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仙派

徐仙派

徐仙派,是中國道教之一派,與清微神霄派、孝道淨明派等齊名。其創始人為南唐徐知證徐知諤兄弟。其經書已經被收錄進《中華道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仙派
  • 創始人:南唐徐知證、徐知諤
  • 形成年代:五代
  • 歷代封號:靈濟、洪恩靈濟真君
簡介,創始人,徐知證,徐知諤,關於中華道藏,

簡介

所謂"徐仙"即南唐徐知證、徐知諤兄弟,乃吳丞相徐溫之子,後封江王、饒王。自五代北宋至元明,民間多立廟崇奉此神。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救封"靈濟"神號,明成祖永樂中加封"洪恩靈濟真君",《洪恩靈濟真君事實》

創始人

徐知證

徐溫第五子。事吳歷州刺史、節度使。入南唐,封江王,改封魏王。  陸游《南唐書》載:徐知證,義祖第五子也,事吳,歷州刺史,至節度使,烈祖初尊義祖為太祖,複姓,改義祖封,拜徐氏於李氏同,知證王江,改王魏,元宗嗣位,尤見尊禮,內宴用家人禮,起舞拜跪為壽,知證亦以叔父自處,無所讓,卒年四十二歲。

徐知諤

義祖第六子,在吳亦為節鎮,代知詢為金陵尹。烈祖初,封饒王,進王梁,鎮潤州,兼中書令,好奇寶怪物,所蓄不可計,有蜀估持鳳首至,自言得之徼外蠻夷,狀如雄雞,廣五寸,冠上正平,可用為枕,朱冠金喙,文彩煥爛如生,人鹹異之,一日游蒜山。除地為場,連虎皮為大幄,號虎帳,與賓僚會飲其中,忽暴風至,烈帳,盡碎如飛蝶,知諤懼而歸,屬疾數日卒,平生常語客曰:人生七十為大限,吾生長王家,窮極歡樂,一日可敵世人二日,年三十五,其死乎,至是如其言,廢朝七日,烈祖悲悼,復詔不視朝者七日,斂以袞冕及上方秘器,謚曰懷,十子皆貴顯國中,所著文賦歌詩十卷,號閣中集《南唐書
基本信息
徐知證系出偃王之後,五代時南唐人,與其弟知諤,並英邁絕倫,寬仁愛物,忠君孝親,崇信三寶,同心好善,精勤至道,修齋設醮,日常持誦玉皇真經並寶號。兄弟俱事吳,其後知證封江王,知諤封饒王,鎮金陵,戰守有備,撫輯流亡,控扼二十餘州,氓征就寬,軍給以饒,林蠻洞蜑,守條死要,稚耋嬉遊,連手歌謳,上無所怨,下無所讎,江南之民,舉賴以安。後奉命帥師攻閩,恐良善荼毒,乃發至願,每五更望北拜斗,早膳恆素食,祈珍兵革,所至勞來。百姓諸郡,望風以城降,父老簞食壺漿,擁道迎之。次峽江,有潰卒數百,阻山為亂,立命殲其渠魁,餘卒棄甲呼舞,不戰而收。民皆安堵,雖田園蔬稻,一無所犯,乃相謀曰:此吾復生之父母也。立祠於鼇峰以祀之。
未幾,兄弟相繼仙去,遂為斗中都水使者,出入天宮,積行累功,默佑下民。俾人皆盡忠行孝,崇信三寶。遇歲旱,民禱祠下,祠前潭水深不可測,俄有靈蛇出,蜿蜓於几案間,色如丹砂,蕾買起潭面,竟日不收,詰旦果雨,歲大熟。一日,演溪霖潦暴溢,田稼墊溺,眾方狼顧失色,忽見有役夫千群,競操畚鍤,疏其源,決其流,水竟不為民害,已而俱失所在,乃神兵也。滄峽灘石峻臉,舟船上下失勢,水工叫呼祈佑,感雲中有黃旗隱隱,即帖然無虞。凡民居有不戒於火者,有蝗蝝傷其稼者,叩之,則反風滅火蝗輒飛去。又為符藥以施人,凡嬰疾弗愈者服之,無不立效,祈子息者服之,即得嗣續蕃昌。由是民安物阜,田裡晏然。閩人劉彝守桂州交阯,蠻賊寇邊,陷欽連等州。彝震懼,莫知所為,齋戒默禱,賊果潰去。其後韓世忠戰大儀鎮,吳玠戰和尚原,俱遣將士衛國,效八公山草木之靈,使敵遙見旗纛旌麾飛揚,山谷鐵騎百萬,行陣嚴肅,鉦鼓之聲震動原野,不待交兵,而已敗北。靈跡顯異,不可備述。
