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君山

悅君山

悅君山地處長江三峽平行嶺谷地山系鐵峰山脈西段,位於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境內,為萬州、梁平、開縣交界地帶。悅君山方圓280平方公里,植被總面積15萬畝。 6萬畝原生態森林連綿起伏,9萬畝果樹桑竹成片成林。林海中生長著500多種植物、200多種藥材,還有數百種野生動物隱棲其間。悅君山平均海拔1100—1200米,主峰軒轅峰海拔1420米,是萬州的最高峰。2008年,悅君山被批准命名為國家AAA級風景旅遊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悅君山
  • 外文名:Yuejun Mount
  • 面積:280平方公里
  • 屬性:國家AAA級森林公園
  • 所屬地區:重慶市萬州區
  • 海拔:1100—1200米
  • 最高峰:軒轅峰(海拔1420米)
  • 緯度:北緯30°附近
簡介,景區位置,歷史文化,景點,夫妻岩,天師椅,蝦蟆石箭樓,萬梁古驛道,

簡介

悅君山位於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境內,方圓280公里,主峰“軒轅峰”海拔高程 1420米,氣勢恢宏。6萬畝森林起伏連綿,山峰劈地摩天,谷深崖高,岩凸千仞,雲凝碧漢,氣象萬千,山林常年煙雲飄緲,波瀾浩澣,山澗林泉淙淙,溪水潺潺,泰呈“東險、西奇、南絕、北秀”之美態一集華山之峻險,泰山之雄偉,黃山之嬌美,峨嵋之秀麗,青城之奇幽於一身,鐘靈疏秀,神韻雅麗,自古有“神仙修練之山、文士棲息之林”之傳,被譽為“巴蜀名山”,“庫區動植物寶庫”。
悅君山竹林悅君山竹林

景區位置

悅君山
悅君山風景區位於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境內,方圓280公里。景區緊鄰318國道(G318)、滬蓉高速(G42)、達萬鐵路,以及正在施工建設的渝萬城際鐵路。景區交通便利,自古就為交通要塞,是出川入蜀必經之地。

歷史文化

相傳巴王稟君、秦始皇、蜀漢劉備、唐太宗、明皇朱棣等曾派人到此訪求仙藥,東漢時期,張道陵(張天師)入山修道練丹,採藥濟世。漢唐以來,有鐘離權、呂洞賓、張伯瑞扶搖子張正常以及何仙姑鐵拐李黃大仙等道仙,在悅君山有勝跡,三峽民間有“自古神仙出悅君”之說。悅君山扼守“巴蜀古道”之咽喉要衝,自遠古濮民族時期起,乃歷代兵,匪禍不斷,山上留有大量古代城垣寨堡建築與古戰場遺址,積澱了深厚的“三峽寨堡文化。”歷代往返於“巴蜀古道”之文人墨客、文藝方家慕名到悅君山游賞、隱居、呤詩作賦,題詞丹青,王勃、李白、白居易、杜甫、蘇東坡、陸游、范仲淹、范成大、秦觀、破山禪師等曾臨悅君山登臨風,灑酒感懷,游憇悟性。

景點

悅君山層巒疊嶂,湖水清碧,林海蒼茫,清泉流淌,清雅綺麗,妖言動人,共有天然溶洞6個,碧湖15處,溪泉55處,主要景觀有:天師嶺、軒轅峰、道陸洞、天師椅、試劍石、煉丹台、望仙台、香爐崖、仙姑谷、丹井、神鷹守寨、寨王石、蝦蟆觀天、群仙聚會等等。山林常年煙雲飄渺、波瀾浩瀚。被譽為“巴蜀名山”。

夫妻岩

悅君山書生李瀾波與文雋才,同窗共讀十數載,情如兄弟。二人功成名就之後,又在京城同朝為官。一年中秋之日,兩家相聚,賞月賦詩,兩位夫人均懷有身孕,李、文二人約定,如生一男一女,就結為兒女親家不另。年前瀾波先得一子,取名李濤,雋才後得一女,取名文娟,兩家大喜。
李濤聰明樸實,文娟活潑天真。文娟四歲之時,李濤父親就將她接到家裡,與李濤同窗共讀,天天在一起。那知,天有陰晴陽缺,人有旦夕禍福,李濤十九歲時,父親被奸臣迫害流放致死,家中敗落,只得回到原籍。第二年,李母因過度悲傷患重病離世,李濤含淚葬母,下決心考取功名,替父申冤,與文娟共結百年之好。
文雋才見李家敗落,遂起二心,欲將其女許配給當朝宰相之子。文娟得知後,悲憤不已,連夜出走,千里尋夫,被其父派人抓回,鎖進閨房,不準出門。出嫁那天,花轎路過山岩之時,文娟縱身跳下,香消玉隕,魂歸故里。
李濤苦讀四年,赴京趕考,中進士,告假回鄉祭奠父母。一夜,文娟飄然而至,兩人相見悲喜交集,抱頭痛哭,互訴相思別離之情。李濤得知文娟已是靈界之人,悲痛欲絕,決意生不能成對,死也要成雙。兩人相攜到悅君山崖,月下拜天拜地之後,大哭一場,雙跳下懸崖。數百年之後,夫妻二人魂歸故里,在盟誓跳崖之處,幻化為石,悅君山鄉親為懷念對愛情堅貞不移的李濤、文娟,將此叫做“夫妻岩”。
夫妻岩夫妻岩

