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郁光

張郁光

張郁光(1904-1938),出生於山東濟南人,曾為北京大學學生,1937年“七七”事變後,與北平部分教授及流亡學生到濟南。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犧牲時魯西北政治幹部學校副校長。

1923年考入北京大學。1926年3月18日,參加李大釗等組織的反帝愛國示威運動。1927年,大學尚未畢業即奔赴南方入國民革命軍,隨軍參加北伐戰爭。1928年後,任山東省教育廳督學、省立第二師範校長等職。1931年春,赴日本帝國大學學習。1934年底畢業回國,被聘為北平師範大學教育系講師。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先後為“北平教師救國聯合會”、“華北救國聯合會”執行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郁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濟南
  • 出生日期:1904年
  • 逝世日期:1938年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主要成就:“華北抗日三烈士”
  • 職務:魯西北政治幹部學校副校長
傳奇一生,主要事跡,

傳奇一生

濟南市青龍橋西側古城牆內,有一條著名小巷——按察司街,110年前,名震華夏的抗日民族英雄張郁光將軍就誕生在此巷的一個普通職員家庭。1938年,張郁光被日寇殘殺於聊城狀元街一老百姓家,年僅34歲。范築先、張郁光、姚第鴻犧牲後,受到全國人民的痛悼,被譽為“華北抗日三烈士”,其殉國之日被定為“華北抗戰紀念日”。
“子見南子”案後就任曲阜二師校長
張郁光(1904—1938),原名張舒義。少年時入濟南制錦市國小,從學于山東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魯佛民,接受了進步啟蒙教育。1919年考入濟南山東省立第一中學(今濟南一中)。1924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在校除孜孜鑽求學業,還積極參加革命鬥爭,曾參加過1926年李大釗領導的“三一八”愛國運動並在鬥爭中加入國民黨。
不久,大革命狂飆驟起,志在救國救民的張郁光毅然終止學業,投筆從戎,於1927年南下廣州,加入北伐軍,次年隨軍返魯。不久,因鄙視國民黨黨政軍界的黑暗和國民黨山東省黨部書記長張葦村的橫霸齷齪,憤然退出國民黨黨部轉入教育界,先後任北平山東中學、畿輔中學教員,泰安山東省立三中校長。同年10月,任山東省教育廳督學。
1929年,曲阜山東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簡稱曲阜二師)在中共地下黨影響下,爆發了震動中外的反帝反封建的“子見南子”案。張郁光參與調處,堅持進步,反對封建。1930年2月,年僅25歲的張郁光抵古城曲阜,就任二師校長。
張郁光的到來,使沉寂的曲阜二師重又生機勃發。張郁光敏銳深邃,辦學有方,治校不久就成績卓著。他大力改革教學內容,添置大批教學設備,親自設計並監製建造了寓意“勞工神聖”的“工”字形教學大樓。更重要的是,他大力延聘進步教師,支持學生開展進步活動,很快就形成一支以共產黨員和左翼教師為核心的進步而有真才實學的教師隊伍,其中不少是共產黨員,這些教師深受學生愛戴。其間,國民黨曲阜縣黨部要逮捕教師楚圖南。張郁光知道楚圖南是共產黨員,馬上掩護並資助他離校。
未幾,二師又欣欣向榮。在周圍一片白色恐怖中,二師卻是另一派天地。愛國、民主、進步又成時尚。
曲阜二師積極抗日被譽為“小莫斯科”
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張郁光大力支持師生要求,積極協助黨組織,建立抗日團體,開展各種形式的抗日救國活動。1931年12月中旬,二師學生會又聯合魯南七校組成一兩千人的南下請願團,在兗州臥軌截車,赴南京國民政府請願抗日。二師的鬥爭,震動魯南,成為山東共產黨活動的重要陣地,被譽為“小莫斯科”。
