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副傷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急性副傷寒
  • 外文名:Acute paratyphoid
  • 疾病類型:傳染病
  • 潛伏期:3~30天
  • 臨床分類:急性型和慢性型
基本信息,疾病概述,詳細內容,

基本信息

【疾病名稱】 急性副傷寒
【疾病類型】 傳染病

疾病概述

疾病概述:豬副傷寒 豬副傷寒又稱豬沙門氏菌病,由於它主要侵害2~4月齡仔豬,也稱仔豬副傷寒。是一種較常見的傳染病。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急性型呈敗血症變化,慢性型在大腸發生瀰漫性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變化,表現慢性下痢,有時發生卡他性或乾酪性肺炎。其病原體是豬霍亂沙門氏菌和豬傷寒沙門較強,在糞便中可存活1~2月,在墊草上可存活8~20周,在凍土中可以過冬,在10%~19%食鹽醃肉中能生存75天以上。但對消毒藥的抵抗力不強,用3%來蘇兒、福馬林等能將其殺死。

詳細內容

【流行病學】
(一)流行特點 本病主要發生於密集飼養的斷奶後的仔豬,成年豬及哺乳仔豬很少發生。其傳染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由於病豬及帶菌豬排出的病原體污染了飼料、飲水及土壤等,健康豬吃了這傳染的食物而感染髮病;另一種是病原體平時存在於健康豬體內,但不表現症狀,當飼養管理不當,寒冷潮濕,氣候突變,斷乳過早,有其他傳染病或寄生蟲病侵襲,使豬的體質減弱,抵抗力降低時,病原體即乘機繁殖,毒力增強而臻病。本病呈散發,若有惡劣因素的嚴重刺激,也可呈地方流行性發生。
【臨床症狀】
(二)臨床症狀 潛伏期3~30天。臨床上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 1.急性型(敗血型) 多見於斷奶後不久的仔豬。?病豬體溫升高(41~42℃),食欲不振,精神沉鬱,但不像豬瘟那樣委頓,鼻端乾燥。病初便秘,以後下痢,糞便惡臭,有時帶血,常有腹部疼痛症狀,弓背尖叫。耳、腹部及四肢皮膚呈深紅色,後期呈青紫色。最後病豬呼吸困難,體溫下降,偶爾咳嗽,痙攣,一般經4~10天死亡。 2.慢性型(結腸炎型) 此型最為常見,臨床表現與腸型豬瘟相似。?體溫稍許升高,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反覆下痢,糞便呈灰白色、淡黃色或暗綠色,形同粥狀,有惡臭,有時帶血和壞死組織碎片,以後逐漸脫水消瘦,皮膚上出現痂樣濕疹。有些病豬發生咳嗽。病程2~3周或更長,最後衰竭死亡。
【病理變化】
(三)病理變化 是診斷本病的重要依據。 1.急性型 主要是敗血症變化。耳及腹部皮膚有紫斑。淋巴結腫脹、?充血、出血;心內膜、心外膜、膀胱、咽喉及胃黏膜出血;脾腫大,呈暗紫色;肝腫大,有針尖大至粟粒大灰白色壞死灶(見彩圖24);膽囊黏膜壞死(見彩圖25);盲腸、結腸黏膜充血、腫脹,腸壁淋巴小結腫大。 2.慢性型 主要病變在盲腸和大結腸。腸壁淋巴小結先腫脹隆起,以後發生壞死和潰瘍,表面被覆有灰黃色或淡綠色麩皮樣物質,以後許多小病灶逐漸擴大融合在一起,形成瀰漫性壞死,腸壁增厚(見彩圖26)。肝、脾及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常見到針尖大至粟粒大的灰白色不死灶,這是豬副傷寒的特徵性病變。肺有時見到卡他性或乾酪樣肺炎病灶。
【疾病診斷】
根據病理變化,結合臨床症狀和流行情況進行診斷,類症鑑別有困難時,可做實驗室檢查。 對急性型病例診斷有困難時,可採取肝、脾等病料做細菌分離培養鑑定。也可做免疫熒火試驗。
類症鑑別 應與豬瘟、豬痢疾相區別。其鑑別要點如下: (一)豬瘟 急性豬瘟與急性豬副傷寒,慢性豬瘟與慢性豬副傷寒,在臨床上有些相似,容易混淆,但豬瘟的皮膚常有小出血點,精神高度沉鬱,不食,各種藥物治療無效,病死率極高,不同年齡的豬都發病,傳播迅速,剖檢時肝脾不腫大,無壞死灶,但脾有出血性梗死,回盲口附近有扣狀潰瘍(或稱輪層狀潰瘍)。
(二)豬痢疾 豬痢疾有輕重不等的腹瀉,與慢性豬副傷寒相似。但豬痢疾傳播緩慢,流行期長,持續下痢,糞便經常帶血和粘液,呈棕色、紅色或黑色,剖檢時見大腸黏膜表層有瀰漫性壞死、出血,或有粘液,不發生像豬副傷寒那樣的深層壞死。
【疾病防治】
防治措施 (一)治療 要在改善飼養管理的基礎上進行隔離治療,才能收到較好療效。同時用藥劑量要足,維持時間宜長。 1.生素療法 常用的是氯黴素、土黴素、新黴素和強力黴素。 氯黴素。口服,每日每千克體重50~100毫克,分2~3次服;肌注,每日每千克體重10~30毫克,分2~3次注射。連用4~6天。 土霉紗。口服,每日每千克體重50~100毫克,分2~3次服;肌注,每千克體重40毫克,一次注射。 新黴素。口服,每日每千克體重5~15毫克,分2~3次服。 強力黴素。口服,每次每千克體重2~5毫克,每日1次。
2.磺胺類療法 磺胺增效合劑療效較好。?磺胺甲基異惡唑(SMZ)或磺胺嘧啶(SD)每千克體重20~40毫克,加甲氧苄氨嘧啶(TMP或DVD)每千克體重4~8毫克,混合後分兩次內服,連用1周。或用複方新諾時(SMZ~TMP),每千克體重70毫克,首次加倍,每日內服兩次,連用3~7天。
3.呋喃類療法 呋喃唑酮(痢特靈),每日每千克體重20~40毫克,?分兩次口服。連用3~5天后,劑量減半,繼續服3~5日。 4.大蒜療法 獎大蒜5~25克搗成蒜泥,或製成大蒜酊內服,?1日3次,連服3~4天。 (二)預防 加強飼養管理,初生仔豬應爭取早吃初乳。斷奶分群時,不要突然改變環境,豬群儘量分小些。在斷奶前後(1月齡以上),應口服或肌肉注射仔豬副傷寒弱毒凍乾菌苗等預防。 發病後,將病豬隔離治療,被污染的豬舍應徹底清毒。耐過的豬多數帶菌,應隔離肥育,予以以淘汰。病死的豬不準食用,以防食物中毒。未發病的豬可用藥物預防,在每噸飼料中加入金毒素100克,或磺胺二甲基嘧啶100克,可起一定的預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