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知識讀本

循環經濟知識讀本

《循環經濟知識讀本》是2006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循環經濟知識讀本》編委會。

基本介紹

  • 書名:循環經濟知識讀本
  • 作者:《循環經濟知識讀本》編委會
  • ISBN:9787213033032
  • 類別:圖書>經濟>通俗讀物
  • 頁數:230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07-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圖書序言,圖書後記,文章節選,

內容簡介

《循環經濟知識讀本》是具有浙江特色的循環經濟知識讀本。《循環經濟知識讀本》一方面反映了近年來理論界、學術界有關循環經濟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結合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的實踐,在深入淺出地介紹循環經濟有關知識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分析了浙江省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提出了加快推進浙江省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的途徑和方法,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擺在突出的位置。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循環經濟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循環經濟產生的時代背景/1
一、人類共同面臨著資源環境與經濟成長的矛盾/2
二、傳統的工業文明和發展模式受到挑戰/6
三、兩個有限性: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10
四、循環經濟產生的兩個重要的思想來源/13
第二節 循環經濟的基本理念和核心思想/16
一、循環經濟的定義/16
二、生態經濟與生態工業理論/17
三、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理念/18
四、動脈產業與靜脈產業思想/21
第三節 循環經濟的基本原理與方法/22
一、循環經濟的“3R”原則/22
二、清潔生產與“零排放”理論/23
三、生態化產業鏈對接和集成技術/25
四、科技先導型循環經濟的發展途徑和方法/27
第四節 國內外循環經濟的發展特點和趨勢/29
一、國外循環經濟發展的特點/29
二、國內循環經濟發展的趨勢/31
三、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意義/34
第二章 發展循環經濟的現實背景
第一節 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背景/36
一、科學發展觀與“八八戰略”/37
二、和諧社會與“平安浙江”/39
三、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生態省建設/40
第二節 發展循環經濟的客觀要求/43
一、資源短缺形勢/43
二、資源生產率現狀/46
三、污染排放形勢/48
四、環境質量現狀/50
第三節 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和特點/53
一、發展循環經濟的有利條件/53
二、浙江發展循環經濟的特點/58
第三章 循環經濟的主體
第一節 循環經濟的三位一體構架/62
一、循環經濟不是一種自發的經濟模式/62
二、發揮政府的導向性推動作用/63
三、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功能/64
四、公眾參與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65
第二節 政府調控與引導/65
一、建立政府導向機制/65
二、加大稅收調控力度/66
三、增加環保資金投入/68
四、發揮政府示範作用/69
第三節 企業運作與實踐/71
一、發展循環經濟是企業應盡的責任/71
二、發展循環經濟在企業中的具體實踐/72
三、提高企業自身發展循環經濟的能力/73
四、建立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長效管理機制/75
第四節 公眾參與與推動/77
一、提高公眾對循環經濟的認識水平/77
二、發揮公眾對循環經濟的推動作用/79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公眾參與機制/80
四、拓展公眾參與發展循環經濟的途徑/80
第四章 循環經濟的主要模式
第一節 循環型企業/82
一、企業內部的物質流與能量流的循環/82
二、清潔生產/85
三、企業內循環的主要模式/86
第二節 循環型工業園區/88
一、從“企業共存”到“工業共生”/88
二、工業園區內的生態產業鏈/89
三、循環型工業園區的典型模式/91
第三節 循環型農業/94
一、現代農業受到挑戰/94
二、農業園區內的生態產業鏈/94
三、循環型農業的代表性模式/95
第四節 循環型社會/97
一、循環型社區/97
二、循環型物流/102
三、節約型政府/105
第五章 節約型社會的構建
第一節 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構建/109
一、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必要性/110
……
第六章 資源綜合利用的實踐
第七章 循環經濟的保障體系建設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圖書序言

發展循環經濟,是黨中央從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2005年3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浙江代表團審議時,希望浙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繼續走在前列”,並明確要求浙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資源循環式利用,鼓勵企業循環式生產,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倡導社會循環式消費,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努力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切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些重要論述,為我省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由一個資源小省發展成為經濟大省,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國前列,人均生產總值接近3400美元。在發展進程中,浙江也面臨著“先天的不足"和“成長的煩惱”,資源環境問題正日益成為制約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圖書後記

該書是由浙江省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省內有關循環經濟的研究專家和主管部門管理人員編寫的知識讀本,旨在宣傳和普及循環經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提高各級領導幹部、企業管理者、科技工作者等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加快推進浙江循環經濟的發展。
《循環經濟知識讀本》是具有浙江特色的循環經濟知識讀本。本書一方面反映了近年來理論界、學術界有關循環經濟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結合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的實踐,在深入淺出地介紹循環經濟有關知識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分析了浙江省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提出了加快推進浙江省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的途徑和方法,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擺在突出的位置。本書還收錄了國家和浙江省近年來出台的有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檔案,供讀者學習。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我們參考和借鑑了近年來有關循環經濟研究的文獻資料,由於篇幅限制未能全部標註,對此,謹向有關的文獻作者表示深深的謝意。
該書由浙江省循環經濟辦公室主任、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劉奇任編寫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分別為:洪復初(中共浙江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童芍素(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錢信浩(浙江省人大農業和資源環境保護委員會副主任)、韓春根(浙江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劉亭(浙江省循環經濟辦公室副主任、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陳衛東(浙江省循環經濟辦公室副主任、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王東祥(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巡視員)。

文章節選

由美國著名學者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等人出版的《增長的極限》一書曾轟動全球,被翻譯成34種文字,發行量達上千萬冊。全書不足15萬字,卻使用了大量的全球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的數據、圖表和模型,運用計算機模擬方法,來論證全球均衡發展的理念。《增長的極限》一書共分五個部分:(1)指數增長的本質,(2)指數增長的極限,(3)世界系統中的增長,(4)技術和增長的極限,(5)全球均衡狀態。羅馬俱樂部第一次把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經濟問題、發展問題,以及人類的未來納入全球視野之中,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運用系統動力學方法,建立多要素互動的世界模型,並對未來全球經濟發展作出了多種預測和假設,指出人口膨脹、資源枯竭、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必然會帶來全球災難性的後果。《增長的極限》研究報告的最後結論是聳人聽聞的:“如果世界人口、工業化、污染、糧食生產和資源消耗按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的話,全球經濟成長的極限將在今後100年中發生。”
儘管羅馬俱樂部的許多觀點當時並沒有被人們所接受,但是,從客觀上來說,它把一個自人類誕生以來從未深入思考過的問題,以及資源環境與經濟成長之間不可迴避的矛盾擺在了人類的面前,為人類的未來敲響了警鐘。事實上,20-30年以後,羅馬俱樂部的研究成果為人類“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形成,循環經濟思想的成熟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因此,羅馬俱樂部的《增長的極限》研究報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