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回族鎮

張魯回族鎮

聊城市張魯回族鎮是山東省5個少數民族鄉鎮之一,是聊城市唯一的回族鎮, 也是山東省唯一的回族中心鎮,轄51個行政村,53200人(其中回民6500人),72860畝耕地。張魯回族鎮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屬於華東地區山東省,地處華北平原腹地,東依平九,西近平廣,北靠濟邯鐵路、濟聊館高速公路,菩大、臨觀,臨商、范莘公路在此交匯。這裡交通便利、水電充足、政通人和、物阜民豐。聊城市莘縣民族英雄馬本齋司令員曾在這裡戰鬥、生活過。 “聊城市本齋陵園”成為當地最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魯回族鎮
  • 耕地面積:72860畝耕地
  • 人文特色:聊城市本齋陵園
  • 地址:聊城市莘縣西部
  • 方言:中原官話
  • 機場:聊城軍民合用機場
  • 氣候條件: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
  • 所屬地區:山東省聊城市
  • 電話區號:0635
簡介,區劃沿革,2006年代碼,經濟發展,

簡介

張魯回族鎮位於聊城市莘縣西部,距聊城市莘縣縣城10公里,屬於莘縣縣城西部的近郊鎮,東與聊城市莘城鎮相接,西與華北地區河北邯鄲大名交界,北與聊城市燕店鎮、聊城市大王寨鄉接壤,南與聊城市董杜莊鎮、聊城市俎店鄉相連。
聊城市張魯回族鎮駐地在聊城市莘縣張魯集村北,故以張魯冠名。因聊城莘縣張魯集是山東聊城市回民聚居之地,故特建為回族鎮。鎮駐地在聊城市莘縣縣域西12 公里處。轄區面積83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9萬畝。下設5 個管區,轄51個行政村(其中回族村7個) 。民國時期,張魯鎮即為山東莘縣25鄉鎮之一鎮。抗日戰爭後期,張魯是山東莘朝縣第四區,後為山東元朝縣第七區。1949 年9 月,元朝縣撤銷,張魯屬平原省聊城專區莘縣第九區。1949 年10 月調整區劃,張魯是平原省聊城專區莘縣轄下的6 個區之一,1955 年9 月直稱山東聊城專區莘縣張魯區。1956 年,張魯是山東省聊城專區莘縣轄下8 個區之一,下設河崖、耿摟、麻寨、北安頭、營頭、中牟疃、張魯7 個鄉。1958 年2 月撤區並鄉鎮,張魯是山東聊城專區莘縣15 個鄉鎮之一鄉。是年8 月撤鄉鎮建人民公社,張魯是山東省聊城專區莘縣轄下8 個公社之一,1958年12月莘縣建制撤銷,張魯劃歸范縣,為山東省聊城專區范縣張魯公社,1961年7月莘縣建制恢復,張魯復歸莘縣,仍稱山東聊城專區莘縣張魯公社。1963 年實行區轄小公社制,張魯改稱區,為山東省聊城專區莘縣張魯區,下轄北安頭、化莊、張魯、劉樓、耿樓、房莊、於樓7 個小公社,1971年撤區建大公社,張魯是山東聊城地區莘縣轄下21 個公社之一。1984 年撤公社設鄉鎮,張魯回族鎮是山東聊城地區莘縣轄下28 個鄉鎮之一,下設張魯、南沈莊、楊村、化莊4 個管區。劉莊從張魯析出,另建一鄉,轄劉樓、於樓、耿樓、董王莊、大索莊5 個管區。2001年舍並鄉鎮後,劉莊鄉撤銷,轄地回歸,張魯回族鎮是山東聊城市莘縣22個鄉鎮之一。目前,山東省共有4 個回族鄉鎮(2 鎮2鄉) ,張魯回族鎮是其一。
抗日戰爭時期設張魯抗日區公所,先後歸朝北、莘朝、南峰等縣。抗戰勝利後大部分村莊屬朝城縣,1950年代初隸屬莘縣。1958年成立張魯公社,劃歸范縣。1961年復歸莘縣。1984年撤社建鄉鎮,西半部建張魯鎮,東半部為劉莊鄉。1987年3月改稱張魯回族鎮。2001年春撤消劉莊鄉,其轄域併入張魯鎮。
張魯鎮是聊城市唯一的回族鎮,回族人口3600多人,占該鎮總人口的12%。張魯村有三座清真寺:南寺、北寺和女寺。
