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植

徐元植,物理化學家。長期從事過渡金屬配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研究,尤其是在過渡金屬配合物的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學研究方面,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元植
  • 出生地:浙江省永嘉縣城
  • 出生日期:1933年5月4日
  • 職業:物理化學家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主要成就:長期從事過渡金屬配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研究
人物生平,技術成就,人物經歷,代表性論著,

人物生平

徐元植,1933年5月4日生於浙江省永嘉縣城(今溫州市鹿城區)的一個中醫家庭。他是獨生子,父親對他管教很嚴,5歲時就考入康樂國小。後考入甌海中學(今溫州四中)。1946年轉入永嘉縣立中學(今溫州二中),1951年高中畢業考入北京大學化學工程系。1952年因院系調整轉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1953年成立北京石油學院(今石油大學),隨之轉入石油及天然氣煉製工程系。1955年畢業,應屆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1962年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
徐元植於1965年春下鄉搞四清。1966年4月,又被派到石家莊化肥廠。“文化大革命”初下放到工廠勞動。1970年1月作為“五七戰士”下放到遼寧省復縣泡崖公社,當年5月全家回到溫州農村落戶。同年10月被溫州市借調到工廠,後來又被借調到研究所工作。直到1980年1月全家離開溫州到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報到,方才結束了長達10年的下放生涯。
1979年初,本來已決定調浙江大學化學系任教。一個偶然的機會出差福州,當時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盧嘉錫教授設家宴招待他,邀請他到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工作。盧老一席情深義重的懇談,使他動搖了調浙江大學任教的初衷。經過盧老的努力,於1980年1月調人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工作。
作為浙江人,他仍然希望回到浙江工作。四年後,在當時的浙江大學校長、楊士林教授關懷和幫助下,於1984年8月調浙江大學化學系任教。他首先為浙大以及相關的兄弟院校的教師舉辦了兩期“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學”講習班。同時為研究生開出“催化化學”、“磁共振波譜學”、“儀器分析”、“高等結構化學”、“化學動力學”以及“超分子化學與分子工程學”等課程;為本科生講“物理化學”、“量子化學”和“催化原理”等課程。同時開展“低維橋聯過渡金屬配合物的結構和性能研究”,並兩次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迄今為止,已為國家培養了19名碩士、11名博士。

