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STORZ鼻內窺鏡

德國STORZ鼻內窺鏡

德國STORZ鼻內窺鏡有良好的照明作用及放大成像特點:可放大至數十至數百倍,有利於醫生清晰而詳細地觀察鼻腔各個部位的隱匿性病變,如一些早期病變,或者是鼻部癌前病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STORZ鼻內窺鏡
  • 用途:鼻部疾病
  • 優勢:有利於清晰而詳細地觀察
  • 治療原理:可放大至數十至數百倍
用途,優勢,適應症,發展史,最新進展,總論,內窺鏡的構造,種類,

用途

用於鼻部疾病特別是鼻竇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部疾病的診療。

優勢

由於STORZ鼻內窺鏡可通過鼻內如鼻竇等部位小通道直接看到常規儀器檢查所不能看到的病灶,並可放大至數十至數百倍,有利於清晰而詳細地觀察到周圍的病變,具有不易漏診而治療準確的優點,被業界稱為耳鼻喉科醫生的“第三隻眼”。
德國進口的STORZ鼻內窺鏡有良好的照明作用及放大成像特點:可放大至數十至數百倍,引導醫生準確清除病變,以恢復鼻腔鼻竇正常的通氣和引流功能,從而把傳統的根治或破壞性手術改變為功能性手術,治鼻息肉、鼻竇炎。

適應症

特別擅長於治療鼻竇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部疾病。

發展史

1806年開始有醫師試著以燭光和反射鏡觀察膀胱的內部,愛迪生髮明電燈泡以後也很快就套用到內窺鏡上。
第一支算得上內窺鏡的作品,是菲利浦‧波茲尼(Philip Bozzini)於1806年製成的 "Lichtleiter"(德文,意思是光線傳導裝置) ,用於探索人體的各個孔道和管腔,但當時維也納的醫學會並不允許這樣的探索研究;直到1853年,內窺鏡才真正套用在人體。電燈問世使得內窺鏡的光源大幅躍進,但起初燈泡較大,置於體外,不久之後小型燈泡實現了體內照明的理想,例如1908年 David 就使用新的體內光源成功進行子宮鏡檢查。
Jacobeus於1910年實施胸腔鏡及1912年實施腹腔鏡,享譽一時。到了1930年代,德國的 Heinz Kalk 用腹腔鏡鐱查肝臟及膽囊的病變。1937年,Hope 提出以腹腔鏡診斷出子宮外孕的報告。1944年,Raoul Palmer 讓患者躺成頭低腳高,傾斜約15度的 Trendelenburg 氏臥姿,讓腹腔臟器往頭部移動,再加上腹腔內灌入氣體,使得婦產科的腹腔鏡手術更加安全可靠。
1960年代,柱狀透鏡(rod lens)使內窺鏡的影像品質大幅提升,Basil Hirschowitz 發明一種導光性優良的玻璃纖維,造出了可彎的診斷用內窺鏡(flexible endoscope)。此項革新不但造就了第一支實用的醫療用內窺鏡,也使各種內窺鏡進化到纖維鏡(光源和影像均由光纖傳遞,鏡身可彎曲的內窺鏡)的時代。
同時具備檢查和手術功能的內窺鏡直到1970年代才出現,而且當時只用於年輕體健的患者。1980年代,用腹腔鏡手術進行輸卵管結紮及骨盆腔檢查已成為婦產科醫師必備的技能。
第一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於1984年完成,1987年第一例外接影像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也接著實現。
到了1990年代,腹腔鏡手術進一步推展到闌尾、脾臟、結腸、胃、腎臟、肝臟等器官。光電耦合元件(CCD)廣泛套用於內窺鏡影像的傳送,從此醫師在使用內窺鏡時,不必再辛苦地將眼睛湊在接目鏡上,而可以將影像傳到監視器上,讓其他醫療人員及患者都能看到體內的實況。

