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傳奇

心外傳奇

《心外傳奇》是2012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清晨。本書作者向讀者揭示了這一獨特歷史進程中種種不為人知的細節。

基本介紹

  • 書名:心外傳奇
  • 作者: 李清晨
  • ISBN:9787302290766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2-7
基本信息1,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基本信息2,前言,目錄,

基本信息1

心外傳奇
出版年: 2012-7
頁數: 268
定價: 29.80元
裝幀: 平裝
內容簡介
心臟,曾是手術刀難以觸及的禁區,心臟受損的人往往只有死路一條。然而六十多年以來,人類挑戰這一禁忌的嘗試從未停止,一顆顆破碎的心終於迎來重生的希望。
一群與死神展開殊死拼殺的拓荒者,為拯救萬 千生靈的性命毅然走進一片荊棘叢,為原本必死無疑者開闢了一條生之路,從無到有地創建了心臟外科。
這是一出混合了堅韌、運氣、熱血、悲情甚至不乏血腥的大戲。
這本書更像是懸疑小說,一個一個懸念拋出,查閱無數資料後,再給出最貼近歷史的解答……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書,讓不是醫學專業的讀者去了解醫學的發展及醫學的局限。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於鶯
作者用講故事的方式描述了心臟外科的發展,文筆流暢,內容引人入勝,可讀性強。此種寫作方式很值得提倡,不然科學似乎太枯燥了,其實並非如此。
——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志強
有激情,有曲折,有遺憾,有堅持,單論情節就堪比好萊塢大片。再加上真實性和科學性,這是比小說更精彩的科普文。
——網友 imaginer
謝謝你的文章,我一直跟著在第一時間閱讀。我的小孩出生後診斷為室間隔缺損,在十個多月的時候做的手術,我永遠忘不了在手術室外度過的幾個小時。
——網友zigzed
我出生時就是四聯症,父母在很困難的情況下借錢帶我去醫院做了手術,那時我五歲,做手術前的情形現在很能記得,指甲蓋都是紫色的。現在我二十三歲了,剛剛從一所重點大學工科畢業。感謝我的父母沒有放棄我,感謝有你們這些外科醫生的探索……如果有能力,我要去幫助那些先心病患兒。
——網友 小白

作者簡介

李清晨,黑龍江人,哈爾濱醫科大學外科學碩士,現就職於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心胸外科,科學傳播團體“科學松鼠會”成員。
在醫院,無影燈下救死扶傷;在家中,網際網路上激揚文字。長期為多家媒體撰寫專欄,文風多變,以通俗詼諧者為多,部分揭批文章言辭犀利,被網友評價為“咄咄劈人”。

圖書目錄

前言
01破冰之舉,拯救藍嬰 P001
02冷冷的心,沸騰的血 P021
03廿載一夢,偉業初成 P037
04絕地中興,柳暗花明 P053
05千古謎題,憑誰能解 P073
06血濃於水,性命相托 P089
07續寫神奇,風雲再起 P105
08妙手成橋,仁心仁術 P119
09灼噬自己,照亮夜空 P133
10風濕齧處,當何如之 P155
11直面死神,祭出王牌 P169
12終極挑戰,巧奪天工 P203
13落日餘暉,為霞滿天 P217
致謝
大事記
主要人物索引
參考資料

