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縣漢代遺址

徐聞縣漢代遺址分布於廣東省湛江徐聞縣西南五里鄉二橋村,南灣村和仕尾村,1990年5月,廣東省文管會,廣東省博物館文物隊匯同湛江市博物館,徐聞縣博物館等單位對該遺址進行了調查,採集到部分板瓦,筒瓦,瓦當及陶片。1993年10月到11月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湛江市博物館,徐聞縣文化局等單位對該遺址進行了聯合發掘,現將發掘情況簡報如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徐聞縣漢代遺址
  • 地理位置:廣東省湛江
  • 開放時間:1990年5月
  • 著名景點:文物考古研究所
地層堆積,遺蹟,出土遺物,結語,

地層堆積


該遺址位於瓊州海峽溜尾灣的東部邊緣,西臨溜尾灣,這次發掘首先在仕尾村北部發掘了1X 2.米和2X4米的探溝兩條,表土—F已是原生土,無文化遺存。遺存堆積保存較好的是二橋村和南灣村,我們在二橋村選擇了I、Ⅱ兩個區,共發掘5X 5米的探方14個,面積350平方米。其中I區發掘兩個探方,文化堆積較薄,僅有0.2—0.4米,出少量板瓦和少量陶片,底部是一層較純的原生碎石層。.Ⅱ區位於I區北部,較I區高出約1.5米,距I區約70米,共發掘12個探方。表土層下既到漢代文化層,文化層僅可劃分一大層,大層中又可分為三小層,既第二層至第四層為文化層,分別為2A、2B及2C層。其中2C層僅在T102、T103及T104三個方能劃分出來。以T104東壁和T205東壁為例,T104第一層為表土層,厚度為12—20厘米,土質鬆軟含較多腐植物,呈黑色,為現代耕土層。第二層至第四層為文化層,分為2A、2B層和2C層,2A層土質較第一層粘,呈橙黃色且夾雜大量的漢代繩紋瓦片和少量的陶片,厚8—23厘米。第三層既2B層粘,厚36—48厘米,土色呈橙紅色,夾雜許多火燒土顆粒,灰坑H12開口在2A層並打破2B層和2C層直到生土。2C層是黃色粘土加風化的砂岩碎石塊,厚。一38厘米,有少量板瓦、筒瓦和漢磚塊等遺物夾雜其中。T205第一層為表土層,厚12—24厘米,土質土色與T104相似,2A及2B層在該方的東北角已消失,2B部分疊壓在探方東北角的紅燒土上,H5開口於燒土層下,H2開口於2B層下並打破H5和F2。