清真南寺始建於元代,明永樂三年(1405年)和嘉靖年間曾兩次修復,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該寺居村中心,坐東面西,有西門和南便門:西門為正門,塔樓式純磚石結構,故稱“無梁殿”;南便門為月亮門。寺院內有禮拜殿,南講堂,東對廳及沐浴室。禮拜殿基高1米,闊5間,能容千人以上做禮拜。清真南寺是張魯回族禮拜活動的主要場所。
清真北寺坐落在張魯北街,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占地約1.5畝,禮拜殿3間,整個寺院布局與南寺基本相同,1950年代該寺被拆除。清真女寺建於村落中心,與南寺東西相望,為女姓穆斯林民眾沐浴禮拜的場所,1960年代該寺被拆除。
抗日戰爭時期,張魯回民愛國愛教,抗日救國。張魯回民抗日救國會就設在南寺內,還經常在清真寺禮拜殿地板下為回民支隊掩藏武器和糧食。著名民族英雄馬本齋曾在此帶領漢、回民族開展抗日救國武裝鬥爭。1942年,馬本齋司令員率回民支隊由冀南轉戰魯西北,來到張魯一帶,配合當地抗日武裝東征西討,打得敵人聞風喪膽,為鞏固抗日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1944年,馬本齋病逝,其遺體安葬在被他稱為第二故鄉的莘縣張魯集。
為懷念馬本齋,莘縣政府於1985年在烈士墓遺址處重修馬本齋烈士陵園。陵園占地10畝,坐北朝南,四周磚牆閉合,主體由國門、碑亭、烈士墓和紀念堂組成。門額上書“馬本齋烈士陵園”,有漢、回兩種文字,漢字為正字,由烈士之子馬國超書,阿拉伯文為配字,由原回民支隊教長蔡永清阿訇書。碑亭呈六角形,高14米,占地64平方米,單檐結構,琉璃瓦覆頂,亭中樹立著烈士紀念碑。紀念堂內安放著烈士的半身漢白玉雕像,兩側懸掛著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的輓聯。重建後的陵園融中國古代建築和阿拉伯建築風格於一體,莊重、典雅、肅穆。

區劃沿革

1949年屬平原省濮陽專區朝城縣第四區,1956年為山東莘縣第四區(張魯區),1958年劃歸范縣,為范縣張魯區,1961年復歸莘縣,為莘縣張魯區。1971年成立張魯公社。1984年改為張魯鎮、劉莊鄉。1997年,張魯鎮面積48.5平方千米,人口2.5萬,其中回民3716人,轄張魯南街、張魯中街、張魯北街、張魯東街、張魯西街、南沈莊、韓莊、南無、南安頭、營頭、張胡涯、潘莊、化莊、本齋陵園一角
劉莊鄉地圖劉莊鄉地圖
本齋陵園一角本齋陵園一角
任堂、潘海、北小丈、楊村西、楊村中、楊村東、北莊、馬村西、馬村東、馬村北、北安頭北、北安頭南、北安頭西26個村委會;張魯鎮面積33.1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申官目、李官目、薛莊、趙官目、劉樓、周元町、石元町、車堂、劉莊、菜元、呂莊、於樓、索町、紙房、王樓、北沈莊、李元子、董王莊、耿樓、吳堤口、宮莊、大索莊、大索莊中、大索莊南、中牟町、北劉莊26個村委會。
張魯集回族聚居的魯西名鎮。早在唐代,這裡便有一村莊,居住者為張、盧二姓,村名便定為“張盧村”至宋元時期,朝城通往冠縣的南北大道和東昌府通往大名府的東西大道均由此穿過,交通便利,經濟也隨之繁榮起來。明朝初年,蔡、馬、楊、李、何、左、苑、沙、武、王、張、寧等回漢民眾相繼遷此定居,形成了一個較大的村莊。不久,盧姓遷出,人們感到再稱“張盧”已名不副實,因姓氏太多又不便加入別的姓,便將村名諧音改寫為“張魯”。因張魯有大集,後來人們又以“張魯集”相稱。張魯集的人在建國前闖關東的人很多,故而在東北又形成了一個“小張魯”。
張魯集分為東、西、南、北、中5 個街,除西街是回漢雜居外,其餘四個街全部是回民。抗日戰爭時期,張魯的回民組成回民游擊隊,進行艱苦卓絕的抗戰鬥爭,使日偽軍望而卻步。宋任窮、楊得志、趙建民、楊易辰、馬本齋黑伯里、丹彤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這裡生活戰鬥過。張魯集現分為北街、南街、中街、東街、西街5 個行政村,有於、馬、王、尹、左、寧、孫、劉、李、沙、何、吳、宋、金、武、尚、晨、苑、宮、趙、張、虞、展、賈、栗、梁、蔡、郭、黃、常、滿、嵩、褚、黑、韓、蔡、薛、潘40 姓。
