有了疾病,一定會送他就醫。基本上,關懷是很自然的事。但是,父母親在關心子女的成績時,就會把關心和欲求混淆不清了。特別是孩子達不到自己的希望時,便會泄氣,甚至憤麗說起氣話嘲熱諷起來。我曾經看過父母親當著子女的面,對別人說,“這孩子已經沒有指望了!”我認為,這樣一句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那傷害的利劍卻來自關懷,你說冤枉吧。佛經上說:
藩愛見處,失菩提路。
當一個人對於愛起了執著,不能醒覺到愛是一種智慧,不明白關懷是因勢利導和因材施教時,那么,愛越深,寬恕的也就越少。最後,變成單方面的關心,親情就失去它的連心和活力,父母也就不容易對孩子起誘導作用。
關懷就是以冷靜的態度去傾聽。懂得傾聽子女的訴苦,他們的壓力便得到紓解。孩子們最需要的是你的關心,有時候,只要你聆聽訴說,全部問題已迎刃而解,無需你的答案。你要知
道,真正要去調適,去解答難題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對於稍大的孩子,如果他不要求你的協助,傾聽就是最大的協助。
你要在生活之中,養成交換心得,請他表示意見,甚至要請求孩子,協助解決問題。這是引發孩子關心大人的最佳方法。譬如說,你有了什麼難題,可以在交談中說出來,他們會關心你,也許他們所提的意見並不成熟,但是提意見的本身,就是一種關懷,它比什麼都可貴。有一次,我談到房屋貸款負擔很重,當時我那兩個念幼稚園的小男孩,竟然把撲滿里的錢拿出來,要幫助我們還貸款。有一陣子我受傷,一不小心就會再扭傷而嚴重疼痛。孩子們總是隨時在留意我,提醒我這,提醒我那。在必要時,為我拿重的東西,扶持我站立起來,就跟他們母親一樣,隨時流露著關懷,這是溫暖的愛。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