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戲劇

1949年10月7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戲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經過幾年努力,出現了一批反映社會主義現實題材的劇作,較成功的有沃爾夫的《女村長安娜》、E.施特里馬特的《貓兒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戲劇
  • 時間:1949年10月7日
  • 例子:女村長安娜
  • 屬性:反映社會主義現實題材
主要影響,後世影響,

主要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東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戲院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壞,一批流亡作家和藝術家陸續回到德國東部。1945年7月間 “德國民主改革文化聯盟”在柏林成立,它是一切反法西斯作家和藝術家的核心。著名的戲劇家F.沃爾夫和B.布萊希特先後指出,戲劇是建設一個新世界的有效工具,他們要求建立符合時代需要的新戲劇。柏林很快成為德國東部的戲劇中心。一批有聲望的劇作家、理論家、導演、演員集中到這裡,如工人運動戲劇家G.汪根海姆,導演W.朗豪夫,演員溫特爾施泰因、E.布施、理論家裡拉等。他們在戲劇領域的理論和實踐使柏林的戲劇生活逐漸活躍起來。戰後上演的第一類劇目是古典劇作,如 J.W.von歌德的《伊菲革涅亞在陶里斯》,J.C.F.席勒的《強盜》、《陰謀與愛情》,G.E.萊辛的宣揚人道主義思想的《智者納旦》等。不久,一些反映重大歷史題材的劇本,如席勒的《華倫斯坦》、《威廉·退爾》和歌德的《埃格蒙特》相繼上演。1949年,歌德200周年誕辰紀念,柏林、魏瑪、哈勒、德勒斯登、萊比錫等城市上演了著名詩劇《浮士德》。柏林德意志劇院上演的由著名導演朗豪夫執導的《浮士德》第1部,被認為是這個時期高水平的舞台演出。對古典名劇做新的解釋是戰後上演劇目的重要特點。另一類上演劇目是希特勒統治時期一些流亡作家的作品,如F.沃爾夫的《馬門教授》、《博馬舍》、《愛國者》,布萊希特的《卡拉爾大娘的槍》和《第三帝國的恐怖和災難》,G.魏森博恩的《地下工作者》,G.凱澤的《八音盒》和《士兵田中》等,這些劇作大都表現了反法西斯的主題思想,具有強烈的時代感。此外,還上演了蘇聯劇作《樂觀的悲劇》、《柳苞夫·雅魯娃婭》、《克里姆林宮的鐘聲》、《莫斯科性格》等。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戲劇
1949年10月7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戲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經過幾年努力,出現了一批反映社會主義現實題材的劇作,較成功的有沃爾夫的《女村長安娜》、E.施特里馬特的《貓兒溝》。這都是表現農村階級鬥爭題材的作品。《貓兒溝》曾由布萊希特執導在柏林劇團上演,引起戲劇界重視,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舞台創作方法的範例。表現其他題材的較優秀劇本有J.R.貝希爾的《冬季戰役》、沃爾夫的《托馬斯·閔採爾》(1953)、齊納的《偽證》(1953)等。除了這些劇作外,也出現了不少機械片面地反映生活的形式化、概念化作品。
1949年,布萊希特和他的夫人、著名演員H.魏格爾創建柏林劇團。嗣後,布萊希特在這個劇團實驗史詩戲劇演劇方法獲得成功。他和恩格爾及其他合作者們執導的《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潘蒂拉老爺和他的男僕馬狄》、《伽利略傳》、《三分錢歌劇》、《高加索灰闌記》、《四川一好人》等劇,形式獨特,手法新穎,吸引了大量觀眾,柏林劇團多次到歐洲各地巡迴演出,擴大了布萊希特學派的聲譽。另一方面,柏林德意志劇院經理兼導演朗豪夫和柏林高爾基劇院經理兼導演M.瓦倫廷等人繼承O.布拉姆和M.萊因哈特的藝術傳統,運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方法,進行創造性的舞台實踐,為現實主義表演方法注入了新鮮血液,加強了舞台塑造人物的表現力。朗豪夫導演的《埃格蒙特》、《浮士德》和《陰謀與愛情》等劇,被認為是運用新觀點解釋古典劇作的成功演出。這個時期活躍在劇壇的有影響的導演還有W.海因茨、E.英格爾、K.凱澤等人,富有聲望的演員有E.布施、H.魏格爾、E.C.溫特爾施泰因等,一批中青年演員如H.德林達、A.希特列、E.莎爾嶄露頭角。在角色創造方面,布施扮演的伽利略,魏格爾扮演的大膽媽媽,海因茨扮演的納旦,受到很高評價。

