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性書中

《復性書中》是唐代李翱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復性書中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翱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復性書中
或問曰:“人之昏也久矣,將復其性者,必有漸也,敢問其方。”
曰:“弗慮弗思,情則不生,情既不生,乃為正思。正思者,無慮無思也。《易》曰:‘天下何思何慮。’又曰:‘閑邪存其誠。’《詩》曰:‘思無邪。’”
曰:“已矣乎?”
曰:“未也,此齋戒其心者也,猶未離於靜焉。有靜必有動,有動必有靜,動靜不息,是乃情也。《易》曰:‘吉凶悔吝,生於動者也。’焉能復其性耶?”
曰:“如之何?”
曰:“方靜之時,知心無思者,是齋戒也。知本無有思,動靜皆離,寂然不動者,是至誠也。《中庸》曰:‘誠則明矣。’《易》曰:‘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問曰:“不慮不思之時,物格於外,情應於內,如之何而可止也?以情止情,其可乎。”
曰:“情者性之邪也,知其為邪,邪本無有。心寂然不動,邪思自息。惟性明照,邪何所生?如以情止情,是乃大情也,情互相止,其有已乎?《易》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易》曰:‘不遠復,無祇悔,元吉。’”
問曰:“本無有思,動靜皆離。然則聲之來也,其不聞乎?物之形也,其不見乎?”
曰:“不睹不聞,是非人也,視聽昭昭而不起於見聞者,斯可矣。無不知也,無弗為也。其心寂然,光照天地,是誠之明也。《大學》曰:‘致知在格物。’《易》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曰:“敢問‘致知在格物’何謂也?”
曰:“物者萬物也,格者來也,至也。物至之時,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應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誠,意誠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齊,家齊而國理,國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參天地者也。《易》曰:‘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一陰一陽之謂道。’此之謂也。”
曰:“生為我說《中庸》。”曰:“不出乎前矣。”曰:“我未明也,敢問何謂‘天命之謂性’?”曰:“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性者天之命也。”
“‘率性之謂道’何謂也?”
曰:“率,循也,循其源而反其性者,道也。道也者,至誠也。至誠者,天之道也。誠者定也,不動也。”“‘修道之謂教’何謂也?”
故曰:“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修是道而歸其本者明也。教也者,則可以教天下矣,顏子其人也。‘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說者曰:其心不可須臾動焉故也。動則遠矣,非道也。變化無方,未始離於不動故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說者曰:不睹之睹,見莫大焉,不聞之聞,聞莫甚焉。其心一動,是不睹之睹,不聞之聞也,其復之不遠矣。故君子慎其獨,慎其獨者,守其中也。”
問曰:“昔之註解《中庸》者,與生之言皆不同,何也?”曰:“彼以事解者也,我以心通者也。”曰:“彼亦通於心乎?”曰:“吾不知也。”
曰:“如生之言,修之一日,則可以至於聖人乎?”
曰:“十年擾之,一日止之,而求至焉,是孟子所謂以杯水而救一車薪之火也。甚哉!止而不息必誠,誠而不息則明,明與誠終歲不違,則能終身矣。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則可以希於至矣。故《中庸》曰:‘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
問曰:“凡人之性,猶聖人之性歟?”
曰:“桀紂之性,猶堯舜之性也。其所以不睹其性者,嗜欲好惡之所昏也,非性之罪也。”曰:“為不善者非性耶?”
曰:“非也,乃情所為也。情有善有不善,而性無不善焉。孟子曰:‘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所以導引之者然也。人之性皆善,其不善亦猶是也。’”
問曰:“堯舜豈不有情耶?”
曰:“聖人至誠而已矣。堯舜之舉十六相,非喜也。流共工,放兜,殛鯀,竄三苗,非怒也。中於節而已矣。其所以皆中節者,設教於天下故也。《易》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易》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聖人之謂也。”
問曰:“人之性猶聖人之性,嗜欲愛憎之心,何因而生也?”
曰:“情者妄也,邪也。邪與妄則無所因矣。妄情滅息,本性清明,周流六虛,所以謂之能復其性也。《易》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論語》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能正性命故也。”
問曰:“情之所昏,性即滅矣,何以謂之猶聖人之性也?”
曰:“水之性情澈,其渾之者沙泥也。方其渾也,性豈遂無有耶?久而不動,沙泥自沈。清明之性,鑒於天地,非自外來也。故其渾也,性本勿失,及其復也,性亦不生。人之性,亦猶水之性也。”
問曰:“人之性本皆善,而邪情昏焉,敢問聖人之性,將復為嗜欲所渾乎?”
曰:“不復渾矣。情本邪也,妄也,邪妄無因,人不能復。聖人既復其性矣,知情之為邪,邪既為明所覺矣,覺則無邪,邪何由生也?伊尹曰:‘天之道,以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者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如將復為嗜欲所渾,是尚不自覺者也,而況能覺後人乎?”
曰:“敢問死何所之耶?”
曰:“聖人之所明書於策者也,《易》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斯盡之矣。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然則原其始而反其終,則可以盡其生之道。生之道既盡,則死之說不學而自通矣。此非所急也,子修之不息,其自知之,吾不可以章章然言且書矣。”

作者簡介

李翱(772—836),唐代思想家,文學家。字習之,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人,一說為趙郡(今河北趙縣)人。李翱自幼“勤和儒學,博雅好古”,是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4)進士,曾歷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考功員外郎、禮部郎中、中書舍人、桂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等職。著有《復性書》和《李文公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