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標準

心理健康標準

從一般來說,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夠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適應環境,情緒正常,人格和諧。心理健康的人並非沒有痛苦和煩惱,而是他們能適時地從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積極地尋求改變不利現狀的新途徑。他們能夠深切領悟人生衝突的嚴峻性和不可迴避性,也能深刻體察人性的陰陽善惡。他們是那些能夠自由、適度地表達、展現自己個性的人,並且和環境和諧地相處。他們善於不斷地學習,利用各種資源,不斷地充實自己。他們也會享受美好人生,同時也明白知足常樂道理。他們不會去鑽牛角尖,而是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心理健康的人都擁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健康標準
  • 外文名:Mental health standard
  • 分類:名詞解析
  • 作用:鑑定心裡健康的一個指標
簡介,具體標準,十條標準,健康標準,青春期標準,老年人標準,大學生標準,理論標準,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知、情、意、行,情緒標準,

簡介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個方面: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際關係適應、反應適度、心理特點符合年齡。了解什麼是心理健康,對於增強與維護人們的整體健康水平有重要意義。
人們掌握了人的健康標準,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準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鍊,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嚴重地偏離心理健康標準,就要及時地求醫,以便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具體標準

心理學家將心理健康的標準描述為以下幾點:
①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②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④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⑤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⑨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讚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準。

十條標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米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被公認為是“最經典的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
(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
(9)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
(10)在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健康標準

青春期標準

根據我國青春期兒童的心理活動特點,他們達到心理健康應具備以下六個心理品質:
一、智力發育正常,即個體智力發展水平與其實際年齡相稱。
二、穩定的情緒。儘管會有悲哀困惑、失敗、挫折等,但不會持續長久。
三、能正確認識自己,清楚自己存在的價值,有自己的理想,對未來充滿信心。
四、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尊重理解他人,學習他人長處,友善寬容地與人相處。
五、穩定、協調的個性,能對自己個性傾向和個性心理特徵進行有效控制和調節。
六、熱愛生活,能充分發揮自己各方面的潛力,不因挫折和失敗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老年人標準

老年人怎樣的心理狀態才算是健康呢?有關學者制定了10條心理健康的標準。
一、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層次的環境條件,如: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等等,其中家庭環境對安全感的影響最為重要。家是躲避風浪的港灣,有了家才會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夠客觀分析自己的能力,並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能否對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觀正確的判斷,對自身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勉強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會得不到想像中的預期結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敗的打擊;過低的估計自己的能力,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心,常常會產生抑鬱情緒。
三、生活目標切合實際。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家庭條件及相應的社會環境來制定生活目標。生活目標的制定既要符合實際,還要留有餘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經濟能力的範圍。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曰:“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
四、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包括三個方面,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老年人退休在家,有著過多的空閒時間,常常產生抑鬱或焦慮情緒。如今的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文化活動站以及老年大學為老年人與外界環境接觸提供了條件。
五、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個心理特徵必須和諧而統一,生活中才能體驗出幸福感和滿足感。例如一個人的能力很強,但對其所從事的工作無興趣,也不適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夠體驗成功感和滿足感。相反,如果他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但能力很差,力不從心,也會感到很煩惱。
六、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在現代社會中,為了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須不斷學習。比如:不學習電腦就體會不到上網的樂趣;不學健康新觀念就會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飽穿暖的水平上。學習可以鍛鍊老年人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對於預防腦功能減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七、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形成包括認知、情感、行為三個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聯繫是人際關係的主要特徵。在人際關係中,有正性積極的關係,也有負性消極的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協調與否,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八、能適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對不愉快的情緒必須給予釋放或稱為宣洩,但不能發泄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另外,客觀事物不是決定情緒的主要因素,情緒是通過人們對事物的評價而產生的,不同的評價結果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有一位老太太,大兒子是曬鹽的,小兒子是賣傘的。老太太總是發愁,陰天她為大兒子擔心,晴天為小兒子擔心。一位心醫生對老太太說:“您真有福氣,晴天您的大兒子賺錢,雨天您的小兒子賺錢。”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興起來。
九、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一個人的才能與興趣愛好應該對自己有利,對家庭有利,對社會有利。否則只顧得發揮自己的才能和興趣,而損害了他人或團體的利益,就會引起人際糾紛,而增添不必要的煩惱。
十、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範的情況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當個人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無止境的,在法律與道德的規範下,滿足個人適當的需求為最佳的選擇