馬 村據說,該村早在隋代就己存在。隋朝末年,程咬金、羅成曾在此與隋軍打仗,村里留有程、羅等人的拴馬樁,人們便習稱該村為馬村。明初,郭、楊、曹三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人,村名未改。村中現有王、呂、劉、喬、安、李、何、楊、逯、郭、袁、郝、曹13 姓。1982 年,馬村分為東、西、北三個行政村。
楊 村明代之前,楊姓即居於此,楊村之名由來已久。後來,村中建起了一座規模較大的佛寺,寺名失傳,人皆以村名為寺名。楊村寺又成了村名。明永樂年間,牛、翟二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建國前寺毀,村子復稱楊村。村中現有楊、於、牛、石、劉、逯、張、徐、翟9 姓。楊村分為楊東、楊中、楊西三個行政村。
北莊據傳說,很早時候就有宋、楊、郭、沙、周五姓在此定居,因宋家人多,村名便定為“宋家村”。宋家曾有一棵大樹,蔭罩二畝有餘。南邊的楊村建寺院時,這一棵樹便滿足了建寺的所有木材之需。樹沒了,宋家也隨之敗落。。又有風水先生說,沙、楊、郭三姓居於一處,是“殺羊用鍋煮”,十分不利。於是,郭姓便搬出去另立村莊。後來,秦、孔、王、曹、潘、薛、桂、樊等姓相繼遷入。當時宋家已絕,再叫宋家村不合適。,其他姓人口都不多,以哪個姓定村名都有爭議。後經多次協商,大家認為此村在大村楊村之北,叫“北莊”比較合適,村名便由此確定下來。村中現有王、孔、沙、念、桂、秦、曹、韓、樊、薛、潘11姓。
北小丈明初,韓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定居點位子馬頰河西北,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曾在此設過軍帳,因而人稱“北小帳”,後簡化訛寫為北小丈。村中現有韓、王、石3 姓。
化莊明初,黃姓一家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村名黃家莊。因村中人喜種花草果樹,當地人習稱其為花莊,後簡寫為化莊。村中現有黃、王、劉、楊、張、商6姓。
潘海明初,潘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村東有一片長年積水的窪地,人稱潘家海,後簡稱潘海。村中現有潘、劉、陳、焦、翟5 姓。
任堂明宣德年間,任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村名任莊。後來在村南建起了一座十分顯眼的任家祠堂,人們遂稱該村為任堂。村中現有任、王、李、賈 4姓。
南無村明洪武年間,趙、李、於、任、王5 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於馬頰河南岸,分別立村,人稱南五村,後諧音訛寫為南無村。關於南無村村名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歷史上,朝城和莘縣一直是鄰縣,兩座縣城相距45 華里,正符合“縣到縣,四十半”的縣城建設原則。南無村在歷史上一直是莘縣的村莊,但此村南不到2 華里的張魯集和南沈莊一直屬於朝城縣。因為由此向南再也沒有屬於莘縣的村莊了,人們戲稱此村為“南無村”。後來叫的人多了,便成了正式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全村有於、馬、王、任、李、楊、范、趙8 姓。
營 頭明初,商、安兩姓由山西遷此定居。 明永樂年間漸有他姓遷入,村莊規模不斷擴大。因為燕王朱棣的軍隊攻打南京途中曾在此扎過營,便定村名為’' 營頭”。全村有尹、安、商3 姓
