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鑒(中國熱帶雨林藝術研究院常務院長)

張鑒,號白鸞,1966年生於山東濰坊。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獲繪畫實踐類博士學位。有《徐渭與心學》專著刊行,論文《徐渭藝術思想研究》獲學院獎。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熱帶雨林藝術研究院常務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鑒
  • 出生地:山東濰坊
  • 出生日期:1966年
  • 畢業院校:中央美術學院
張鑒畫集,張鑒畫展,

張鑒畫集

自序
余嘗見孔雀自愛,每集眾則必顯其尾,又聞山雉愛羽,每臨水照影,幾至溺亡而不顧。此其於畫者喜譽,藏家擬物雖似殊異,實真可謂近喻矣。今人作畫,顯者貴,求之不得,藏家必以重金方可易手,隱者高,得之無由,藏家亦安能以財物所輕易之。余夙好書畫,鄉聞祖上善繪,故物只有一硯傳承,幼見舅父能書,至今未有聲名。少年痴畫,冥冥玄生,常有夜夢而自呼畫工。信已好學,凡三十年於藝途跋涉不止,見古今聖手名家,莫不慕而自附,浸浸乎而契約。前賢若青藤、八大、石濤、缶翁、白石諸公尤心仰之。寒窗十載,歷山水、史論、書法、篆刻、花鳥諸科輾轉摩挲,所受業師名家不勝列舉。幸蒙郭公怡孮本師垂愛,開寶匣,示遺物,使余對臨古人真跡;繼而啟心智,講寫生,足涉湖海山林;又演技法,授創意,解疑答惑而終破畫中迷信。中西參酌,古今照應,奪造化於意趣,秉心性於理法。從畫面整體結構至局部細碎關係,從形式語言至筆法、墨法、章法,再從造型規律至形、色、肌理,參研推敲,揣模範形,漸而似窺畫學秘藏,始知成畫成人,原非二事,學畫養身亦非二學,自信此生唯書畫可以正性命。又廿載,心宇遼闊,見乎學術之巍巍其大,識乎畫學之鬱郁其根,始知從對立中求統一,漸而在辯證中論舊新。於是乎,師心敢奪造化,好古直取精神。日月如梭,天命將至矣,魂隨筆化,畫成魄復。自謂雖不比顯家名貴,亦可同隱者印心。久之,人知之者許之,其不知者,亦或毀之。然書畫雖可評論,又非言語思想起義一時所能湊泊,於是自痛自癢惟自知之。吾友志中,喜讀聖賢書,善賞鑒,富收藏。其於書畫賞析之學,心通質文之變,神合時運交移,每與餘切磋於此,即觸即悟,高論不已。偶爾評論書畫之作,常令畫者瞠目有愧。人所藏書畫多靠名聲潤價,得之顯貴,而吾友往往於粗茶淡飯間得隱者之佳作。人皆以畫者無名氣而輕其畫作,彼獨以識畫理而以虛名為多餘。且常擬於畫作,閉門撫卷而不出,一人唏噓有嘆,他人知其然而又莫知其所以然。余之所作書畫,志中兄欣賞之,廿年間相勉扶助,樂之不窮,今又立意為余做展,且言畫冊該序,噫!何人為序?時近歲尾,風雪天寒,不忍加擾師友;若餉物懸畫,拜之評家,又恐套語相因,口是心非而自傷面頰。余自謂既處於不顯不隱之間,更無顯貴念頭,若請人為序似以為贅,不若兄弟間高自標誌,自羽自妄,其識者,只賞吾畫,不重斯序,其不知者,或見笑于山雉、孔雀亦為快事矣。
張鑒張鑒

張鑒畫展

著名中青年畫家張鑒先生畫展於1月17日在濰坊市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由中國熱帶雨林藝術研究院、北京韶頌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主辦,濰坊市日報社協辦,畫展為期4天,於1月20日下午結束,共展出張鑒先生寫意花鳥畫作品66幅。張鑒先生以真誠、純粹的態度,專注於書法、寫生與繪畫實踐的訓練,在造型結構、筆墨結構,色墨結構以及畫面結構上不斷取得突破,其作品呈現出樸厚蒼潤、宏大深邃、筆精墨妙、氣韻生動的獨特面貌,在融合中西、繼承中國畫傳統的基礎上,拓展了花鳥畫新的發展空間。張鑒先生談到對中國畫的看法:好的中國畫首先體現著畫家的真我,沒有真情的畫談不上價值。他強調筆法和墨法是中國畫的基本要素,國畫的特點在於用每個表情的筆法元素來組成一個整體畫面,古拙、秀麗、清雅等等畫面的氣息來源於每一次用筆的情感持續,直到最終達其目的。他認為中國畫的發展,必須基於中國文化的精神命脈,秉持我國抒情寫意的本質,參閱西學形式結構的科學性,在注重形式研究的同時,寓形式於內美。中國畫必須強調作為一門獨立藝術特有的語言表達形式,其專業語言離不開它在專業藝術上所需要的學養、技巧和創造力。一個畫家掌握和擁有這些藝術修養的多少、深淺以及運用的完美程度是判斷他專業水平高下的主要依據,而不是官位、名利、頭銜及某一時期畫價的高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