遺蹟


此次發掘的遺蹟現象總計有墓葬、灰坑、房屋、井、燒土面及柱洞等。
該次共發現三座墓葬,MI位於T204東部,M2位於T101南部,M3位於T103南部,以M1和M3為例,M1的墓口長320厘米,寬165厘米,開口於2B層下。墓深142厘米,在深108厘米處起二層台,二層台兩邊各向內收54厘米,兩頭各向內收20厘米,二層台下深35厘米,兩邊有?對相對應的凹槽,且凹槽的長短也相對應,極有可能是葬具留下的痕跡。墓底中部偏南出一水波紋折腹盆,填土中出有陶釜口沿和完整的陶網墜等。M3為凸字形墓,用大卵石壘墓邊,類似墓道的開口在墓的長邊上,墓葬的開口於2B層下並打破第2C層,墓的縱剖面呈倒梯形,墓口長430厘米,寬230厘米,墓底長394厘米,寬184厘米,深230厘米,北壁中部突出一似墓道的坑寬180厘米,外突50厘米。出陶碗、陶網墜等。
清理灰坑20個,以H10、H12、H18為例,H10位於T202北,部分伸入T202的北隔,梁和T302的南部。H10為長方形灰坑,灰坑長250厘米,寬140—1÷0厘米,深100厘米,橫截面呈不規則鍋底形,開口於2A層下打破2B層及生土。該灰坑出大量繩紋瓦片,還有素麵帶釉陶片和小方格紋戳印陶片。H12位於T104與T105之間靠北隔梁處,為橢圓形灰坑,長345厘米,寬120厘米,深90厘米,截面呈圜底。H12開口於2A層下打破2B層,同時也打破F2。灰坑出陶釜和陶罐殘片,也出大量的繩紋板瓦和筒瓦。H18位於T201西南部,灰坑部分延伸入T201西壁,該灰坑共有兩層坑面,上口呈不規則橢圓形,下口呈規則的橢圓形,上口長290厘米,寬198厘米,下口長175厘米,寬145厘米,灰坑深195厘米,上層坑面坑壁近直,至95厘米處形成下層坑口,下層坑壁內斜,呈袋狀坑壁。灰坑開口於2A層下,打破2B層至生土,該灰坑所出的陶片普遍大塊,有筒瓦,板瓦,小方格紋陶片和弦紋水波紋陶片。
清理出房屋遺蹟4個,分別位於T104、T203、T105、T205、T102、及T204各方中,以F3、F2為例,F3分部於T104、T103、.T204和T203之間,略長方形,是本次發掘中發現的最大的遺蹟單位之一,長548—605厘米,寬296—330厘米。開口於2A層打破2B層,也打破有2C層各方的2C層。厚44—83厘米,F3本身也可以分成四層,以T104北剖面為例,F3的第一層厚12—26厘米,是一層黃色粘土。第二層厚18—22厘米,為一層較純的黃色粘土加雜大量漢代瓦片。第三層土質呈暗紅色,部分地方夾雜紅燒土層,第四層厚10一14厘米,是一層薄薄的碎石層,沒有遺物夾雜其中。F2位於T105和T205之間,略呈長方形,長620厘米,寬約四米,厚8—50厘米,開口於2B層下,東北角被H5打破,西南角也被H12打破。F2可以分兩層,第一層為黃色粘土,其上覆蓋一層繩紋瓦和碎石塊,第二層為黃紅色粘土加火燒土。
清理出水井一個,水井位於T301東北角,部分延伸入T302的西北角,水井的直徑為250厘米,由於發掘設施不足,出於安全考慮僅清理到6.7米的深度。井口開口於2A層下,打破生土及風化的沙質基岩(本方沒有2B層)。出有瓦片、及釜、罐、磚、缽等陶 器碎片。
清理出柱洞6個,分別位於T104、T105、T204及T205各方,均為圓形洞,直徑45—60厘米不等,深度由30一70厘米不等。有的洞內壘出一圈石頭,明顯是用來加固木樁的,如T104的D5,開口於2A層下打破2B層。