基本信息2

作者:李清晨
ISBN:9787302350156
定價:78元
印次:1-1
裝幀:半精裝
印刷日期:2014-3-25
心外傳奇

前言

臨近出版,照例作者應該有一個前言之類的東西,尤其是對我這樣一個基層外科醫生來說,能夠完成這樣一本書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我卻高興不起來。
今天是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浩醫生遇害的第六天,明天就是民間所謂的 “頭七 ”了,在所有的悲傷、憤怒都在這幾日裡傾瀉爆發之後,還能怎么樣呢?天堂里沒有殺戮,唯願王浩一路走好。接到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醫院高衛東老師的郵件是 3月 27日,我甚至在回覆郵件的時候還絮絮叨叨地把這個事件又說了一遍,居然忘記了應該在郵件中主要對高老師為本書作序致謝。
高衛東老師於 1982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 1987年赴加拿大學習, 2002年開始在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醫院麻醉與重症監護科工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乃是醫學界的泰山北斗,高衛東老師也是眾多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子的偶像。由於高老師主要的工作內容之一是負責心臟外科手術的麻醉及圍手術期的評估與管理,而我這本書的第一個故事就發生在該醫院,因此當我決定動手寫這本書的時候就想到,如果能夠寫成,一定要請高老師為本書作序。
高老師在繁重的臨床科研任務之下,尚能熱衷於推動中國的科學傳播事業,令我非常感動。他在序中寫道: “《心外傳奇》意在激勵讀者們,尤其是青年讀者們,勇於加入這些創研者中來,共同創造這一歷史。”應該說,這確實是我寫作此書的最主要目的之一。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經常將部分章節跟一些朋友分享,好多同道都非常喜歡。哥倫比亞大學的王春慧就曾經對我說:“等你的書出版了,我一定留幾本送給侄女、侄子,希望他們也能受到鼓舞加入到醫學事業中來 ……”但當我此刻寫下這些文字時,卻又忽然有了猶豫:我真的希望優秀的青年人加入到醫學事業中來嗎?我真的希望更多的優秀青年成為中國醫生嗎?
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慘案發生之後,不少臨近畢業的醫學生對未來是否要做一名醫生產生了動搖,甚至有些在職的醫生也在計畫另謀出路。一位媒體朋友在電話中問我,有沒有什麼人因此改變了人生規劃,我回答說,肯定有。王浩的事,不過是發生在中國的眾多傷害醫生案件中的一起,此類案件的頻發,已經使不少原本躊躇滿志的年輕人萌生退意。就在今天上午,我的領導還跟我說,他兒子所在的銀行有兩個押運員是哈爾濱醫科大學畢業的 ……幾個在海外學成的朋友本來還有回國當醫生的想法,這次事件讓他們徹底放棄了這個念頭。在最近幾日的悲痛當中,我也在網上表達了類似不希望年輕人繼續從醫的觀點。
有人把中國比作一條大船,只有所有的中國人奮力划槳才能讓這條大船快速地開動起來。中國的醫療事業何嘗不是這樣一條船,難道我真的希望優秀的同道們都棄船逃跑,希望中國的醫療隊伍從此一蟹不如一蟹?
不,絕不是。
畢竟,生活總要繼續向前,事情總要有人去做,醫學這個行當尤其需要高素質的青年人不斷補充進來。誰都可以選擇不當醫生,但沒有任何人能夠逃脫生、老、病、死。病無所醫,當是一個多么悽慘的景象。我寧可盲目樂觀,願意相信中國的明天會變好,醫療環境會有極大改善,為了讓這個美好的願景能夠真正實現,所有的人都應盡一份力。
於是我對自己說,這本書的出現仍是希望激發起讀者對醫學事業的熱愛,並“奮不顧身 ”地投入進來。那么這本書究竟是怎么來的呢? 2010年 2月末,由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推薦,我受韓國心臟基金會( Korea Heart Foundation)的資助去首爾大學醫院心臟外科研修。當時隨身攜的教材有一本是哈佛大學教授 Richard A. Jonas所著的《先天性心臟病外科綜合治療學》(Comprehensiv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當翻看到 “室間隔缺損 ”這一節時,有這樣一段話深深震撼了我: “1954年,李拉海等人闡述了使用交叉循環來關閉室間隔缺損。在手術過程中,父母一方作為患兒的氧合器,當時相當轟動 ……”這樣簡單平實的一句敘述忽然使我心頭一沉,後背汗毛直豎。我意識到,這個手術絕不是一次簡單的探索,一定有更為震撼的細節不為世人所知。然後,我找到了一篇 1955年的論文,然後是又一篇,再一篇 ……當我大致把當年心臟外科創始階段的關鍵文獻都搜羅到手之後,那一幕歷史畫卷在我的腦海里漸漸清晰,於是才有了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故事。
前四章的故事核心是心肺機的研發,這部分最早以《外科之花的艱難綻放》為題在 “科學松鼠會 ”的群博上連載,後來又被《讀庫》的掌門張立憲發現,以同名收錄進《讀庫 1102》。我至今仍難忘這部分的寫作過程,一次次被文獻中的人物事跡感動得激情澎湃,又不知如何恰當表達,一次次在首爾的夏夜,在幾近無人的大街上叼著廉價的香菸走來走去。那種道不出的情緒,沒有過這種經歷的人很難理解。拜首爾大學醫院圖書館的網路方便所賜,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我並未遇到太多麻煩,但偶爾還是會出現想要的文獻找不到全文的情況,那就只好四
