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成兄弟樓

志成兄弟樓

志成兄弟樓,又名拱辰別墅,洪門進步黨創始人許志北故居。建於1935年有80年歷史,是閩南特式紅磚樓,中西結合各種造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志成兄弟樓
  • 地理位置:福建晉江吾坑村
  • 開放時間:不開放
志成兄弟樓,鄉里稱“鐘鼓樓”系洪門進步黨創始人許志北故居。建於1935年有80年歷史,有閩南特式紅磚樓,中西結合各種造型及精堪的水泥浮雕,石雕,木雕等各種各樣雕花,獨特的建築結構和139道門林立就,約50間房間,規模之大,建築之宏偉,由此可見。
在民國期間,志北、志端兄弟在菲律賓生意如日中天時候,於民國二十三年七月(1934年)許氏兄弟回家鄉吾坑村建造一幢戰地兩畝五分九的番仔樓,又叫“霸土樓”,民國二十四年十二月竣工,拱門名為“拱辰別墅”,樓頂字匾為“志成兄弟樓”。
閩南流傳一句話:“泉州南門外,有漢水,沒漢大,有漢大,沒漢水”,(閩南語翻譯:“泉州南門外,有那么美,沒那么大,有那么大,沒那么美”)說的是位於龍湖鎮梧坑村的拱辰別墅。該大洋樓建有三層,二落三間張雙面護廊,前落伍腳架有歐式的水泥柱,大門和前壁用花崗岩與青石無縫砌成,大門字匾有書法家施耐夫的石刻,石壁上雕刻著花鳥及名人詩詞,前落兩層共六間,中間有天井,雙邊“襷頭”共四間;後落大廳連小廳,後軒三層計十六間;三層樓上建有歐式圓形的六腳亭;雙邊護廊兩層總計十八間;它的特點就是每個開間差不多有兩個門頭,有九十九個門頭之稱
當時此建築轟動整個泉州地區,許多外鄉人都來參觀,建造這棟大樓的材料,均選用外國進口的“馬標”牌的“霸土”(水泥)、“大力士”牌的鋼筋,呂宋的鋅管、柱面採用上海的的雲霧石材配色拋光,汕頭額綠瓷欄桿,杉料全用分連柴,連建築師都是香港、歐洲聘請過來的。
材料總耗資兩萬一千五百塊大洋,據說在當時這棟“番仔樓”在福建省稱:“有人他的大,沒有他的勇(牢固);有他的勇,沒有他的大“或”:“有人他的大,沒有他的水;有他的水,沒有他的大“
一九四九年全國解放後,吾坑村改稱為秀梧鄉人民政府,鄉政府就設在這番仔樓內,由晉江縣衙口區公所直轄,後來借村大隊作為民兵營總部及村啟文國小校舍,生產隊也曾借用來當糧食倉庫。
拱辰別墅,又名志成兄弟樓。泉州南門外十七都最美民國番仔樓,榜列泉州南門外番仔樓前三甲。民國二十三年(1935)始建,延請上海名師設計,溫州師傅建造,系洪門進步黨創始人許志北故居,是閩南紅磚番仔樓的經典之作。駐過郵政、學校、村裡的繡花廠、村委的辦公點等與永寧等拍過八十年代香港電影(一生一台戲)。業主後裔分布在香港菲律賓等地。
別墅之主人,許志北曾任菲律賓洪門進步黨理事長,抗戰後期支持菲共(華僑支隊),1947年出任菲律賓《僑商公報》社長,解放前夕被國民黨秘密押送台灣,後病世於台北。
位於梧坑村 房間約50間 建時花費約5萬大洋
在晉江龍湖梧坑村,提起志成兄弟樓無人不知。這座樓在梧坑村已然成為一棟標誌性建築。這座始建於1935年的建築,代表了當時頂尖的建築水平。更特別的是,僅一座樓,就有約50間房間,139個門,規模之大,建築之宏偉,由此可見。
近日,記者來到梧坑村,探訪這座超過80年的番仔樓——志成兄弟樓。
志成兄弟樓
就像三座大房子相連
大門並不位於整座房子的正中,而是設定在圍牆的側面。當記者來到正門的時候,不由得昂起了頭。正門並不大,但樣式卻十分少見,整個大門共有三層,像疊加起來的亭子,每一層的四個角頗有燕尾屋脊的味道,細看可發現,每一層的屋脊的細節都不一樣,可見設計之用心。