安 頭明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來了一夥移民在張魯西北的馬頰河畔安下身來,他們傍河造屋,墾荒種田。一夥人住河南岸,一夥人住河北岸。起初並無村名,後來人們便按地理位置分別叫“南岸頭”、“北岸頭”。後來村里出了兩個當官的,他們幫助家鄉人治理河道,發展農業,兩個村的人都逐漸富裕起來。村子富了,他們又覺得“岸頭”之名太土,便建議將兩村的名字諧音改成了南安頭和北安頭。南安頭現有王、劉、李、趙、高5 姓。北安頭現有趙、馬、沈、張、劉、韓、李、潘、逯、牛10 姓。北安頭又分為南、北、西3 個行政村。
潘 莊清雍正年間,潘姓由潘海遷此定居,取村名潘莊。村中現有潘、王2 姓。’
南沈莊明代,沈姓由江蘇華亭鎮遷此定居,取村名沈莊。為與北面另一個沈莊相區別.,後改稱南沈莊。村中現有沈、劉、楊、陳、張、滿、黑7 姓。
張湖涯明初,張姓自山西來此建村,村東有馬頰河,村西有馬頰河的支流柴駭河,村夾在兩河之間,取名“雙河鎮”。燕王朱棣南征時,該村一張姓官人觸怒了燕王,張姓人大部被殺,少數逃生。事過後,倖存的張姓人回來重建家園。因河水泛濫,原村址已成水窪,狀似小湖。張姓人使在湖邊立村,取村名為“張湖涯”。萬曆年間,張姓人絕。郭姓遷來,村名未改。村中現有郭氏1姓。
韓 莊明洪武年間,韓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村名韓莊。村中現有韓、於、蔡、褚4姓。
劉 莊明初,劉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村名劉莊。因村子不大,人們習稱小劉莊。上世紀五十年代,劉莊是遠近聞名的掃盲先進單位。1984 年撤公社建鄉鎮時,曾以劉莊冠名設鄉,鄉駐地在張魯東。劉莊村現有劉、趙2 姓。
吳堤口明初,吳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立村處緊靠馬頰河渡口,人稱吳堤口。村中現有吳、王、孫、張4 姓。
宮莊明代之前,宮姓即居於此,村名宮莊。清末,宮姓消失,劉、趙等姓分別從十八里舖、河崖等地遷人,村名未變。村中現有馬、、趙、張4 姓。 耿樓明初,耿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並建有小樓,人稱耿樓。村中現有耿、劉2 姓。
大索莊明初,索姓由山西洪洞縣迂此定居,取村名索莊。清代,索姓遷往竇村,黃、夏等姓陸續遷入,村子越來越大,人們遂以大索莊稱之。1962 年,有20 余戶由大索莊遷出,在村北另立村莊,村名新索莊。大索莊分設索北、索中、索南三個行政村,新索莊隸屬索北。大索莊現有王、白、馮、呂、閆、安、李、趙、商、郭、梁、賈、夏等姓。
中牟疃明朝中期,河南的中牟縣遭了天災,莊稼絕收,百姓紛紛四出逃荒。其中一戶姓劉的拖兒帶女來到莘縣城西,住在一個破廟裡,男的給人家幫工,女的給大戶人家縫補漿洗,聊以度日。後來,他們便開荒種地,建房安家,天長日久,漸成村落。因為他們是從中牟縣遷來的,為了不忘祖根,便定村名為“中牟疃”,“疃”字的本義是村莊。清順治二年(1645 年) 蔡鐸率族人由河間遷至新城縣北灞,再遷至中牟疃定居,村名未變。上世紀五十年代,中牟疃是遠近聞名的掃盲工作先進單位。村中現有劉、蔡,王、安、李、周、趙、徐、董、蔣10 姓。
北沈莊明初,沈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村名沈莊。為與南面的沈莊相區別,後改稱北沈莊。村中現有沈、王、秦、梁4 姓。
紙 坊明洪武年間,秦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以祖傳造紙手藝為業,人稱紙坊。村中現只有秦氏1姓。
李園子明洪武年間,李姓由湖北襄陽縣南關遷此定居,以種萊為生,人稱李家園子,後簡稱李園子。村中現有李,王,馬、周`陸5 姓。
董王莊據說,此處早在唐代就已有村,村名陽平鎮。元末戰亂時期,村民紛紛舉家外遷,最後只剩下董氏一姓。明初,王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人,遂取村名董王莊。後來,其他姓相繼遷來,村子淅大,村名未改。村中現有董、王、馬、尹、田、劉、孫、任、呂、李、張、郭、薛13 姓。