出土遺物


此次發掘的出土遺物以陶器為主,也有極少的銅器、鐵器和石器,加上在遺址周圍採集的與遺址年代相同的萬歲瓦當及龜鈕銅印等也一起加以介紹。
銅器有銅印,銅箭鏃等。
銅印一枚(C01)長方體,印鈕為一伏龜,“田”字印面刻陰文“臣固私印”四字。印為青銅製造,面呈銅綠色,但鏽蝕並不嚴重;長 2.5,寬2,通高1.3厘米。
銅鏃1件(T301J1:12)截面呈三棱形,鋌部殘,呈銅綠色,鏽蝕嚴重。通長4.5,鋌部殘長1.2厘米。
陶製品可以分為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及建築材料,其中又以繩紋的板瓦和筒瓦為主,占所有出土遺物百分之九十六以上。
生活用具以釜、罐類為主,還有瓮、盆、缽、碗、器蓋、器座及陶棒等。
釜30件,絕大部分是殘片,僅有一件可以復原,有八個個體的口沿,可分三型。
A型4件可分兩式,I式3件(T105②A:1—2 T204M1填土)敞口,圓唇,短領,頸部稍束,鼓腹。胎呈灰黑色,夾沙,素麵。口徑21.4—26.6厘米。Ⅱ式1件(T102②A:3),敞口,圓唇,短領,束頸較深,鼓腹。胎呈灰黑色,夾沙,素麵。口徑22.8,殘高5厘米。
B型2件,可分兩式,I式1件(T202②A:2)敞口,方唇,沿部較直,鼓腹。胎呈灰色,夾沙,素麵。口徑32,殘高6.4厘米。Ⅱ式 1件(T302②A:2)盤口,方唇,束頸,鼓腹。胎呈灰黑色,夾沙,素麵。口徑20.4,殘高464厘米。
C型1件,(T301H8:6)敞口,唇外撇,上腹稍鼓,下腹內收成圜底。胎呈黑色,夾細沙,外表呈褐色,素麵。口徑25,高12厘米。
罐68件,絕大部分是殘片,有六個口沿,其中僅有兩件可復原,可分四型。
A型2件(T30l j1:7 T201②A:1)敞口,平沿,短頸,鼓腹,最大腹徑在罐身中部,平底。胎呈灰褐色,上腹和下腹各有一周弦紋,罐體上部3/4均飾方格戳印紋。口徑14,最大腹徑22,底徑12,高20厘米。
B型2件,可分兩式,I式l件(T201 H18:1)敞口,短頸,頭唇外撇,溜肩,鼓腹,平底。胎呈灰黑色,肩部有一周弦紋。口徑12,底徑10,高13厘米。Ⅱ式1件(T302②A:3)敞口,尖唇外翻,頸部稍高。胎呈灰色,胎質較硬,飾方格紋。口徑23.6,殘高5.6厘米。
C型1件(T102②A:2)敞口,圓唇略翻,頸部截面呈孤型,胎呈灰色,肩飾方格紋,口徑25,殘高6厘米。
D型1件(T204②A:1)斂口,直方唇,斜肩直腹。胎呈灰白色,上腹飾多周弦紋。口徑12,腹徑16.8,殘高6厘米。
瓮2件,有一個口沿(T104 F4:1)敞口,圓唇略撇,頸微束,溜肩,鼓腹,個體較大,胎呈白色,飾方格紋加圓形戳印。口徑27.4,殘高20厘米。
盆3件,其中一件完整,一件僅剩口沿,還有一件為底部碎片,不能分型。盆共可分兩型,A型1件(T204M1:1),直口微內斂,平沿外翻,下腹斜收成大平底。胎呈灰色白,上腹有兩圈方向相反的葉脈紋,兩圈葉脈紋中間是一圈水波紋。口徑39,底徑24,高13厘米。
B型一件(T105F2:1)敞口,平沿稍凹,上壁近直,下壁內斜。胎呈灰白色,素麵。口徑47,殘高8厘米。
缽2件,可分兩型。
A型1件(T301J1:8)口微敞,直唇,圜底。胎厚重,呈灰色,素麵。口徑10,高6.2厘米。
B型l件(T320②A:6),直口微內斂,淺腹,下腹急收成小平底。胎呈灰褐色,外壁素麵,內壁有輪制旋痕。口徑8.4,底徑3.7,高3.2厘米。
碗2件(T102M3:5 T105H12:1),敞口,平沿,尖唇略外撇,上腹近直,下腹急收。胎呈黃褐色,素麵。口徑8.3一11.4,殘高3.8—4厘米。
器蓋1件(T103②C:1),蓋呈龜背形,蓋頂朔拱橋形貼花鈕,有捲曲形鈕座,下為子母蓋口。蓋面灰色,內里呈黃色,蓋背通體戳四周蓖點紋。直徑16,通高8,母口口徑15,子口口徑9厘米。
器座1件(T302②A:4),內圓外方,角呈弧形,截面呈正梯形。橙紅色泥質陶素麵。
陶棒1件(T101②A:3),為方形柱體,截面呈圓角正方形。橙紅色陶質,通體飾方格紋。
生產工具有陶紋輪和陶網墜兩種。
陶紋輪4件,可分三型
A型2件(T204M1填土 T301J:11),算珠型,兩邊角起尖棱。胎呈灰色,素麵。直徑2.7,高1.8,孔徑o.2厘米。
B型1件(T301H8:7),圓柱形,截面略呈亞腰狀。胎呈灰色,素麵。直徑4.3,高1.9,孔徑0.6厘米。
C型1件(T104②A:1),棋子形,截面略呈正梯形。上徑2.4,下徑2.6,高1,孔徑0.4厘米。
網附6件,可分兩型。
A型3件(T102M3:6 T105②A:1 T301②A:1),球狀,相對應的兩邊縱橫向各壓兩條方向垂直用於綁繩的凹槽,陶質橙紅色。長2.6——5.2,寬2.5——5,厚2.1——3.9厘米。
B型3件(T301H8:l T103②A:1 T301J:lO)型制與A型相近,但有兩面對應邊的橫向是壓四條凹槽,陶質灰白。長2.3— 2.8,寬2.2——3,厚2.2——2.5厘米。
建築材料以繩紋的板瓦和筒瓦為主有一萬多片,還有部分的漢磚、瓦當及石制的小建築構件。板瓦在整個發掘中沒有發現一塊是完整的,筒瓦也僅有一件完整器。板瓦的胎質以灰、橙及橙紅色為主,厚1—2厘米不等。瓦面飾粗繩紋、細繩紋和弦紋瓦內飾乳釘紋、布紋、菱格紋和卷草紋等紋飾。
筒瓦有一件完整,可以分成兩型。
A型可分為兩式,I式(T302②A:8)截面呈半圓孤形,短領,厚胎。胎呈灰色,瓦面滿飾繩紋。長37.5,頭寬15.5,尾寬18.5,領寬11.6,高8.6厘米。
Ⅱ式(T302②A:7)與I式相仿,只是胎較I式薄,領部略呈亞 腰形。
B型(T201H18:2)瓦身與A型似,瓦領為瘦高領,領口寬8,瓦身寬14.8,殘長13.6厘米。
瓦當6件,其中發掘出土的有5件(T201②A:2)
完整的2件(C02)是在仕尾村採集,基本上與發掘出土的瓦當殘塊相同。圓形,直徑14.5厘米,寬緣凸起,中央突出一小圓餅。
左右飾雙線捲雲紋,上下為陽紋篆體“萬歲”二字,後端筒瓦已殘,殘長9.3厘米,飾繩紋,內壁為布紋,為紅褐色泥質陶。另一件……
磚29件,僅有一塊完整,(T30lJl:9)製作不規範,長方形,胎為較細較純的泥質胎,硬度不高。長26,寬13.2,厚6.8厘米。
石構件1件(T202②A:3)為較硬的灰色石英沙岩,中部為乳狀突起,乳狀物四周是環行凹槽。長10,寬9,高7.8厘米。

