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藝術:理論·簡史·流派

影視藝術:理論·簡史·流派

《影視藝術:理論·簡史·流派》是一本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書籍的出版時間是2001年5月1日,

基本介紹

  • 書名:影視藝術:理論·簡史·流派
  • ISBN:7562422869
  • 頁數:273頁
  •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年5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叢書名:21世紀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叢書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影視藝術:理論·簡史·流派》主要內容:影視藝術理論的體系化表述是國內外影視理論界孜孜以求的事。在《影視藝術》的第一編“影視作為藝術”中,我們凸現了這樣一種體系架構:從影像系統本體論到影像系統性質論,再到影像系統語言論作為結束。這種在本質上屬於形式範疇的架構展示了一種工作思路:從影視藝術的歷史起點與邏輯起點相一致的原則,獲得整個影視藝術理論表述的出發點——“運動的聲畫影像”。而作為影視藝術的內部規律,敘事律則是對“運動的聲畫影像”進行系統內諸元素的功能分析後的必然邏輯結論。影像系統性質論以六大影像系統的分類整合了時下對影片分類的散漫和迷亂。該章中對影視藝術的主流形態的影像系統的闡釋,可以看到從影像系統本體論到影像系統性質論的有機聯繫的紐帶。然而,以影像系統語言論作為影視藝術理論的終結章節決非偶然,20世紀後半葉以來,語言學科逐步取代了數學、物理兩大學科在所有學科中的基礎地位,以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為契機,奠定了自然語言向形式語言轉化的理論基礎,導致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語言論章節中,我們展示了對自然語言、形式語言、藝術語言的有機聯繫的關懷。當然,僅僅是一種關懷而已。但我們希望這種關懷能夠在維特斯坦、海德格爾對自然語言的本質的睿智的思辯的基礎上,使得影視藝術理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上,能夠與人類最重要的精神成果,呈現出親合的態勢。
以信息學為基礎的傳播學科,隱喻了影視藝術的內在張力和某種外部特徵:影視藝術在社會化的傳播過程中的自我實現與對社會大眾的影響。考慮到影視藝術終究是在傳播和接受過程中才得以發生,成為影像的藝術現實,為此,我們設定了“影視作為傳媒”的章節,以期給出一個嘗試性質的理論描述。
西方影視藝術理論及流派是較為複雜的,編年史式地描述顯然不符合《影視藝術》的篇幅容量和撰寫初衷。所以,我們儘可能扼要簡明地闡述西方影視藝術理論各流派的主要概貌與核心觀點,同時也對讀者在理解第一編時,提供一個必要的理論參照背景。中國電影事業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斐然在目,考慮到《影視藝術》的主要讀者群,給出一個關於中國電影事業的原則性的總體描述,也是十分必要的。

目錄

第一編 影視作為藝術
第一章 影像系統本體論
第一節 阿基米德點——運動的聲畫影像
第二節 兩個子系統
第三節 三大規律及視點置換理論
第二章 影像系統性質論
第一節 象徵影像系統
第二節 真實影像系統
第三節 抽象影像系統
第四節 其他類型的影像系統
第三章 影像系統語言論
第一節 分類與特徵
第二節 結論與思考
第二編 影視作為傳媒
第一章 影視大眾傳播論
第一節 大眾傳播概論
第二節 視聽媒介與影視文化
第二章 電影作為傳媒
第一節 電影媒介的性質
第二節 電影傳播的解碼過程
第三節 電影市場觀念
第三章 電視作為傳媒
第一節 電視是什麼
第二節 電視傳播的過程
第三節 電視客群與社會
第三編 中外電影簡史及流派
第一章 電影藝術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電影的形成時期(1895-1927)
第二節 電影的成熟時期(1927-1945)
第三節 電影的變革時期(1945-1967)
第四節 電影的振興時期(1967-)
第二章 電影理論的歷史演進
第一節 經典電影理論
第二節 現代電影理論
第三章 中國電影簡史
第一節 中國早期電影(1905-1931)
第二節 中國左翼電影(1931-1937)
第三節 中國抗戰電影(1937-1945)
第四節 中國進步電影(1945-1949)
第五節 中國“十七年”電影(1949-1966)
第六節 中國“文革”電影(1966-1976)
第七節 中國當代電影(1977-)
第八節 中國港台電影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