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衣笛手

彩衣笛手

彩衣笛手,是由一個歷史故事引出的童話,最早在德國一帶流行,後來成為歐洲經典的傳說,許多文學作品都曾從這個童話中提取養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彩衣笛手
  • 定義:童話
  • 流行國家:德國
  • 起源:歷史故事
介紹,故事的考證,影響,

介紹

有人能吹奏出神奇的笛音,使聽過笛音的人變得精神恍惚,失去判斷能力。能吹奏這種笛音的人通常都身穿斑斕彩衣,因而被人稱為“彩衣笛手”。
德國哈默爾恩城的“無鼓街”的一個木牌上刻有這樣的記載:1284年6月26日,哈默爾恩城的130個孩子,聽了一段奇妙的笛音後,被身穿斑斕彩衣的笛手帶走,從此杳無音訊……根據史料記載,這名吹笛人叫做施皮格爾伯格。1284年6月26日,有人曾見到他帶著130多個少年向東遷移。
科學實驗證明,利用高頻率笛音可以使老鼠的神經緊張而產生紊亂。但是否有一種笛音能使人失去判斷能力,還有待人們繼續調查研究。

故事的考證

在文史界,有人主張“彩衣笛手”純粹是一個流傳民間的類似神話的傳說故事,這個民間故事之所以盛傳不衰,因為“彩衣笛手”的傳說中包含了一個道德哲理,因而它又是一個政治諷喻寓言。根據幾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傳聞,在哈默恩城遭受鼠害襲擊的那一年,來了一位身穿彩衣而來歷不明的陌生人,他以事先商定的款項為酬勞,將城裡的老鼠全部趕走。這位陌生人便吹響了手中的笛子,大大小小的老鼠居然鬼使神差地跟著他跑到城外的威悉河裡全被淹死了。但是,忘恩負義的市民拒不遵守諾言,遲遲不肯支付報酬給客人。於是,這位“彩衣笛手”隨即吹起笛子,城裡人家的130 個孩子便相跟在他的身後,朝著哈默爾恩城東面的哥本山而去,那裡大地開裂,將無辜的孩子吞沒殆盡。研究專家們指出:“彩衣笛手”的故事神乎其神,這個不幸的結局更使民間傳說增加了感染力,這個傳說故事的目的是要求後人牢記講究信用、不可忘恩負義的道德規範,並且諷刺了那些只會誇誇其談而不信守諾言的虛偽君子,它並沒有以歷史上的真人真事作為依據。如同歐美許多文學作品中的古老傳說一樣,“彩衣笛手”的故事成為後代許多文人創作的素材。
彩衣笛手
與上述主張相反,一些學者專家歷經多年心血考辨後認為:“彩衣笛手”並不是子虛烏有的杜撰故事,它在歷史上實有其人其事的。事情真相是這樣的:1284年6 月26日,這位“彩衣笛手”名叫尼古拉。施皮格爾伯格的人,帶領哈默爾恩城的130 位少年向東遷移到波羅的海沿岸的波美拉尼亞一帶去。尼古拉。施皮格爾伯格是一位蓄有鬍鬚、和藹可親的老者,曾任德國的一名地方移民官,在1284年前後經常往來於哈默爾恩城和波美拉尼亞之間,他的兩個弟弟也是當地負責轉運移民的行政官員,曾經在哈默爾恩城附近定居過。
據史料記載:當130 位孩子失蹤時,施皮格爾伯格也一時不知去向。1284年7 月8日,在孩子們失蹤後的第11天,有人親眼看見施皮格爾伯格在德國的什切青港(今屬波蘭),什切青港是當時移民的必經之地,距哈默爾恩城大約250 英里,恰好為10天左右的行程。13世紀時,當時人口稠密的許多德國城鎮有不少移民,地域廣褒的東部被稱為“福地樂土”,那裡盛產小麥、蜂蜜、肉類,因而人們迫切希望向東遷移。當地居住的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也歡迎來自德國的移民,因為他們的到來可以增強防衛力量,用於阻擋來自俄羅斯的侵擾與掠奪。於是,受王公貴族的支持慫恿,當時德國東遷的移民不斷增加。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施皮格爾伯格帶領130 個孩子東遷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不足為怪。不幸的是在東遷途中,他們所乘坐的航船在波羅的海海岸附近沉沒了,施皮格爾伯格與130位少年一同罹難,無一人生還。
一生中大部分時間用於探究這一歷史懸案的莫里斯。謝博爾特為了解開“彩衣笛手之謎”,翻閱了哈默爾恩博物館留存的大量歷史典籍和紀念文物,他認為要了解事實真相,還必須弄清楚笛音捕鼠一事。科學實驗證明,“彩衣笛手”用笛子來誘捕老鼠的做法是完全可行的,他利用高頻率的笛聲使老鼠的神經緊張而產生紊亂,從而誘使它們紛紛擁入河中自殺。歷史上,英國就有人使用過一種錫笛,捕鼠人利用錫笛發出的高頻率的抖顫聲調將成千上萬隻老鼠驅入陷阱內。在中世紀時代,歐洲大陸鼠害橫行,因此出現一個巡遊捕鼠人利用高頻率的笛聲把老鼠引向河中淹死,是完全可能的,不足為奇。

影響

如今,“彩衣笛手”的故事,已成為哈默爾恩城重要的人文資源。在美麗的老城區里,隨時都能遇見帶有插著羽毛的彩帽,穿著五彩繽紛服裝的男子,在街頭巷尾串列以招攬遊客。一年一度的6月26日這個災難紀念日,成了哈摩爾恩城的盛大旅遊節日。從5月中旬到9月中旬的每周日的12點整,露天劇場都要進行“彩衣笛手”童話劇的演出,供遊客免費觀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