結語


此次發掘中發現的房屋遺蹟地面用黃色粘土鋪墊,不見有房基,柱洞排列不是很有規律,可能是較為簡易的桿欄式建築。M1是本次發掘最完整的一個遺蹟單位,特別是二層台上的葬具痕跡是廣東其他地方未曾見過的,出一件白陶水波紋大盆,與廣州漢墓中西漢前期的n型盆相似1,該墓有比較典型的南越族埋葬習俗。
出土遺物中以繩紋的板瓦和筒瓦為主,其他陶器所占的比例不足4%,而且一半出在J1、H18、HlO等大的遺蹟單位中,地層中很少,給器物排隊帶來不少困難,但②C層出的一件器蓋與《廣州漢墓》的西漢前期墓葬中Ⅳ型①式壺的壺蓋相同,唇緣下垂的B型罐與澄海龜山漢代遺址的A型罐相似2,也常見於廣州西漢中期墓葬中⑧,出土的B型網墜與澄海龜山漢代遺址的AI型及五華獅雄山遺址④、福建崇安漢城遺址所出的網墜相同5,A型紡輪也與澄海龜山遺址的B型紡輪、五華獅雄山漢代遺址的B型紡輪相似,繩紋板瓦及筒瓦與澄海龜山、五華獅雄山及惠陽潼湖漢代遺址6的相似,不見西漢後期及東漢各期的典型遺物。陶器的器物紋飾上以方格紋加戳印為主,戳印紋又以圓形及組合形紋樣最多,極少見方形戳印,也具有西漢前期的特點,因此可以推斷該遺址的大致年代應始於西漢早期,止於西漢中期。
徐聞縣漢代遺址是廣東所發現的十個漢代建築遺址之一,又是四個出瓦當的遺址之一,應該是縣治以上的建築遺存,但五里鄉二橋漢代遺址發掘區的選址並不是非常理想,許多堆積較厚的地方都壓在村民的住宅下,銅印就是村民在挖房基時發現的。I區基本上沒明確的地層,遺物極少,Ⅱ區選在潘家菜地是因為該地點暴露的漢瓦比較多,而且布方的空間相對較大,但通過發掘可以看到上層的堆積也有被破壞的痕跡,揭去薄薄的耕土後就是②A層,沒有更晚的遺物夾雜其中。遺址南部的堆積較北部厚,這可能和菜地平整過有關係。
徐聞地處廣東省雷州半島的最南端,據史料載:“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7。徐聞在西漢時期應是一處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但此地是否就是徐聞港的具體地點還有待進一步的發掘予以考證。至於西漢元鼎設定的徐聞縣城,據記載為“前臨海,峙三墩,中有淡水、號龍泉”8。而二橋、仕尾村地處海灣,臨海不遠處既可以望到海上的三墩,地理位置與史料記載的相吻合。這次發掘為探討漢徐聞縣治和漢徐聞港舊址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和實物資料,也對研究漢代南海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提供了線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