處求助。好在網友分布在世界各地,幾乎哪個時區的都有,無論什麼時候我幾乎都能找到人幫忙,這些細節令我感動。最早的文字是分次貼到松鼠會論壇的 “青磚廣場 ”的。這是一個松鼠會群博文章發表前的 “緩釋區 ”,有不少松鼠會的成員會提出非常有建設性的修改意
見。如果沒有這部分朋友的幫助,《外科之花的艱難綻放》這個故事就不會是今天的樣子,這本書更是無從談起。先後提出修改建議的有:沐右、游識猷、崔略商、 odette、seren、八爪魚。我們通常將這個修改過程叫做拍磚過程,而我當時對他們說:“你們扔過來的哪裡是青磚,分明就是金磚啊。 ”完成這 24000字之後,有一次在 MSN上跟姬十三聊天,他提到:“把這個故事繼續寫下去,寫成一本書如何? ”想當初我因屢次考博失敗,情緒極為頹廢,姬十三曾經對我說:“生活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也許會為你打開另外一扇門,怎么樣,寫一本暢銷書吧。”我當時只道是他安慰我,並未往心裡去,只不過為了驅散苦悶,確實有一陣子筆耕不輟,積極撰寫了許多科普文章。而今他重提舊事,而我又恰好掌握了足夠的資源,為什麼不把這些讓自己感動萬分的人與事寫出來與眾人分享呢?於是便有了後面的一系列故事。但當時的寫作順序並不是現在章節的順序,比如心臟移植的故事放在了全書的最後,其實這部分完成較早。在寫作其他章節的過程中,我參與了一次心臟移植手術(我院沒有實力開展該手術,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手術),這次親歷讓我終生難忘,先寫就了一篇《心臟移植親歷記》
發表於《新京報》。當時松鼠會成員徐來還是該報的科學編輯,他為此文的成型做了重要修改。用他的話說,我的原文未免太 “限制級 ”了。隨後我又查閱了心臟移植方面的文獻,寫成了心臟移植的故事。等到回國前夕,本書的大部分章節都已初步完成,我以為回國後修改一番就可以在 2011年出版。孰料,一回國亂事如麻,修改的過程,尤其是最後人工心臟的故事完全是在回國以後完成的,但這樣的環境讓我已經無將這部分再構建成跟前面一樣宏大的篇章了,留下了些許遺憾。與大家所熟知的那種類似百家講壇之類的歷史不同,這是一部關於醫學的歷史。《心外傳奇》這個書名,並不具備一本暢銷書的特徵,在寫作之初,我也很清楚這只能是一部為一小撮人認可的作品。因此,每一個或主動或誤打誤撞翻開這本書的人,我謝謝你。這本書主要是圍繞著心臟外科創始階段的一系列相關的人和事展開敘述,在我開始 “編織 ”這個故事時,心臟外科創始階段的多數前輩都已作古。我們中國有生不立傳的傳統,因此我在書中把最濃重的筆墨獻給了這些已經仙逝的前輩,我想那幾個為數不多的尚在人世的老前輩是不會跟我計較的,因為他們好像都不會中文。是的,這段歷史沒有發生在中國,但我們這個人口大國顯然也極大地受惠於這一場技術革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是屬於全人類的歷史。可直到今天才有部分中國人(就是拿起這本小書的你們)試圖了解這段歷史,我希望還不算太遲。
正是在首爾大學醫院研修一年這個契機,使我開始走進這段歷史,並試圖將其整理出來介紹給國內的讀者。如果沒有這次出國機會,這段歷史最終也可能為中國的大眾所獲知,那就很難說是由什麼人在什麼時候完成了。
在韓國期間,說清楚自己的學歷是一件麻煩的事。因為韓國的醫學教育完全承襲美制,醫生只有一個學位,即醫學博士,像我這種 “不倫不類 ”的外科學碩士,就要解釋半天:我們中國當醫生的,有三年制的,有五年制的,還有七年制、八年制的 ……中國醫學學制的設定,讓我這種有心繼續求學卻無精力能力再考取博士學位的人異常尷尬。當然,估計我沒機會看到中國的醫學教育走向合理的那一天了,於是在屢戰屢敗之後,我再次報考了一家遠在上海的醫學院校的博士研究生。但由於種種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我根本沒能充分準備,幾乎等同於裸考。
3月 10日早,我跟一乾考生在考場外等待,期間忽然有一種極奇怪的感覺。跟之前幾次經過了長時間的準備之後去考試不同,這次由於知道肯定考不上,反而放鬆了許多。我想起了書中的一個個故事,像我這種不知考場上可能會遇到什麼題目的情況,是不是跟華什肯斯基知道自己要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情況有些類似呢?他根本不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不過,為他做這次手術的整個手術團隊,可不是像我這般在打一場無準備之仗。為了最後的勝利,他們已經策劃了許久也等待了許久,可這次手術會成功嗎?
我簡直要忍不住劇透了。還是我們一起探尋一下這個有關心臟外科的故事吧,我有把握,整個故事會讓你熱血沸騰。雖然我希望本書能夠同時滿足外行看熱鬧和內行看門道的要求,但現在回頭看來,個別章節難免顧此失彼,因此無論外行讀者從看熱鬧的角度,或內行讀者從看門道的深度為本書提出批評,都是筆者樂於見到的。
最後,為了感謝姬十三最初的建議,我將全書寫成了十三章。
2012年 3月 29日晚

目錄

序 Ⅲ
前言 Ⅶ
01 破冰之舉,拯救“藍嬰” 001
02 冷冷的心,沸騰的血 019
03 廿載一夢,偉業初成 033
04 絕地中興,柳暗花明 047
05 千古謎題,憑誰能解 065
06 血濃於水,性命相托 079
07 續寫神奇,風雲再起 093
08 妙手成橋,仁心仁術 105
09 灼噬自己,照亮夜空 117
10 風濕齧處,當何如之 135
11 直面死神,祭出王牌 147
12 終極挑戰,巧奪天工 175
13 落日餘暉,為霞滿天 187
致謝 197
大事記 199
主要人物索引 203
參考資料 20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