技術成就

1959年底,全國處於大躍進後的調整時期,大連化物所成立了自由基化學研究室。所長要徐元植擔任自由基檢測組的題目負責人,而檢測自由基最有力的工具,莫過於電子順磁共振(EPR)波譜儀了。當時只能從採購元器件做起,加工、安裝調試全得自己動手,更何況還要學習如何解析圖譜。這對於從來沒有聽說過EPR,而又是學化工出身的他來說,無疑是有極大困難的。那時候科學院系統幾乎同時在搞EPR譜儀研製的,還有北京化學所的徐廣智和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的吳欽義、裘祖文等。相比之下,力量最強的是長春應化所。一年之後,科學院內部進行協調:科學院只支持長春應化所一家繼續研製,研製出的第一台EPR譜儀,優先調撥給大連化物所使用。
1961年初,徐元植帶領一個工作小組到長春應化所學習。1962年初,回到大連化物所正式開展EPR研究工作。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吳欽義、裘祖文、徐廣智都先後把重點轉向核磁共振(NMR)的研究,較少做EPR研究工作。只有他至今仍堅持在EPR的研究領域中奮鬥,而且在過渡金屬和稀土離子配合物的EPR研究方面做了較多的工作,並獲得國家教委(教育部)1995年科技進步獎。
“文化大革命”期間,面對被下放的厄運,徐元植沒有灰心喪氣,而是正視現實,努力進取,施展才能。1970年10月溫州電晶體廠多晶矽車間一直不能正常生產,就把他從農村借調到廠里解決生產技術問題。他提出了一整套改造工藝設備的計畫,不到半年就使之正常生產出品質優良的多晶矽棒。後來又被借調到溫州地區工業科學研究所工作。他上礦山下車間,結合地方工農業發展的需要,做了許多課題,給溫州科技界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還經常查閱CA(美國化學文摘),關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動態,保持著一位科學家對科技動態的敏銳反應。1979年上半年他回到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做了題為“均相催化劑的多相化問題”的學術報告。同年10月晉升為副研究員。
1980年1月,徐元植在福州重新開始從事他被迫丟下15年之久的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學的研究。從十幾年來結合地方工農業需要的套用性研究,一下子轉向理論基礎性研究,這對於年已47 歲的他來說,其困難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在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工作的四年對他後半生在學校的作為和業績確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徐元植被調到浙江大學工作後,有了施展才能的更大空間。在學術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之後,他需要從國外同行那裡吸取營養,也需要讓自己的學術成果得到國際同行的承認。1986年5月他邀請日本愛媛大學石津和彥教授來訪。同年11月到日本回訪,並在北海道大學召開的日本EPR學會1986年年會上作大會特邀報告,結識了日本EPR學會的主席、北海道大學相馬純吉教授。與相馬教授共同發起並於1987年11月在浙江大學召開第一屆中日雙邊EPR學術研討會,開創了中日兩國EPR學術交流的先河。1989年11月他作為中方主席率團(25人),赴日本京都大學參加第二屆中日雙邊EPR學術研討會。以後他又多次作為訪問教授,訪問了日本的京都大學、東北大學、東京大學、大坂大學、九州大學名古屋大學、德島大學、廣島大學、理化學研究所、岡崎共同研究機構等高等學府和著名的研究機構。1993年1月他被日本大坂大學聘為客座教授。
1989年5月他應邀參加在義大利比薩召開的第三屆國際磁共振(核與電子弛豫)學術研討會,並被選為國際學術顧問;訪問了Florence大學、Siena大學和世界上最古老(創建於1088年)的Bologna大學,以及Trieste的第三世界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中心;順訪了布達佩斯的匈牙利科學院中央化學研究所和波蘭的Wroclow大學。1990年起他被聘為“Applied Magnetic Resonance”的編委,1994年起任該刊的國際學術顧問;1992年6月作為國際學術顧問參加了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召開的第六屆國際膠體和界面科學中的磁共振學術研討會;1995年6月應邀參加在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召開的第四屆國際無序體系中的EPR學術研討會和第一屆套用EPR學術研討會,並在這兩個會議上做了大會邀請報告。會後,他順訪了索菲亞大學、德國的慕尼黑大學、法國的巴黎第六大學(居里大學)、英國的諾丁漢大學,以及波蘭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從此打開了與歐洲同行們進行學術交流的渠道。
1996年10月徐元植應美國康奈爾大學、羅切斯特大學、休斯敦大學以及新罕布夏大學的邀請訪問了美國,與大洋彼岸架起了學術交流的橋樑。
1992年12月徐元植應台灣大學的邀請訪問了台灣,同時還訪問了中央大學和清華大學(新竹)。1996年4月應台灣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之邀再次訪問台灣,並順訪了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研究所、台灣師範大學、淡江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為促進兩岸的學術交流,建立合作關係做出了貢獻。在途經香港時他還順訪了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

人物經歷

1933年5月4日 生於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
1951-1952年 北京大學化學工程系學習。
1952-1953年 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學習。
1953-1955年 北京石油學院石油及天然氣煉製系學習。
1955-1963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實習研究員、題目負責人。
1963-1969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題目負責人。
1970-1979年 下放在溫州。
1979-1980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1980-1984年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副研究員、題目負責人。
1984年至今 浙江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7年至今 任中國物理學會波譜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波譜學雜誌”編委。
1990-1994年 任國際學術刊物《Applied Magnetic Resonance》編委。
1994年至今 任《Applied Magnetic Resonance》國際學術顧問。

代表性論著

1徐元植,李曉平、盧嘉錫等.半胱氨酸VO(Ⅱ)絡合物的ESR波譜研究.結構化學,1982,1(1):53 2徐元植,陳德余,程朝榮等.二(2-羥基苯乙酮肟)63Cu(Ⅱ)配合物中14N 核的ENDOR研究.中國科學1992(B)35(4):337
3殷開梁,徐端鈞,徐元植等.超分子體系的物理化學研究進展.化學進展,1997,9(4):337
4徐元植.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學發展現狀.國際學術動態,1997,(3):5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