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內邊界

德國國內邊界,又稱兩德邊界德語:innerdeutsche Grenze 或 deutsch–deutsche Grenze,最初也稱 Zonengrenze),即1949年至1990年間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二國的國界。它自波羅的海起至捷克斯洛伐克為止,總長1381公里(858英里),其中不包括意義相似的柏林圍牆

發展,緣起,1945–1952年,另見,

發展

它在1945年7月1日正式設立,作為盟軍蘇聯在德占領區的界線。它的東側築有連綿高聳的金屬柵欄和圍牆、有刺鐵絲網、警鈴、壕溝、瞭望塔、自動餌雷及雷區,徹底阻絕人及車輛的穿越,是當代全世界防禦工程最浩大的國界。東德在國界部署了五萬名東德武裝衛兵鎮守,緊鄰上萬名西德、英國與美國兵力。在國界二側的內陸,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華沙公約組織駐紮超過百萬的軍力,以備戰事一觸即發。
兩德邊界是溫斯頓·邱吉爾鐵幕”一喻的實體呈現,在冷戰期間分隔蘇聯和西方世界,同時也象徵著界隔二種截然不同的思想體系——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它由東德自1952年至1980年代晚期分期建成,旨在阻止東德居民大規模西移,遽聞約有一千人在邊界制度實行的45年間死於試圖越界。邊界的設立造成兩德經濟和社會上的極大差異;東德人的生活尤其閉鎖、受限。
較為知名的柏林圍牆位在兩德邊界以東170公里(110英里)處、圍繞著西柏林,同樣建作屏障,但不如兩德邊界駐守嚴密,長度、規模也較小(雖然柏林全市被劃入蘇聯占領區內,但事實上柏林在二次大戰後曾經大略由四個勢力分區占領,因此出現資本主義勢力被共產主義勢力包圍的飛地現象)。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宣布開放柏林圍牆及兩德邊界。隨後數天內,上百萬的東德居民湧入西德遊覽,其中數十萬人在後續數月間移居西德。隨著越來越多限制區跟進開放通行,邊境管制實質上成為草略的例行公事,長久分裂的兩德關係也逐漸鬆綁、重新獲得定義。終於在1990年7月1日,兩德邊界在創設整整45年後被徹底廢除,兩德也在三個月後統一、正式結束長久以來的分裂。
兩德邊界的防禦建設有少部分順利保留至今。它的路線現被規劃為“歐洲綠帶”的一部分,沿著舊鐵幕、自北極圈起至黑海,連結各國的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緣舊邊界建有博物館和紀念碑,記錄德國分裂與統一的歷史。

緣起

盟軍在戰後德國的占領區,包括:蘇聯占領區(紅色)、德國國內邊界(粗黑線)以及英美軍力於1945年7月撤離的區域(紫色)。各省分界線是屬西德建立以前的魏瑪共和國
德國國內邊界起源於二次大戰時,同盟國將戰敗德國分區占領的計畫。盟軍隨後達成共識,依據十九世紀時德意志邦國和省份的領土邊界(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已普遍消失)進行劃分,分為三個占領區,各占約三分之一的德國領土,即:西北方的英國占領區、南方的美國占領區以及東方的蘇聯占領區。法國後來自英國和美國占領區分割出占領區,位於德國極西地區。
德國分區制度於1945年7月1日實行。由於最後數周在德國中部捷報頻傳、戰況進展出乎意料的順利,英美軍隊便先行占領了部分原分配給蘇聯的地區。許多德國人於是在此西方軍力短暫停留期間,利用時機、在蘇聯前來接收其餘占領區之前逃往西部。
同盟各國起初聯手協助德國成立同盟國管制理事會(ACC),但最終因對德政治與經濟體制的未來走向理念不同而合作破裂。1949年5月,西方的三個占領區合併成為自由選舉民主政府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蘇聯占領區則成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以共產主義統治。
從一開始,盟軍和西德就否認東德的合法性,僅視之為一個“既成事實”、一個缺乏自由公正選舉政府的共產主義蘇維埃產物。西德政權認為,德國的公民身份與權利平等適用於東、西德居民。東德人民如果潛逃或被釋放到西德,理所當然可享有西德公民權利,包括居住權以及工作權;西德法律同樣適用於東德。由於渴望西德更自由、前景更為繁榮的生活,東德人民一直有著強烈的西遷動力。另一方面,東德政府則定義自身為獨立存在的合法政權,視西德為敵方領土——企圖利用人民收復第三帝國失地,和東德的和平社會主義政府對立的資本主義、半法西斯主義政權。

1945–1952年

占領初期,同盟國控制了占領區之間的交通,管理西遷避難人潮、並防止前納粹官員和情報人員脫逃。西方占領區的管制隨著時間漸為鬆綁,但1946年,為防堵經濟、政治難民大量自蘇聯占領區流出,西方和蘇聯占領區之間的管制又再轉森嚴。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之間,已有160萬德國人成功向西逃離蘇聯占領區。

另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