二師高漲的革命氣氛逐步被反動勢力矚目和忌恨。曲阜、泗水、兗州等數縣國民黨縣黨部聯合向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控告張郁光窩藏、袒護共產黨等等,並將攻擊傳單四處散貼。寒假前,張郁光突從濟南其內兄李澄之處獲知省政府主席韓復榘要搜捕二師共產黨的訊息,馬上撤離骨幹,送走任白戈等教師,轉移程照軒等幾名重要黨員,連夜焚燒部分“違禁”書刊,使敵人撲空。但省政府旋即宣布將張郁光撤職查辦。山東省臨時軍法會審委員會迭次傳訊,他被迫離校躲藏。
反動當局的行徑,使二師全體師生極其憤慨,紛紛要求挽留張校長。黨支部組織了350人的“挽留張校長赴省請願團”,提出“不把張校長挽留回來,不回學校”。然後在姚村火車站臥軌截車赴濟,向省政府提出挽留張郁光、南下請願抗日等要求。不料,在省府大門前得到的卻是對張郁光通緝的訊息。當即,一學生飛跑至東關張郁光家報信,適張在家,匆赴黃台火車站,經青島逃亡日本。請願學生被韓復榘用鐵甲列車遣返曲阜。1932年5月,省政府下令通緝張郁光。
壯烈犧牲,被譽為“華北抗日三烈士”之一
張郁光在日本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教育研究部,潛心研究教育科學。1934年畢業回國,執教於北京師範大學,任教育系講師。此時,與進步教授許德珩、張友漁等過從甚密,熱心於抗日救亡運動。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後,參加中共北平市委領導的“北平教師救國聯合會”,並被選為執委。1937年春,中共中央北方局組織部長彭真召集平津各地救亡團體黨團負責人開會,成立“華北救國聯合會”,張郁光被選為執委。“七七事變”後,張郁光以華北救國聯合會代表身份,利用他在山東教育界的影響,赴濟南推動山東教育界起來抗戰。1938年6月,張郁光同志加入中國共產黨。
此前,1月,張郁光與大批黨員幹部被黨派往聊城,協助、推動國民黨愛國將領范築先抗戰。9月,陪同范築先將軍出席中共中央北方局在河北南宮召開的冀、魯兩省聯席會議,會見了朱瑞、陳菁玉、徐向前、楊秀峰、宋任窮等同志,范築先對抗戰充滿了勝利信心。他說:我們政治有郁光,軍事有(袁)仲賢(建國後曾任外交部副部長),寫文章有(齊)燕銘(建國後曾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兼總理辦公室主任等職),這就是我們的“三傑”,何愁打不敗日本!根據地廣大民眾也到處傳唱民謠:“范築先,范築先,長鬍子,飄胸前,日本鬼,大漢奸,日日夜夜心膽寒!”“張郁光,沒有槍,良心抗戰好主張。”
1938年11月12日,日寇114師團勾結漢奸進攻聊城。張郁光協助范築先率部英勇抗敵。他本已率部突圍出城,後發現范築先還在城內,又毫不猶豫返回城內繼續戰鬥。終因寡不敵眾,逐漸失利。張郁光與范築先指揮部隊血戰一晝夜。15日,城破,范築先與700位守城健兒全部英勇殉國。張郁光等7人赤膊與敵巷戰,堅持到最後,被日寇殘殺於狀元街一老百姓家,年僅34歲。同時殉國的還有共產黨員姚第鴻(范築先秘書、政治部副主任)。范築先、張郁光、姚第鴻犧牲後,受到全國人民的痛悼,被譽為“華北抗日三烈士”,其殉國之日被定為“華北抗戰紀念日”。
1981年,筆者以曲阜師範校史編寫組名義函請山東省原副省長、時任省政協副主席的余修同志為曲阜師範學校建校80周年題詞。余修同志未題詞而寄來抄贈詩一首,“六十年前總角交,家君門牆君最俏。曾為孔案震海內,正義凜然育新苗。蘆溝曉月戰火燎,隱留敵後寄高韜。烽火漫捲魯西北,雷霆震盪失英豪。延水當年傳噩耗,遙望戰雲碧血拋。誓繼先烈未竟志,長征四化新目標。”

主要事跡

1938年1月,任山東省第六區抗日游擊司令部少將高級參議。同年4月,赴武漢向中共代表團匯報魯西北情況。不久,中共在聊域創辦的魯西北政治幹部學校成立,任副校長。同年11月14日,日軍300餘人包圍聊城,15日上午攻入城內。守城的抗日游擊司令范築先負傷自戕殉國後,乃繼續指揮所部與敵巷戰,後於西門城樓下與日軍搏鬥時壯烈犧牲。時年34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