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漢字)

恨(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恨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是hèn,釋義為,形聲。從心,艮( gèn)聲。本義:懷恨在心,怨恨。對人或事物懷有強烈的敵對或不滿的感情:怨恨|仇恨|恨之入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恨
  • 外文名hate
  • 拼音:hèn 
  • 注音:ㄏㄣˋ 
  • 部首:忄 
  • 總筆畫:9 
  • 反義詞
基本信息,基本解釋,詳細解釋,詳細字義,常用詞組,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方言集匯,

基本信息

拼音:hèn
注音:ㄏㄣˋ
部首:忄
筆畫:總筆畫,9;部外筆畫,6
字形分析:左右結構;形聲;從忄、艮聲

基本解釋

hèn,ㄏㄣˋ
1.怨,仇視:怨~。憤~。仇~。痛~。
2.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內心不安:~事。悔~。遺~。抱~終天。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恨 hèn
〈動〉
(1) (形聲。從心,艮( gèn)聲。本義:懷恨在心,怨恨)
(2) 同本義 [hate]
恨,怨也。——《說文
今財亡民罷,莫不怨恨。——《國語·周語下》
役夫敢申恨。——唐·杜甫兵車行
恨貫肌骨。——唐·李朝威柳毅傳
亡國之恨。——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3) 又如:恨命(恨恨地;拚命);恨恨(氣 忿的樣子);恨窮髮極(憤恨到極點而發怒);恨五罵六(投骰子時的叫罵聲);恨如頭醋(比喻非常可惡,令人恨得切齒)
(4) 遺憾;後悔 [regret]
臣死不恨矣!——《史記·蕭相國世家》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銜怨而受罪。——《漢書·王嘉傳》
公子恨之復返。——《史記·魏公子列傳》
嘆息痛恨。——諸葛亮出師表
恨晨光之熹微。——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以是為恨。——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5) 又如:悔恨;怨恨;恨咤(遺憾嗟嘆);;恨悔(悔恨);恨悵(遺憾惆悵)
(6) 違逆;不聽從。通“很” [disobey]
今不聽,是恨秦也;聽之,是恨天下也。——《戰國策

常用詞組

恨不得 hèn bu de
〖how one wishes one could〗:多么想——表示一個人的強烈願望。
我恨不得一拳把他打倒。
〖itch to〗:因要求得不到滿足而抱怨;恨不能
恨不得立即採取行動。
恨不能 hèn bu néng
〖vexed at not being able to〗苦於不能——表示急切地盼望做成某事(多用於實際做不到的事)。
恨不能插上翅膀飛到北京。
恨恨 hèn hèn
〖hate matchless〗抱恨不已,無比悲怨。
恨恨那可論。(心裡的憤恨哪裡說得盡呢?恨恨,憤恨到極點。)——《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恨事 hèn shì
〖a matter for regret〗令人感到遺憾的事。
恨鐵不成鋼 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wish iron could turn into steel at once;(fig)set a high demand on some body in the hope that he will improve〗比喻對人抱著很大的希望,恨他不長進。
這種愛有時候是以恨的形式表現的,這是“恨鐵不成鋼”的恨,不是“仇恨”。
恨之入骨 hènzhī-rùgǔ
〖hate one’s guts〗恨到了骨頭裡去。形容恨到了極點。
那知本府亦恨之入骨。——《官場現形記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 恨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唐韻》《集韻》胡艮切《韻會》含艮切《正韻》下艮切,𠀤音拫。《說文》怨也。從心艮聲。一曰怨之極也。《蜀志·劉巴傳》巴不得反使,遂遠適交阯。先主深以為恨。
又悔恨也。《史記·李廣傳》王朔謂李廣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羌降者八百餘人,吾詐而盡殺之,至今大恨。
又葉胡甸切,音現。《歐陽修·祭范仲淹文》自公雲亡,謗不待辨。始屈終伸,公其無恨。 《正字通》恨與憾聲義微別。憾意淺,恨意深,憾音輕,恨音重。

說文解字

【卷十】【心部】恨
怨也。從心艮聲。胡艮切

說文解字注

(恨)怨也。從心。昆聲。胡艮切。十三部。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海陸豐腔] hen6 [客英字典] hen5 han3 [陸豐腔] hen6 [梅縣腔] hen5 [寶安腔] han5 [客語拼音字彙] hen4 [台灣四縣腔] hen5 [沙頭角腔] han5 [東莞腔] han5
◎ 粵語:han6
◎ 潮州話:heng6(hŭrng) [揭陽]hêng6 [潮陽]hing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