最新進展

隨著手術用機械臂的發明,醫師可以在遠處遙控機械臂進行手術。第一例跨越大西洋的手術被稱為 Lindbergh 手術。
2001年,第一款膠囊攝影機面世,隨後幾年各公司陸續推出功能更加改良的新機種。例如2004年的一款膠囊攝影機,膠囊小到長2厘米、寬一厘米,每秒能傳送30格40萬像素的畫面。有的機種甚能由醫師控制視角,能做組織切片,或者能將藥物投送到患者體內特定的部位。這些膠囊的造價從120美金起價,可使用電池或無線驅動。

總論

內窺鏡檢查能以最少的傷害,達成觀察人體內部器官的目的。方法是用一根細長的光學鏡頭伸入人體,大多是經由人體原有的孔道(如胃鏡、膀胱鏡),也有一些是經由人為形成的管道,如腹腔鏡、胸腔鏡、關節鏡。
這些儀器不但能讓人看見人體內的影像,也能切取組織樣本以供切片檢查,或取出體內的異物。於二十世紀末開始蓬勃發展的微創手術(將手術傷口及患者身體所受的破壞減到最小的手術方法)就常使用到內窺鏡。
許多內窺鏡手術和傳統方法相比,疼痛可以大幅減輕,只有一點點不舒服。大多數患者被施用鎮靜劑,以減少不舒服的感覺。併發症(很少見)包括臟器被鏡身或切片器械穿破(發生過有人因刺穿肺而出現氣胸致死的先例),有時必須用傳統手術修補這些損傷。

內窺鏡的構造

光源(照明系統)用來把光線導入體內,照亮所要看的部位。早期是將小燈泡放在內窺鏡前端,現代則將光源置於體外,經由光纖系統導入體內。影像傳輸:硬式內窺鏡利用一系列透鏡將影像傳送到接目鏡,軟式鏡則利用光纖傳出影像,或將光電耦合元件(CCD)置於內窺鏡前端,再將數位化的影像信息傳出。有一些內窺鏡內附有管道,可以沖水或空氣使視野清晰,此外也可供手術或切片用的器械進出操作,這些管道稱為"工作管道"(working channel)。"膠囊攝影機"是將微小的攝影機、光源和無線發射器和電池一起裝入膠囊,讓患者吞下後,能隨著腸道蠕動移行,一方面定時發出閃光,將腸道內的影像傳到掛在患者身旁的接收器。一兩天后,膠囊攝影機完成任務,會經大腸排出體外,醫師則將接收器收到的影像傳到電腦判讀、存檔。

種類

內窺鏡依照套用的部位,可區分如下:
胃腸道 食道、胃、十二指腸:胃鏡小腸:腸道鏡可以看到小腸的近端(靠近胃的一部份)大腸:大腸鏡,可從肛門上行到回盲瓣(小腸進入大腸處,靠近盲腸)直腸、乙狀結腸:乙狀結腸鏡內窺鏡逆行膽胰攝影術 (ERCP,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是利用內窺鏡將顯影劑灌入總膽管,使膽管、膽囊、胰管能在X光下顯影,對於膽道結石或阻塞的患者而言是很重要的診斷工具。呼吸道鼻腔:鼻道鏡下呼吸道:支氣管鏡泌尿道尿道、膀胱:膀胱鏡輸尿管、腎盂:輸尿管鏡腎臟:腎臟鏡女性生殖系統 陰道、子宮頸:陰道鏡子宮:子宮鏡封閉性的體腔 (切一個小孔以供檢查): 腹腔:腹腔鏡關節腔:關節鏡胸腔:胸腔鏡、縱膈腔鏡懷孕期間 羊膜腔:羊膜腔鏡胎兒:胎兒鏡非醫療用途的內窺鏡 建築用內窺鏡:用於觀察建築物模型的內部,以體驗實際完成的景象。用來檢查複雜的機件內部:borescop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