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西涼

後西涼是十六國後期,在西域哈密盆地地區出現的一個流亡小朝廷,又被稱為伊吾西涼、伊吾王國,立國共二十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後西涼
  • 英文名稱:the Later Western Liang、the Kingdom of Great Liang、the Araturuk Western Liang
  • 簡稱:大涼國、伊吾西涼、涼
  • 所屬洲:亞洲
  • 首都:伊吾
  • 主要城市:伊吾
  • 官方語言:漢語
  • 貨幣:通寶
  • 時區:東六區
  • 政治體制:君主專制政體
  • 國家領袖:唐契、李寶
  • 主要民族:漢族,柔然族
  • 主要宗教:道教,佛教
  • 建國時間:422年
  • 亡國時間:442年
  • 亡於:北魏
西涼滅亡,臣服柔然,回到故土,君主,

西涼滅亡

後西涼,422~442年,是十六國後期西涼滅亡後,西涼貴族在西域哈密盆地地區建立的一個流亡小朝廷,又被稱為伊吾西涼、伊吾王國,其持續時間長達二十年。
西涼政權執政者涼公李歆即位後想統一涼州,北涼沮渠蒙遜散布假情報讓李歆上當。李歆在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進攻北涼都城張掖,遭伏戰敗被殺。蒙遜進攻酒泉,接著又進攻敦煌太守李恂
北涼玄始十年(421年),北涼攻陷敦煌,李恂自殺,西涼滅亡。唐瑤是西涼的佐命功臣,他的兒子唐契最初向沮渠蒙遜臣服,被任命為晉昌太守,但是在外甥李寶(西涼開國君主李暠之孫)從敦煌逃來後,唐契便占據晉昌叛亂。蒙遜派遣沮渠政德討伐,一年後攻克晉昌,唐契攜同李寶率西涼殘眾退至流沙以西的最後根據地伊吾,遂保聚伊吾,奉李寶為君主。

臣服柔然

李寶 “隨舅唐契及唐和北奔伊吾,臣於蠕蠕(即柔然),遺民歸附者稍至二千(家),寶傾身禮接,甚得眾心,每希報雪”,柔然冊封李寶的舅舅唐契為伊吾王,所以後西涼的實際統治者是唐契。後西涼在伊吾進行了屯田等措施,不斷吸引西涼遺民,伊吾良田千頃,人民富足,儘管如此,後西涼的力量還是太過弱小,無力收復故地,只能等待時機。
北魏太延三年(437年),西涼前太后尹太后從酒泉逃出,歷盡千辛萬苦抵達伊吾,受到李寶的接待,之後病逝在伊吾。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魏軍隊攻克姑臧,俘虜北涼沮渠牧健。當時北涼的沮渠無諱沮渠安周,沮渠天周等人都在外地,沮渠無諱向北魏投降,北魏封他為酒泉王,但是沮渠無諱和北魏不和,最終北魏進攻酒泉,沮渠無諱和其弟安周於441年撤出酒泉敦煌,西攻鄯善。

回到故土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李寶聞北涼敗,與唐契商議後,先於北魏聯絡,接著兵分兩路,自己率領2000餘人南下前往敦煌,唐契和弟唐和西攻高昌,欲占領高昌,截斷北涼西進之路。柔然察覺後分兵追擊,沒有追上李寶,但是追上了唐契,雙方一戰,唐契戰死,唐和帶領殘兵投奔車師。
李寶返回敦煌,修繕城池府第,安置過去的民眾,圖謀恢復先輩的大業。並派遣弟弟李懷達上表北魏。北魏太武帝嘉許他的忠誠,任命李懷達為散騎常侍、敦煌太守,另外派遣使者授予李寶使持節、侍中、都督西垂諸軍事、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繼續鎮守敦煌,四品以下官職允許秉承皇上旨意自行任命。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李寶入朝覲見,被留在了京師,改任鎮南將軍、并州刺史、內都大官,後西涼政權就此終結。

君主

伊吾王(唐契)422~442年在位,敦煌公(李寶) 422~442年在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