天師椅

張天師,名張道陵,字輔漢,乃東漢沛國豐縣人,曾任江州令。天師自幼敏悟聰慧,學識淵博,通曉五經,因不滿朝政,棄官赴蜀,創“五斗米道”。東漢中葉,隱居悅君山,著道書二十餘篇,與弟子王長在“丹井龍泉“修煉九天神丹。每日曉露之時,靜坐山岩石崖之上,遙思凝神,吸天地之真氣乃千日不斷。天帝為之感動,令太上老君下界,面授其降魔成仙之法術三載而終成正果。
桓帝永壽元年九月九日,悅君山帔霞染紅,祥雲繚繞,碧空天眼大開,九隻仙鶴使者持玉帝神詔從天而降,冊封張天師為正一真人。天師崖前親授長子衡斬邪雙劍,重託驅邪誅妖、扶國為民、興盛教業之大任。囑託完畢,攜弟子王長、趙升駕鶴升天而去。天師每日坐煉之崖,頓時劈裂成石椅,震驚八方,道眾百姓公推為道教主庭之“天師椅”。千百年來,時逢九月九日,華夏民眾聚此敬拜緬懷,祈求天地安泰,民富國強,福壽雙全。
天師椅天師椅

蝦蟆石箭樓

明末清初,有張獻忠、姚天動、黃龍和“夔東十三家”等,先後在川東地區造反作亂。他們攻城掠池,殘酷殺戮數十年,致該域生靈塗炭,民生凋敝,人口銳減。清康熙七年(1688)分水紳士陳四爺在“萬達古道”(萬州至達州)之悅君山絕壁隘口處,出資修建該箭樓,以防禦和打擊反賊,保家安民。
蝦蟆石箭樓蝦蟆石箭樓
該建築為川東地區防禦性民居建築典型代表之一,海拔高程1200米,坐北向南,石木結構,平面呈正方形,三樓一底,通高11.8米,每邊長7米,建築面積196平方米。四壁設有窗戶、瞭望孔、射擊孔等,民居式大門高2.17米,寬1.12米,石門框銹刻有棣書對聯一幅:
橫批:萬夫莫開
上聯:峭壁摩天鐵鳳山岩都似畫
下聯:碉樓拔地蝦蟆石頂此為屏
滿清、民國時期,該樓長期有清兵,團練駐守。2008年,被萬州區人民政府批准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萬梁古驛道

萬梁古驛道是目前渝東地區保存最完好的古驛道。
清光緒《萬縣鄉土志》載:"縣城主要通縣大道,命名東、南、西、北、中五條大路"。而所謂的西大路,就是指的萬梁古驛道。它從萬縣縣城西至西溪鋪,"又5公里至高梁鋪,又10公里至佛寺鋪,又10公里至三正鋪,又10公里至分水鋪,接梁平界"。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萬州至分水一段的古驛道早已經消失殆盡。而分水至梁平一段大約為50公里的古道,因穿越大山叢中,不少地方人跡罕至,因而僥倖得以基本保存。
古驛道古驛道
據史書載,萬梁古驛道是荊楚吳越之域入蜀到川西的必經之道,一般方式為:先乘船進三峽到萬縣登岸,由陸路經分水谷溝到梁山(梁平)、墊江、過鄰水到合川,再北上遂州、資陽到成都。因為分水扼守驛道關口,一直為朝廷常設之官驛與商驛站點,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古驛道古驛道
萬梁古驛道大體走向為:萬州、分水、兔兒梁、明岩、孫家槽、亭子埡,然後進入梁平境內的響鼓嶺、蓼葉河、伍家埡口、李家壩、松樹坪、東門,長45公里。萬州區博物館曾對萬梁驛道做過調查。資料顯示,現存之古道修於明代,清乾隆二年闢為驛道,是古代萬州到梁平的交通要道。驛道寬1.5-2米,梯步高0.15米,路板石已磨損得凹凸不平。整個道路寬敞,利於轎馬通行,是目前渝東地區境內保存最好的一段古驛道。
悅君山以天機生化之旨趣,靈秀通達之胸懷,將山石之雄奇與嬌媚、清泉之音奏與靜雲霧之情態與渺澣,人生意態之高遠與寬釋,在巴渝大地凝聚成奇特精妙之人文自然奇觀,令遊人流連忘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