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店村(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徐家店鎮徐家店村)

徐家店村,原名蘭家店,是通往寧海驛路上的急遞鋪。元至正年間(1341-1367年),另一說為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因一徐姓在此開設客店,遂更名為徐家店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家店村
  • 隸屬海陽
  • 面積:10.5平方公里
  • 人口:2910人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基本概況

徐家店村位於海陽市北部,地處東經120°59′,北緯37°05′。距縣城45公里。東與李新莊、蒿夼村為鄰,西與柳林堡村、壇山村、前槐山村相連,南與韓家葦夼村隔山相望,北與北溝村、萬家夼村接壤。煙青一級公路、藍煙鐵路橫穿東西,交通非常發達。是鎮政府駐地。
全村轄區面積約1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4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蘋果、花生、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972戶,2910人。有劉、王、趙、李、張、初、華、曲、肖、官、宮、祁、薛、陳、秦、任、孫、楊、黃、喬、侯、姜、於、賈、宋、程、紀、季、修、解、崔、辛、林、周、尚、牟、呂、潘、田、安、石、徐、刁、韓、董、別、隋、柴、魏、唐、謝、鄒、鄭、邢、曹、姚、馬、范等50餘姓,均為漢族,其中劉姓人口較多。

大事記

1941年4月本村解放。1943年楊進山、劉彥周等領導職工、佃戶進行減租減息鬥爭。至1944年,共沒收地主土地120多公頃,反動地主劉積齋被依法槍斃。1950年韓戰爆發。為支援朝鮮人民的抗美鬥爭,村民志願捐獻財物價值2000餘元,和平簽名人數達2000人。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同年建成本村第一個集體工業企業--磚瓦廠。 同年本村婦女主任王桂蘭,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1991年集貿市場竣工並啟用,共有水泥硬化的街面28000平方米。1994年本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突破1億元,被中共海陽縣委、縣政府授予“億元村”稱號。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98公斤,總產29.6萬斤。1978年,糧食畝產248公斤,總產52.5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300公斤。2002年,畝產555公斤,總產51.6萬公斤。 1984年以來,村“兩委”發動民眾栽植蘋果,主要品種有紅富士、嘎啦、喬納金、新紅星等,另有板栗、大棗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養殖業蓬勃發展。2002年,從事養雞、豬、兔、牛、羊等專業戶達100多戶。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233.6萬元。其中農業收入135.6萬元,林業收入2萬元,漁業收入0.5萬元,畜牧養殖業收入45萬元,其它收入50.5萬元。
第二產業1920年,劉延起等開設蓋盛功號和公記2處纊坊,資金1.5萬銀元,有織機15張,纊35支,工人120人。1930年停業。1923年,劉子金興辦劉記燒鍋、酒館,資金800銀元,從業人員5人。1939年停業。1937年,紀學順興辦學順鞋鋪,資本500元,從業人員3人。1983年,村建成磚瓦廠,後又成立建築公司、針織服裝廠。1994年,成立了海陽市第一個農村集團公司--海陽鳳祥集團公司。在村黨支部、村委支持下,村民自籌資金建起石子廠、麵粉廠、花生加工廠、服裝廠、鋁材加工廠及車輛修配等近百個項目。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280人,收入3136萬元,其中工業825萬元,建築業2311萬元。
第三產業1951年,村辦起供銷合作社代銷店。改革開放後,又辦起搬運隊、酒店、汽車配件經銷處、商店、理髮店、維修部及餐飲、運輸等項目。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520人,收入8367.4萬元,其中運輸業1438.4萬元,商飲業5495萬元,服務業1434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34年,徐家店完小建成。1978年,由村出資近20萬元,擴建徐家店國小。1996年,改為鎮中心國小。1964年,成立徐家店聯中,學生200餘人。1978年改為徐家店國中,學生約500人。之後,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職工力量不斷加強,教育質量穩步提高。1996年,徐家店國中改為鎮中心國中,有教職工、學生3500人。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6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130公斤左右,人們經常吃糠咽菜。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198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50公斤。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500多輛,機車230輛,電話916部,彩電1098台,電冰櫃360台,洗衣機246台,電腦110多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小瓦房為主。1986年,村統一規劃街道及房屋建設。1990年冬,村委在河北岸規劃出標準新房區房基206棟。1991年起,村先後投資150多萬元,在鎮駐地部分企業的支持下,修建了約2.8萬平方米的水泥大街,建成了由時任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梁步庭題字的牌坊。後又加大投資,安裝路燈,綠化街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20世紀末以來,在村內建起集貿市場、商品樓、集團公司大樓、村委辦公樓等。2002年,80%的村民住上了新瓦房,20%住上了樓房。人均住房面積15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4年以來,隨著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74年,村投資十幾萬元,用上電網供電。20世紀90年代末,又先後投資80多萬元,進行電網改造。1992年,投資26萬元,安裝了閉路電視,鋪設起自來水管道。1995年開始,經與海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協商,對村民每人免費發放25元醫療券,持券檢查半價收費。1999年開始,對考入大學的學生,獎勵2000元或1200元,並給予一定的實物獎勵。2000年,投資24萬元,安裝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中共黨組織派王諾來本村發展了第一批黨員:王子臣、王世超、曲仁東。同年,成立本村第一個黨小組。1943年10月,成立黨支部,王世超任黨支部書記,劉彥洲為宣傳委員,王子臣任組織委員,曲仁東任委員。1946年,黨員發展到52人。2002年,黨員達到89人。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王世超、王子臣、李振、趙信、楊進山、王雲、趙連芹、王世仁、劉崇江、趙鵬玉、王保田、劉欽亮、呂佩東(兼)、徐維業(兼)、劉從新。1994年,成立黨總支,劉從新任黨總支書記。下設三個黨支部,初建斌任黨總支副書記兼村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11月,設村公所,王世超任村長。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王世超、劉彥周、劉之浩、趙祥、王雲、劉金禮、劉玉松、劉淑美、趙連芹、劉崇德、劉崇江、劉崇敬、賈金湖、王邦義、劉從新、王邦武。1999年5月起,劉新平任村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