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頂穴

穴在頭頂,當百會穴之後。故名。〔出處〕《針灸甲乙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頂穴
  • 別稱:交沖
  • 釋名:穴在頭頂,當百會穴之後
  • 出處:《針灸甲乙經》
後頂穴
〔別名〕交沖。
〔釋名〕穴在頭頂,當百會穴之後。故名。
〔出處〕《針灸甲乙經》。
〔位置〕頭頂正中線後髮際上5.5寸和,當百會後1.5寸,下距腦戶3寸。
《針灸甲乙經》:“在百會後一寸五分”;《醫宗金鑒》:“強間上一寸五分”。
〔局部解剖〕
肌肉:帽狀腱膜。
神經:枕大神經分支。
血管:左右枕動、靜脈吻合網。
〔功效〕祛風、明目。
〔主治〕
古代記述:風眩、目眩、顱上痛、癲疾、瘛瘲、狂走,項直頸痛。
近人報導:脫髮、健忘、失眠、癔病、精神分裂症。
〔方例〕
風眩:後頂、玉枕、頷厭。
頸項痛、惡風寒:後頂、外丘。
頂心痛:後頂、湧泉。
脫髮、後頂、風池、大椎、頭維。
〔刺灸法〕沿皮刺0.3~0.5寸。禁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