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達格蘭大道

凱達格蘭大道

凱達格蘭大道(簡稱凱道)是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一條道路,全線位於台灣當局所謂“中華民國總統府”廳舍與台北府城景福門(東門)之間。台灣光復後初命名為介壽路;1996年3月21日,時任台北市長陳水扁為彰顯本土化特色取原住民凱達格蘭族之名,使之成為該道路的正式名稱。凱達格蘭大道見證了國民政府遷台至今歷次重要儀式慶典,與自由廣場並列為台北市的集會遊行舉辦時選擇的重要集結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凱達格蘭大道
  • 外文名:Ketagalan Boulevard
  • 簡稱:凱道
  • 位置:台北市中正區
  • 全線長度:總統府廳舍與府城景福門之間
  • 命名時間:1996年3月21日
  • 全長:400米
歷史沿革,地標位置,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前身為台北府城東門街。
日據時期,依照日本市區道路不命名的習慣而沒有路名,並於1920年(日治大正9年)劃入文武町
台灣光復後,該路命名為介壽路,“介壽”的名稱是為了慶祝前總統蔣中正的壽辰而命名的。1947年,位於介壽路上的原台灣總督府廳舍亦仿此而更名為介壽館。1949年,蔣介石當局以介壽館作為總統府辦公場所,直到2006年3月25日,介壽館入口銜牌才正式改名為總統府。
1996年3月21日,陳水扁任台北市市長時,將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旁邊的廣場改名為凱達格蘭廣場,以象徵對台灣原住民歷史及文化的尊重。凱達格蘭是最初居住在台北地區的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名稱。此後,凱達格蘭大道就一直被賦予另一層政治意義,更成為民眾集會遊行抗議的聖地,但兩旁之派出所與公園仍沿用“介壽”之名稱。
台灣戒嚴時期,總統府前警備森嚴,氣氛嚴肅,民眾必須低頭而過。總統府前的介壽路及重慶南路一段也曾經禁行機車及腳踏車。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將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時,也廢除了規定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及重慶南路一段禁行機車及腳踏車的相關交通標誌,是陳“空間解嚴”的主張。並將總統府前廣場定名為凱達格蘭廣場,還曾經舉辦府前“飆舞”舞會。
2007年5月22日,台北市政府宣布把凱達格蘭大道加注改名為反貪腐大道,是取2006年倒扁運動之口號。同時,大道東側之公園路至景福門間廣場加注反貪腐民主廣場;並且於即日生效。但另一方向,此舉造成部分原住民激烈反對,媒體解讀此舉認為是郝龍斌反制中央政府將中正紀念堂改稱台灣民主紀念堂的舉動。同年12月6日,市政府在上述大道東側的路燈柱懸掛“反貪腐民主廣場”的路標。市府發言人羊曉東表示掛牌是為配合12月9日聯合國國際反貪腐日活動。媒體則解讀是反制原中正紀念堂“大中至正”卸匾的爭議。另一方面,反貪腐大道則未見任何標示。

地標位置

凱達格蘭大道長400米,共有2個機關單位及2座公園,以下設施由東至西排列:
· 台北東門(位於本路段與仁愛路一段、信義路一段、中山南路交會口)
· 台北賓館(1號)
· 台灣當局所謂“外事”部門(2號)
·二二八和平公園(位於本路段北側,正門設於懷寧街103號)
· 二二八紀念館(3號,二二八和平公園內)
· 介壽公園(3號對面,園內有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銅像、與白色恐怖紀念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