走進大門,是一個開闊的院子。志成兄弟樓就坐落在這個院子裡,共有三層。走進一樓,可以發現,這座樓保存得十分完好,甚至連木窗上的水墨圖案還清晰可見。房子中間是天井,讓整座房子的採光更為通透,左右兩邊的格局是對稱的。
志成兄弟樓
記者來之前就聽村裡的人說,這座樓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門很多。當記者覺得一樓幾乎走了一遍的時候,心裡不由得疑惑:二三樓的構造和一樓相似的話,這樣算起來門也不會多啊。但當其中一個側門打開時,記者才發現,這一樓還大著呢。這門後不是一個房間,簡直是又多了“一棟房子”,只不過連在一起。而在另一側也是同樣的結構。就像三座大房子相連,規模可想而知。若不是有熟悉的人帶路,還真找不到方向。
通往二樓的樓梯也讓人驚艷了一把。只見樓梯有紅、白、黃、綠四個顏色,在80年前這樣的建築水平應該說是非常之高了,而且保留到現在,顏色和花紋都還十分清晰。一般來說,樓梯都是在同樣的位置,但記者卻在二樓樓梯口附近轉了半天也沒找著通往三樓的樓梯在哪裡。原來,這通往三樓的樓梯在中廳後面,要打開一個門走進去才能看得到。
志成兄弟樓
三樓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位於陽台的“圓頂亭子”了。這個亭子共有六根圓石柱,石柱上的半圓形從外部看像一個半球倒扣著,站在這個圓頂下,可以看到中部均是空心的,說話時還會有明顯的回聲。這個“圓頂亭子”是歐式風格,但是最頂部卻是一個小型的中式石亭,中西融合得十分和諧有美感,讓人不住稱讚。
志成兄弟樓
當年花費約5萬大洋
從一樓到三樓,可以發現,建築材料大部分都是石料和木頭,經過了80餘年,除了加裝水電以外,從未整修過,卻還十分堅固。木材和石頭雕刻的圖案也都十分精緻。雖然該樓的後人已經遷往菲律賓,但是一直請人照看著。記者走訪的時候,春聯和紅燈籠都還鮮艷著,院子晾著的衣服也為這座樓添了不少生活的氣息。
那么,這座番仔樓的主人是誰呢?據了解,這座樓的主人叫許志北(許志成),家中有三兄弟,故該樓名為“志成兄弟樓”。許志北的後人多年前就遷往菲律賓,為了了解更多關於該樓的細節,記者通過微信聯繫上了許志北的孫子許金鈿。
許金鈿告訴記者,該樓始建於1935年,是其先祖父購地興建的。許金鈿還將購地的房契和當時房子設計細節的說明書拍照發給記者。
在照片中,可以看到說明書的封面寫有“梧坑鄉許志北先生三張間樓說明書 振成公司訂”。
許金鈿介紹道,該樓的房間約有50間,共有139個門,從1990年開始閒置。當時建築所用的材料大部分來自菲律賓,整個房子的建造花了約5萬大洋。該樓住過軍隊,再後來龍湖糧站、梧坑國小、梧坑大隊等都曾借用過該樓。
有村民告訴記者,該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曾有電影來這裡取景拍攝。
在志成兄弟樓周圍,還分布著十餘座古厝,構成了一片閩南番仔樓群。
記者從村里獲悉,村里擬整合閩南番仔樓群、淨覺寺和村水塘等場所,籌劃村級文化公園項目,進行連片改造提升,配置文化長廊、園林綠化和棧橋等設施,提升居民居住環境,這樣也能更好地保護這些古建築。
保護“番仔樓”留住鄉愁.央視網.2015-01-18[引用日期 2016-04-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