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中翁

澓中翁:(生卒年待考),東海人。中興明君漢宣帝之師。

基本介紹

  • 本名:復中翁
  • 所處時代:漢
  • 出生地:東海
  • 主要成就:漢宣帝之師
人物生平,人物典故,

人物生平

公元前92~前66年之間,是漢武帝劉徹的晚年。
漢武帝晚年昏聵,因為誤信寵臣江充的挑撥離間,製造成了西漢歷史上著的“巫蠱案”,結果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戾太子劉據)全家,包括劉據的三男一女,以及三皇孫、皇孫妃、皇孫女。當時他的嫡系曾孫輩劉洵(名病巳)由於還不滿一周歲,因而未殺,被關押在專為王侯、郡守們所設的“郡邸獄”中。
廷尉(最高法院審判長)邴吉當時參加審理此案,他心裡知道這是漢武帝年老糊塗的暴戾舉動,並且可憐這個皇曾孫劉詢是個無辜的嬰兒,因此就派了一個罪刑很輕且剛生了孩子的女犯人做劉詢的奶媽,餵他奶吃。
過了五、六年,又有些專講那“望氣”一套的方士們,說長安城獄中有天子氣。流言傳到迷信神仙之說的漢武帝耳朵里,當即下詔:“獄系者,無輕重,一切皆殺之。”令謁者(傳達官)郭穰到達關押皇族的監獄去殺人,邴吉立即緊閉獄門,拒絕接受詔命。他說:“他人無辜死者,猶不可,況親曾孫乎!”就這樣抗拒了一整夜。天亮了,派去執法的郭穰對邴吉的抗命也無法處理,只好回宮奏報。

人物典故

這個時候,漢武帝的頭腦清醒多了,就嘆口氣說:“天使之也!”不但沒有再追究,而且海下詔大赦天下罪犯。邴吉就把劉詢送到他祖母史良娣的娘家,交給史良娣的母親“貞君”撫養。
後來,漢武帝又傳詔,要劉詢認祖歸宗,把他放到宮廷的邊舍掖庭令張賀那裡收養。掖庭令,是職掌後宮貴人、采女等總務的官職。張賀原來曾經派在被殺的太子劉據那裡任職,太子(劉詢的祖父)對他很好。他“思顧舊恩,哀曾孫(劉詢),奉養甚謹”。張賀本來還想把孫女嫁給劉詢做妻子,因為他的弟弟張安世反對作罷。
但張賀不死心,正好和他的職掌有關的一個暴室(關押宮中皇后、貴人有罪的拘留所,也是宮女們的醫療所)的主管官嗇夫許廣漢(同司馬遷一樣接受“腐刑”,變成了太監,派在那裡做主管)有一個女兒許平君,美麗老實。張賀看中了她,就和許廣漢商量,願意自己拿出家財,為劉洵作聘金,娶他女兒。
許廣漢答應了,回家同夫人一講,妻子大發雷霆。她說:“一般看相、卜卦、算命的,都說我生的女兒將來大富大貴,怎么可以嫁給一個沒落皇孫,窮極無聊的賴小子。”但是,許廣漢已經答應了張賀,就堅不變更諾言,仍然把女兒嫁給了劉詢。小兩口子很恩愛,不到一年,生了個兒子叫劉奭,就是後來的漢元帝。
劉詢在這一段時期,依靠許廣漢兄弟的照顧生活在一起,只與外婆史家往來。但劉詢非常好學,肯上進讀書,許廣漢舊特別請來了當時的著名學者東海人復中翁,劉詢就跟東海學者澓中翁學習《詩經》。
澓中翁除了教他認真讀書,還教導他要“細辯民間”。因此,劉洵“高材好學,然亦喜遊俠,鬥雞走馬。”有時間就到處亂跑,所謂“上下諸陵,周遍三輔(都城長安以外附近各地區)。以是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所以,在劉詢不久做了皇帝以後,便成為一代明君,廟號漢宣帝。
漢武帝臨死的時候,把只有八歲的太子弗陵託孤於大司馬大將軍霍光、金日碑(匈奴人)及上官桀。這個太子後來就是漢昭帝,很聰明,可惜短命,只做了十三年的皇帝就死了,還沒有兒子。霍光就和大臣們會議,迎接劉氏皇室一位昌邑王即位,不到一年,發現這個皇帝“淫戲無度”,霍光和朝廷大臣們決議廢了他,但又找不到可為漢帝的人選。
在這個時候,邴吉才出面對大將軍霍光說:“今社稷宗廟群生之命,在將軍之一舉。而武帝曾孫名‘病巳’,在掖庭外家者,今十九矣。通經術(詩經、論語、孝經等),有美材,行安而節和。願將軍決定大策。”
於是,“光會丞相以下,議定所立。”劉詢得以繼位,做了大漢皇帝。
漢宣帝作了皇帝後,對老師澓中翁異常尊敬。但是不久,澓中翁便悄然引退,不知所終。
漢宣帝做了十一年皇帝以後,因為一個老宮女告訴漢元帝過去二十多年前,曾經在掖庭做過皇帝的保姆,講出了當年漢宣帝在監獄中的情形。漢元帝一路追究下去,找到當年的奶媽,才知道都是邴吉的功勞。史稱:“上親見問,然後知吉有舊恩,而吉終不言,大賢之。”
漢宣帝是在跟隨澓中翁讀《詩經》出身的,因此,他就引用了《詩經》上的一句話說“無德不報”,就封邴吉為侯。對於當時保護有功的人,那個老宮女和奶媽等,都加賞賜。但在要封侯的時候,邴吉卻病倒了,漢宣帝怕他死掉,很擔憂。夏侯勝便說:“有陰德者,必享其祿。今吉未獲報,非死疾也。”果然,不久就病好了。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在逝世之後能得“宣”字諡號者並不多,由於劉洵足以夠得上稱為是“中興”漢室者,才被後來的漢元帝劉奭用“宣”字為謚。史書皆稱:“漢宣帝興於閭閻(民間),知民事之艱難。霍光既薨,始親政事。厲精為治,五日一聽事(朝廷會議)。自丞相以下,各奉職奏事。敷奏其言,考試功能(考察實踐績效)。及拜刺史、守相(省級長官),輒親見問。觀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質其言。有名實不相應,必知其所以然(講的和做的不同,都能知道他根本問題的原因所在)。常稱曰:庶民(百姓)所以安其田裡,而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惟二千石乎!(郡守、省級長官的實物俸祿,每月糧米二千擔)。以為太守吏民之本,數變易則下不安。民,知其將久,不可欺罔,乃服從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者,輒以璽書勉勵,增秩賜金。或爵至關內侯。公卿缺,則選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漢世良吏,於是為盛,稱中興焉。”
劉洵的出身經過艱難曲折,並非是純粹的“職業皇帝”,所以後來才能成為漢室皇朝的一代“明主”,與其富有傳奇色彩身經歷,以及所受的教育密切相關,可以說是得益於邴吉的捨命相救及復中翁的循循善誘,”,這才使得一個劉氏孤兒成為一代明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