趙官目趙姓原籍登州府萊陽縣趙家幢,始祖趙植、趙格均系金代進士,並獲封開國伯。明洪武二十五年,趙忠、趙火奉命遷至莘縣城西窯子村,至趙全、趙能、趙勝時西遷至今址定居,並將趙植、趙格二祖的遺骨遷來建陵安葬。 因二人都曾做過官,人們便稱趙氏祖陵為趙官墓。後覺“墓”字不雅,諧音改寫為趙官目。村中現有趙、鞏、蔡、韓4 姓。
李官目明初,李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在趙官目之西定居立村,遂仿趙官目村名稱李官目。村中現有李、劉、趙3 姓。
申宮目明初,申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在李官目村之西定居,仿李宮目村名稱申官目。村中現有申、王、孫、劉、呂、安、閆、李、楊、耿、張、高、賈13 姓。
關於官目之名的來歷,當地還有個奇特的傳說:趙、李、申三姓聚居的三個村莊人口雖都不算多,但人心很齊。村長也不是上級指派,而是由村民推選,很得大家信任。有什麼大事,三位村長商量後拿出個意見,大家便都照辦。三村團結如一,大家相安無事。清朝末年,朝政腐敗,官府橫徵暴斂,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農民苦不堪言。三村村長一商量,認為已是走投無路,決定拚死一搏。聯合抗稅,給鄉親們爭個活路。此招一出,縣太爺急得抓耳撓腮。要抓人吧,有道是法不治眾,總不能把三個村的人都抓走;不抓吧,捐稅收不上來又實在不甘心。最後,在一些財主的參議下,縣太爺決定找出領頭人,殺一儆百。不幾天,三個村都來了一個乞丐,都是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偏偏這三個村的人都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大家一商議,決定輪流管他們飯吃,免得四處流浪。這三個乞丐也主動幫各家做些雜活,與村民們越混越熟,似乎成了村中一員。起初,村里議事還背著他們,後來便不把他們當外人了。不久,便開始出現了問題:一是三村之間開始出現現一些小誤會、小矛盾,查來查去,原來是乞丐在從中挑撥;二是村里公議的事情,官府很快就知道了,連村民們秘密選村長的事官府也聽到了風聲,有一個村長曾被抓去審問,多虧這位村長機警應對,事情才沒有暴露。村民們百思不得其解,開始懷疑三個乞丐是官府派來的耳目。經過嚴厲審問,三個乞丐果然供出了真相。村民們一怒之下,將三個人每人割掉一隻耳朵,驅逐出村。為了記取這侖一教訓,三位村長提議,將三個村的村名按姓氏定為”官目”。從此,便有了趙官目、李官目、申官目三個奇特的村名。
王 樓明初,王、宋二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村名王宋莊。後王氏淅成大戶,且建有樓房,人們遂稱之為王樓。村中現有王、劉、李、宋、豆、張、竇7 姓。
薛 莊明洪武元年(1368年),薛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村名薛莊。村中現有薛、安、竇、郭 4姓。
索 疃元末明初,曾有索姓人在此立村,因村址處於舊河灘中,故取名索灘。後索姓為避兵亂外遷,官府文書上只有索灘之名,實已無村。明永樂年間,蔡、劉。王三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分別立村,採用姓氏加原村名的形式稱蔡索灘、劉索灘、王索灘。明崇禎年間,三村已連成一片,遂合為一村,仍用舊名索灘,後在一文化人建議下,將“灘”字諧音改為地名專用字“疃 ”,稱索疃。村中現有王、劉、呂、立、孫、曹、蔡7 姓。
於樓此地原有羅姓居住,村名羅家樓。元代,村莊毀於戰亂。明洪武年間,于姓由山西洪洞縣遷入,改村名為於家樓,簡稱於樓。清末,彭姓由於樓迂至東南角立村,取村名彭莊,但彭莊和於樓仍是一個行政村。於樓村現有於、彭、馬、王、孫、宋、胡、郭、焦9 姓。
