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醁村

張醁村

張醁村,字杏芬,廣東興寧永和大成村人。1886年出生。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張醁村,字杏芬,廣東興寧永和大成村人。1886年出生。1905年考入廣東陸軍中學堂,在此期間加入同盟會。1907年參與領導潮州黃岡起義。1911年參加三二九廣州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成功後,任廣東第四軍軍長。1912年被授予陸軍少將銜。1922年調任粵軍司令部軍務處長,並任粵軍代總參謀長。1933年任“福建人民政府”總務處長。1938年4月至1944年10月先後任第九路軍總部及第七戰區司令長官部中將顧問。1945年抗戰勝利後投入中共領導的民主運動。1949年出席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1949年10月後,歷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監察委員,廣州市抗美援朝分會副主任,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政協廣東省第一、二、三屆委員會副主席。1976年9月因病逝世。
張醁村中將張醁村中將

人物生平

張醁村,早年就讀私塾。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舉秀才。三十一年考入兩廣陸軍速成中學堂學習。其間加入同盟會,為南方支部成員。光緒三十三年,參加潮州黃岡起義,因部署欠周而告失敗。宣統三年(1911年)3月29日,參加廣州黃花崗之役。在黃興率領下,他帶領敢死隊員50人,協同各隊攻入兩廣總督衙門。鏖戰一晝夜,因眾寡懸殊,彈盡援絕,又告失敗。數月後。武昌起義,舉國回響。醁村得印尼華僑捐助1.2萬元,到潮汕募集兵員,成立廣東第四軍,被任為軍長。他率部攻克潮州,俘清廷知府陳兆棠,就地槍決;清鎮守使趙國賢見勢不妙,亦自縊身亡。革命軍軍威大震,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潮嘉各縣相繼底定。旋奉命率部返省城,所部整編為廣東第五旅,他改任旅長。
民國7年(1918年)1月,孫中山派陳炯明為援閩粵軍總司令、張醁村為總部經理局長。民國9年7月,援閩粵軍奉命回師,以驅逐盤踞廣東之桂系軍閥,張為兵站總監。民國11年調任粵軍司令部軍務處長,並曾一度代理總部參謀長職務。陳炯明背叛孫中山失敗後,張潛往香港居住,在傍徨中思索,檢討過去,審度時勢。民國21年11月,毅然到福州,參加李濟深及十九路軍將領蔡廷鍇、蔣光鼐等領導的反蔣抗日行列,出任福建人民政府總務處長。民國27至33年,先後任第九路軍總部及第七戰區司令部中將顧問。其間,得與共產黨人接觸,有較多機會閱讀馬列主義和毛澤東著作,對共產黨政治主張有進一步認識。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反對蔣介石的內戰政策,投入中共領導的民主運動。民國37年,在港與胡喬木、連貫、許滌新等取得聯繫,向國民黨軍政界進行策反工作和開展工商界的民主運動。1949年9月,張以無黨派人士身份被特邀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建國後,先後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監察委員、全國政協第四屆委員、省政協第三屆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張醁村對家鄉教育事業亦很關注,民國15年(1926年)聯合族老鄉親創建大成國小。民國36年創辦永思中學,任董事長。1976年9月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