後世影響

60年代,民主德國的戲劇創作出現了新局面,題材和形式趨於多樣化。 H.巴雅爾的喜劇 《弗林茨大娘》(1961),表現普通勞動者在新時代里選擇生活道路的問題;P.哈克斯的《憂慮與政權》(1960)通過對工人的現實生活的描寫,企圖概括時代政治鬥爭多方面的內容,他的《莫里茨·塔索》(1965)則把日常生活事件和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世界觀問題結合起來,告誡人們不應以烏托邦式的個人慾望為標準去理解社會主義;E.施特里馬特的《荷蘭人的未婚妻》(1960),通過一位農村女青年的戀愛故事,表現在階級社會中不存在超越階級關係的愛情。
另一類劇作是所謂文獻戲劇。這種戲劇以當時對法西斯戰爭罪犯的審訊披露的許多歷史文獻為依據,採用戲劇形式對法西斯主義和戰爭罪行進行控訴和清算,旨在告誡人們帝國主義和戰爭危險依然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影響較大的劇本有R.施耐德爾的《紐倫堡的審判》(1967),P.魏斯的《調查》(1965),H.吉普哈特的《奧本海默案件》(1965)。
60~80年代初,民主德國戲劇出現了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利用改編世界古代文化中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或文藝作品,借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題材表現今天的時代內容。P.哈克斯自50年代中期開始嘗試這類題材的創作,寫了大量劇本,其中最著名的是根據阿里斯托芬的同名喜劇改編的《和平》(1962)。H.米勒根據索福克勒斯的同名悲劇改編的《俄狄浦斯》(1967)、V.布勞恩以中國劉邦起義故事為題材創作的《大同世界》(1977),也有較大影響。這種劇作具有多層次結構,兼有比喻、象徵、哲理性等特點。
60~70年代的舞台演出特點之一,是對古典名劇進行歷史唯物主義解釋,要求舞台人物塑造達到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讓觀眾看到現代人對經典著作的獨特理解。具有代表性的演出如柏林劇團上演的由布萊希特改編的莎士比亞劇作《科里奧拉努斯》,導演是M.魏克維爾特和 J.坦歇爾; 柏林德意志劇院上演的萊辛的《智者納旦》,導演是F.佐爾特爾。古典劇作的大量演出,有向普通勞動者普及人類優秀文化的作用,哈勒劇院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工作。這個時期湧現了一批很有才能的中年導演,除了魏克維爾特和佐爾特爾外,還有B.比佐、F.貝涅維茨、H.遜涅曼等。70年代初,有的劇院提出把劇院建設成為人民民眾文化精神生活中心的口號,吸引廣大觀眾參加劇院建設,形成劇院與觀眾的新型關係。觀眾學作為一門新興的藝術科學被廣泛套用,把觀眾作為藝術生產的不可缺少的對象系統地加以研究。
80年代,民主德國的戲劇界思想更趨活躍。一些原來受到批判不能演出的劇本被搬上了舞台,對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表演流派給予了更多的注意。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德國現實主義傳統學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和布萊希特演劇方法,由過去的各自獨立逐步走向彼此吸收、相互融合,從而出現了一個探索、創造新的舞台表現方法的局面。1983年德意志劇院上演畢希納的《丹東之死》,中年導演A.朗克大膽地突破傳統表演手法,在布萊希特演劇方法基礎上,吸收了現代表演方法,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朗克於1986年應聯邦德國慕尼黑小劇院邀請執導席勒劇作《唐·卡洛斯》,同樣獲得成功。
民主德國的重要劇院有柏林德意志劇院、柏林劇團、柏林人民舞台、高爾基劇院、魏瑪劇院、萊比錫劇院。萊比錫奧托高等戲劇學校和柏林布施高等戲劇學校為發展戲劇藝術培養了許多人才。
參考書目
Henschel Verlag Kunst und Geselscpaft, in de Zeitenwende, in 2 Bnde,Berlin,1972.
Volk und Wissen Verlag,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Brnd ll, Berlin, 19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