呂 莊明洪武年間,呂姓由登州府萊陽縣遷來,取村名呂莊。不久,張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後來二村合併,以呂莊為村名。村中現有呂、馬、肖、張4 姓。
劉 樓明永樂年間,劉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並建有樓房,人稱劉家樓,後簡稱劉樓。村中現有劉、許、趙、徐、郭5 姓。
南劉莊該村系劉姓聚居之地,故名劉莊。村中有一廟宇,名叫“車堂”,每年農曆二月十八日廟會,規模較大,方圓幾十里內聞名,於是人們又稱該村為“車堂劉莊”。後來,為與北面的另一劉莊相區別,最終定名為“南劉莊”,村中現有劉、於、楊、徐、袁5 姓。
菜 園明永樂年間,徐、楊二蛀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於河邊立村,人稱“河莊”。後來徐姓中有些戶以經營菜園為生,名聞一方,人們遂稱該村為菜園。村中現有徐、楊、馬、王、閆、李、陳、張、趙、蔡10姓。
石元疃明初,張姓由山西洪洞縣苑疃村遷此定居為不忘故里,取村名張苑疃。不久石姓從山西遷入,村名未改。上世紀三十年代,石姓漸成大戶,遂改名為石苑疃,後諧音簡寫為石元疃。村中現有石、張、王3'姓。
樊 村明洪武年間,樊、王二炷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分別立村,村名王村、樊村。後合為一村稱樊王村 ,簡稱樊村。樊村現屬石元疃行政村
周元疃清道光年間,周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在石元疃東頭立村,遂仿石元疃之名取村名為周元疃。村中現有周、樊2 姓。
杏花村莘縣張魯鎮東街外有個小村子叫杏花村,其村名來歷與清末率眾起義的黑旗軍首領宋景詩有關。
張魯鎮東街外的這個村子很小,只有十來戶人家,又都姓楊,人們便稱之為“十戶楊莊”。清鹹豐年間,農民起義普遍爆發,清廷慌忙調兵鎮壓。宋景詩率黑旗軍屢敗官兵,聲威大振。有一年春天,宋景詩率部追擊官軍將要到達張魯鎮,清廷爪牙與地方豪紳到處散布謠言,說黑旗軍見人就殺,這次來是要血洗張魯集。老百姓不辨真假,紛紛外出逃難。十戶楊莊的一位楊大嫂也手牽一個孩子,肩背一個孩子,跨出門來,慌不擇路地跟在人群後面走。忽然一陣馬蹄聲傳來,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來到面前,以響亮而又和氣的聲音問道:“請問這位大嫂,眾鄉親匆匆出走,要往哪裡去?”楊大嫂十分拘謹地道出了謠言的真情。將軍聞言,似乎有些慍怒,隨之問道:“大嫂出外逃難,為何背著年齡大的,反讓年齡小的在地下跑?”楊大嫂說:“大的是我收養的孩子,小的是我親生的,我是寧舍小的也不能舍大的。”將軍昕罷,在馬上躬身一拜,有些動情地說:“大嫂真乃大仁大義之人,令人起敬。請大嫂轉告眾鄉親,我就是宋景詩。我的弟兄都是貧苦出身,只打貪官污吏,決不傷害窮人。眾鄉親不必外出,放心回家。待義軍路過時,請鄉親們在門上插一枝杏花,定保全家平安。”楊大嫂喜出望外,轉身要走,宋景詩忽然叫道:“大嫂慢走,我還有一事相求。我有一小女,其母不幸去世。我四處行軍打仗,帶在身邊頗為不便。我看大嫂仁德賢良欲將女兒託付大嫂收養,不知能否應允?”楊大嫂哪有不允之理。當下,宋景詩叫人將小女交到楊大嫂手裡,便含淚策馬而去。
這一天,十戶楊莊的人家家門上插上了杏花,義軍過時果然秋毫無犯。為了表示對義軍的懷念,有人便建議將十戶楊莊改稱‘杏花村。
同治二年(1863 年),宋景詩抗擊僧格林沁兵敗,率殘部轉入東平湖區,不知所終。宋景詩留下的女兒長大後嫁給了一個回族青年,幸福地度過了一生。今天的杏花村巳成了張魯東街的一部分。
