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山郡

恆山郡

公元前222年,秦國率先滅掉趙國之後,開始在趙國故地推行郡縣制。對於這一時期的行政區劃,在傳統的舊地方志中,大多依照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志》等書之說,稱"秦代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河北中南部地區在秦代屬鉅鹿郡,"漢三年(前204年),……以鉅鹿郡北境置恆山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恆山郡
  • 別名常山郡
  • 行政區類別:郡縣
  • 所屬地區:秦朝
  • 下轄地區:南行唐
  • 政府駐地:東垣城
人文歷史,轄域,治所,元氏,正定,

人文歷史

從清代乾嘉學派的一些代表人物開始,近200年來,有大批學者陸續考證認為,秦朝事實上決非僅設定了36郡,而是在全國先設立了46郡。其中不少學者認為,當時北嶽恆山以南的地區屬於恆山郡。並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折服的論據。比如《史記·張耳陳余列傳》記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趙王武臣 "使李良略常(恆)山"。不久,秦將王離圍巨鹿,"(陳)余北收常(恆)山兵,得數萬人"。足以說明,在秦二世之前,必定已經設有恆山郡,且擁有恆山郡的兵卒數萬人。該傳又記載:次年,楚漢大軍破秦,乃"分趙,立張耳為常(恆)山王" 。《史記·張丞相(蒼)列傳》則進一步明確記載:"漢王三年(前205),陳余發南皮三縣兵,與齊兵共襲常(恆)山守" 既然有恆山守("守",又稱"郡守",乃秦漢時期一郡之長官),必然就有恆山郡,可見唐代李吉甫所謂"漢三年,分巨鹿郡北境置恆山郡"之說,純屬主觀臆斷.
既然秦代已經設有恆山郡和恆山國,說明必然要有一座恆山郡城,也就是恆山郡的治所或恆山王張耳的王城。這座城垣無疑就是這一地區的中心城市。但是,對於這座恆山郡的政治中心,漢唐以來有關文獻中卻毫無記載,後世學者眾說不一。有的學者認為秦代的恆山郡城應該在元氏(今元氏故城),也有的學者認為在東垣(今石家莊市郊區東古城)。林劍鳴先生在《秦史稿》中採取兩說並存的辦法,未加考證。而秦史專家馬非白先生的《秦集史》和譚其驤教授主編的《中國地圖集》卻明確認定秦代恆山郡城在東垣。筆者認為,馬、譚兩位專家的論證甚有道理。按照《漢書·地理志》及後世史志的有關記載,東垣在秦代已經置有縣,且在秦滅趙之前,就是一代名城,而元氏在秦代尚未置縣,斷不可能成為一郡之城。所以妄稱"元氏為秦代恆山郡的治所",是不能令人折服的。

轄域

除了作為恆山郡城的東垣城之外,見諸史籍的恆山郡所轄縣城大約有十餘座,其中九門(今藁城九門村)、石邑(今鹿泉市南故邑村北)、南行唐(今行唐)、井陘(今石家莊市井陘礦區天戶村)、靈壽(今靈壽縣故城村)、苦陘(今無極縣)、下曲陽(今晉州西故城村)、宋子(今趙縣宋城,一說屬於巨鹿郡)等十座縣城,分布在石家莊市境內。

治所

元氏

後漢又置,今河北正定府及趙州地,治元氏,在今河北省元氏縣西北,後避文帝諱改常山

正定

隋復置恆山郡,治正定縣,在今河北省正定縣南,唐又改為常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