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黃舌

舌見微黃色者。表證未罷。宜用小柴胡湯。合天水散主之。可下者。大柴胡湯下之。表里雙除。臨證審用之。

基本介紹

  • 別名:微黃舌
  • 常見症狀:舌頭微黃
  • 治療藥物:小柴胡湯,天水
  • 方例:天水散,介按
敖氏傷寒金鏡錄 第二十 微黃舌,舌象,介按,方例,天水散,介按,

敖氏傷寒金鏡錄 第二十 微黃舌

舌象

舌見微黃色者。表證未罷。宜用小柴胡湯。合天水散主之。可下者。大柴胡湯下之。表里雙除。臨證審用之。

介按

黃苔薄滑者。是邪初入里。表症未罷。熱未傷津。猶可用柴葛芩翹。或梔豉翹薄之類。輕清泄熱。以透表邪而達肌表。若黃薄而膩者。則為濕熱膩滯之候。治宜於清熱之中兼用滲濕之品。故用小柴胡湯合天水散以治之。但邪尚在半表半里之間。小柴胡內之人參,用時尚須斟酌。故曰臨證者審用之也。若舌苔黃膩而垢。或乾澀深黃厚膩者。此是表邪入里之候。故宜大柴胡湯以下之。

方例

天水散

太原甘草(炙一兩)桂府滑石(六兩)
上各另為末。每服五錢。入生薑汁並蜜各少許。用蔥白湯任意調服。如發表用豆豉、蔥頭煎湯調服。

介按

柯韻伯曰。“滑石能上清水源。下通水道。從小便而泄。炙甘草稟草中沖和之性。調和內外。止渴生津。用以為佐。保元氣而瀉虛火。則五臟自和矣。”又據原文謂“如發表,用豆豉、蔥頭煎湯調服”者。因蔥白、豆豉即古方之蔥豉湯。為治新邪初感引動伏熱之要劑。是以張路玉謂“本方藥味雖輕。功效最著。凡虛人風熱伏氣發溫。及產後感冒。靡不隨手獲效”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