大學生標準

在實踐中,我們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一、智力正常。這是大學生學習、生活與工作的基本心理條件,也是適應周圍環境變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證,因此衡量時,關鍵在於是否正常地、充分地發揮了效能:即有強烈的求知慾,樂於學習,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二、情緒健康。其標誌是情緒穩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內容有,愉快情緒多於負性情緒,樂觀開朗,富有朝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較穩定,善於控制與調節自己的情緒,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洩;情緒反應與環境相適應。
三、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時,所進行的選擇、決定與執行的心理過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現出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都有自覺的目的性,能適時地作出決定並運用切實有準備的方式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採取合理的的反應方式,能在行動中控制情緒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動盲目、畏懼困難,頑固執拗。
四、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個體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統一的人格,即個人的所想、所說、所做都是協調一致的。一是人格結構的各要素完整統一;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標和行動統一起來。
五、自我評價正確。正確的自我評價乃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大學生和自我觀察、自我認定、自我判斷和自我評價,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認識自己,擺事實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於別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於別人而自慚,面,能夠自我悅納,喜歡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強、自製、自愛適度,正視現實,積極進取。
六、人際關係和諧。良好而深厚的人際關係,是事業成功與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現為。樂於與人交往,既有廣泛而深厚的人際關係,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觀評價別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長工補己之短,寬以待人,樂於助人,積極的交往態度多於消極態度,交往動機端正。
七、社會適應正常。個體與客觀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秩序。做客觀觀察以取得正確認識,以有效的辦法對應環境中的各種困難,不退縮,還要根據環境的特點和自我意識的情況努力進行協調,或改革環境適應個體需要,改造自我適應環境。
八、心理行為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徵。大學生是處於特定年齡階段的特殊群體,大學生應具有與年齡與角色相應的心理行為特徵。

理論標準

認知過程

人在認識客觀世界的活動中所表現的各種心理現象。
簡要介紹概念: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

情感過程

人認識客觀事物時產生的各種心理體驗過程。

意志過程

人們為實現奮鬥目標,努力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的過程。在意志過程中產生的行為就是意志行為(行)。

知、情、意、行

認知是產生情、意的基礎;行是在認知的基礎上和情的推動下產生的,它能提高認識,增強情感,磨練意志;行為控制、調節情感,提高認知。 心理過程著重探討人的心理的共同性。主要包括認知、情緒和意志三個方面,即:常說的知、情、意。知是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信息,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的過程;情是人在認知輸入信息的基礎上所產生的滿意、不滿意、喜愛、厭惡、憎恨等主觀體驗;意是指:推動人的奮鬥目標並且維持這些行為的內部動力。知、情、意不是孤立的、互相關連的一個統一的整體,它們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滲透。
特定的刺激,觀察被刺激者能否作出正常的反應。

情緒標準

人的心理健康的情緒標準包括情緒的形成原因、持續時間、長期穩定狀況等各個方面。
一、 情緒有適當的形成原因:一定的事物引起相應的情緒是情緒健康的標誌之一。情緒的產生是由各種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如:高興是因為有喜事;悲哀是遇到不愉快或不幸事件;憤怒是挫折引起的等。
二、 情緒的作用時間隨客觀情況變化而轉移:通常當引起情緒的因素消失之後,人的情緒反應也相應逐漸消失。例如,生活中不小心把東西丟了,當時可能會非常生氣,事情過後,慢慢也就自己調節過來。如果長期生氣,這就是情緒不健全的表現。
三、 情緒持續穩定:情緒穩定表明個人的中摳神經系統活動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況,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的協調。如果一個人的情緒常期不穩定,喜怒無常,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
四、 心情愉快平靜心情愉快是情緒健康的重要標誌。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動的和諧與滿意。愉快表示一個人的身心處於積極的健康狀態。一個人經常情緒低落,總是愁眉苦臉,心情有苦悶,則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要注意自我調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