馬本齋烈士陵園馬本齋,回族,河北獻縣東辛莊人。1937 年在家鄉組織回民抗日義勇軍。1938 年任八路軍冀中軍區教導總隊隊長。1939 年任冀中軍區回民支隊司令員。1942 年9 月,馬本齋奉命率回民支隊轉戰魯西北,到達回民聚居的張魯鎮,並擔任了魯西北軍分區司令員。他率領的回民支隊敢打惡仗,善打巧仗,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打掉了劉仙洲、文大可、齊子修部的囂張氣焰,遏制了日偽軍對我根據地的蠶食進攻。在魯西北,回民支隊成了日偽軍的剋星。莘縣偽縣長劉仙洲一聽到馬本齋的名字就害怕,說:“那是爺爺,咱惹不得!”民眾卻說:“馬司令一來,咱能睡個安穩覺了。”時任冀魯豫區黨委書記的黃敬稱馬本齋是“後起的天才軍事家”。
1944年2 月7 日,馬本齋因癰疽病逝於濮陽小屯村軍區後方醫院。按照烈士遺囑,遺體安葬於回民聚居的莘縣張魯集,並置柏建陵。延安各界也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毛澤東的輓詞是:“馬本齋同志不死!”朱德的輓聯是“壯志難移,回漢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周恩來的輓聯是“民族英雄;吾黨戰士。”1954 年,馬本齋遺骨遷往石家莊華北烈士陵園。1985 年,莘縣人民政府在張魯鎮闢建馬本齋烈士陵園,烈土之子馬國超親自題寫了園名。1985 年4 月,張魯中學更名為“本齋中學”。後來,張魯國小亦更名為“本齋國小”。
張魯清真寺張魯鎮原有兩座規模可觀的清真寺,可惜都於“文革”初期被拆毀。1996 年和1997 年,張魯清真寺和張魯清真女寺先後重建。

2006年代碼

代碼371522101(51村):~200東街村 ~201化莊村 ~202營頭村 ~203北安頭北村 ~204北莊村 ~205潘莊村 ~206劉樓村 ~207石元町村 ~208呂莊村 ~209北沈莊村 ~210大索莊北村 ~211西街村 ~212北小丈村 ~213馬村西村 ~214北安頭南村 ~215南無村 ~216趙官目村 ~217周元町村 ~218南劉莊村 ~219王樓村 ~220大索莊中村 ~221南街村 ~222任堂村 ~223馬村東村 ~224楊村西村 ~225南沈莊村 ~226薛莊村 ~227於樓村 ~228董王莊村 ~229耿樓村 ~230大索莊南村 ~231北街村 ~232潘海村 ~233馬村北村 ~234楊村中村 ~235韓莊村 ~236李官目村 ~237索町村 ~238李元子村 ~239宮莊村 ~240中牟町村 ~241中街村 ~242張湖崖村 ~243北安頭西村 ~244楊村東村 ~245南安頭村 ~246申官目村 ~247菜園村 ~248紙房村 ~249吳堤口村 ~250北劉莊村

經濟發展

本鎮土地肥沃、氣候適宜,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全力發展高值田,實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果園10000畝,冬暖式大棚3600個,玫瑰園2000畝,桑園3000畝,棗杏雜果2000畝。
桑園桑園
本鎮在發展壯大傳統養殖項目的基礎上,發展種鴿10萬多對。魯西黃牛、小尾寒羊、波爾山羊年可宰殺600多萬公斤,為此本鎮被指定為山東小尾寒羊、波爾山羊繁育調撥基地。
張魯回族鎮張魯回族鎮
本鎮重視高新技術的發展,2000年在省農科院專家教授的具體指導下精選優質蘋果樹,運用強化胺基酸絡合硒,通過生物化合形成含"硒多糖"的高富硒優質蘋果,國家商標局註冊為"一品翠",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授予"綠色食品"稱號。現已發展到5000多畝,該蘋果投放市場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隨著經濟的騰飛,本鎮民營企業發展迅速。偉隆影印紙箱廠、勝達化工廠、工藝茶盒廠、馬北榨油廠等已初步形成規模,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