一日,黃籙齋進,忽聞天樂嗚空,祥雲環遠,仙官導從,甚都乃感,天帝遣神人頒誥:封江王為九天金闕明道達德大仙顯靈溥濟真人,主管上清天文院,便宜行事,行文昌司祿上宰會書天機省事。妻涇國夫人許氏,順助仁惠仙姑,兼管太乙延生右真司事。饒王為九天玉闕宣化扶教上仙昭靈博濟真人,主管下元地府諸司,便宜行事,權南極注生上相會書雷霆玄省事。妻衛國夫人陶氏,善助慈懿仙姑,兼管元皇北陰注生司事。仍封父忠武真人,母仁壽仙妃。
比者,朕躬遘疾,默運化機,大闡靈貺,翊衛左右,頃刻不離,施以靈符,濟以天醫妙藥,隨言隨效,感應如響。使困敝之體,既危而即安。沉痼之疾,盡脫而復舊。斡旋之力,同於更生。感神之惠,銘刻不忘。是用祝冊,加封伯曰清微洞玄沖虛妙感慈惠護國庇民洪恩真君,涇國夫人加封貞應仙妃,仲曰高明弘靜沖湛妙應仁惠輔國佑民洪恩真君,衛國夫人加封恭靜仙妃,神父曰翊亮真君,神母曰淑善仙妃,舊號俱如故。大新閩地祠宇,又於京都建立行祠以安神棲。特動所司,嚴奉祀焉。
夫為人臣,而功施社稷澤被生民者,必生為英傑,死為明神,雖百世之下,福佑生靈,陰翊皇化。觀知證、知諤,以世胄之裔,事主季世,乃能靖難一方,保全其民,既攻閩中,按甲入境,首除亂兵,脫民鋒鏑之慘,措之衽席之安,是以人心感激,靡克報稱,乃立生祠以杞之。逮其仙去,御大災,捍大患,使民無凶荒疵癘之憂,遂休養生息之樂,功成行滿,上感天心,錫號真人,敘列仙品。比者斡運化機,大闡靈貺,愈疾朕躬,是用加以徽號,新其祠宇,虔奉享祀,以答神休,斯皆累積陰功之所致,故昭昭不朽,與天地相為悠久,夫豈偶然而已哉。

關於中華道藏

《中華道藏》的編纂是繼明代《道藏》之後,近五百年來中國首次對道教經書進行系統規範的整理重修,被列入“十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於2004年出版發行了精裝版。
《中華道藏》在承載道教歷史和信仰內容的同時,也包含了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科學技術、社會風俗、倫理道德、醫療保健等方面的文獻資源
《中華道藏》在以明代《正統道藏》、《萬曆續道藏》為底本,保持三洞四輔的基本框架的基礎上,按現代人閱讀習慣和圖書整理規則進行了編修,分為三洞真經、四輔真經、道教論集、道教眾術、道教科儀、仙傳道史和目錄索引七大部類。
全藏分為兩種體例:一為點校,即對保存完整的藏書加以新式標點並進行必要的校勘;二為合校和補缺,即在點校的基礎上,對殘缺的藏書以數種殘卷相互校補,以合成完整的版本,同時增補了數十種原藏未收的明代以前的道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