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幕

張衡墓張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曾任尚書和河間相等職。

基本介紹

  • 本名:張衡幕
  • 字號:平子
  • 出生地:南陽西鄂人
  • 出生時間:公元78
  • 去世時間:公元139
他"天資睿哲,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捨晝夜。道德漫流,文章雲浮,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奇技偉藝,磊落煥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巍豐碑。
在地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儀器,比歐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渾天儀",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著有《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書,畫出了完備的星象圖,提出了"月光生於日之所照"的科學論斷。在地理學方面,他繪製有完備的地形圖,並研製出了"記里鼓車"、"摜車"等。在數學方面,他著有《算罔論》,並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間。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這樣精確的計算,不能不使人們感到驚嘆。在氣象學方面,他製造出了"侯風儀",是一種預測風力、風向的儀器,比西方的風信雞早1000多年。在機械學方面,他製造的"獨飛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還製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動日曆等。在文學方面,他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光輝燦爛的明星。名著《東京賦》和《西京賦》合稱《二京賦》,描寫了東漢時期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景象,諷刺了官僚貴族荒淫無恥的寄生生活。《南都賦》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南陽郡的社會風貌、自然風光和民間風俗。此外還著有《歸田賦》、《思玄賦》、《四悉詩》等30餘篇。在藝術方面,他居東漢著名的六大畫家之首。
張衡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方面所做出的偉大貢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也是留給整個人類歷史的寶貴財富。張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奪目的科學和文學的雙子星座。1956年10月,郭沫若先生曾題詞道:"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1990年5月,嚴濟慈先生也曾為張衡墓敬獻題詞:"精儀揭天地,科聖著千秋。"
張衡在本世紀50年代就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1953年、1955年,中國先後發行了印有張衡畫像和地動儀的郵票;1960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翻譯出版了他的《二京賦》;1970年、1977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分別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為"張衡山",太陽系中一顆編號為1802的小行星為"張衡星"。1981年上海造船廠把中波公司建造的一艘16000噸多用途貨輪命名為"張衡號",巨輪帶著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航行在世界各地。
張衡墓是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位於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小石橋村西,因張衡晚年曾擔任尚書,故又俗稱"尚書墳"。這裡面山依水,景色秀麗。墓北一箭之地,便是"平子讀書台"。相傳是張衡幼年發奮讀書、鑽研學問的地方。墓東瀕臨宛、洛古道,與宛北名剎--鄂城寺隔路相望。墓西是一片活野平疇,新修的公路貫通南北。宛如錦帶似的洱水自墓前繞流東行,兩岸重柳舞姿婆娑。如果說其他景觀是一串形如項鍊珍珠的話,那么張衡墓園就是一顆晶瑩無比的寶石。千百年來,曾吸引了多少人們到此來拜謁瞻仰,尋古探勝,發思古覽物之悠情。初唐文壇之一的駱賓王在拜謁張衡墓後,寫下了"過張平子墓"詩:"西鄂該通理,南陽擅德音。玉卮浮躁麗,銅渾積思深。"等等。這些情真意切的詩句,表達了對張衡才華橫溢,偉績豐功的敬仰之情。張衡墓原建造宏偉、翁仲、石獸對立,祠廟巍峨壯觀,然而歲月悠悠,歷經千餘年,由於風雨剝蝕,戰亂破壞,景況日漸荒蕪。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重修了張衡墓園。近年經增建、擴建,規模漸宏。
進入建成後的墓園大門,首先映入人們視野的是一對高大雄偉的漢闕,漢闕為磚石結構,上覆重檐屋頂,闕身上部飾有斗拱和鳳鳥,頂部檐下,兩個頑單手抓屋檐,在嬉戲遊蕩,憨態可掬。漢闕過扣,東西兩側各有面闊七間的展廳,陳列著張衡發明創造的器物及介紹張衡一生偉大貢獻的文圖展板。展廳頂部各建望樓一座,東西對稱,頗為壯觀。循路北行,是一座十字形曲橋,東西通向碑樓和廊房,正經通向墓冢,沿中軸線繼續前行,兩側石像生排列有序,穿過正中的祭台,拾階而上,便是一片平地。站在這裡,放眼眺望,蒲峰遠峙,洱河如帶,古塔巍然聳立,村莊田舍相間,近處樓亭各抱其勢,奇樹異草爭榮斗研。宛如一幅優美的彩墨長卷,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穿過石亭堂,便是一尊通高五米的張衡半身花崗岩石像,雕像仰首凝視、神態莊重、栩栩如生,基座四周的大理石覆面上,鐫刻碑文和"渾天儀"、"地動儀"浮雕。雕像背後為一碑牆,呈深灰色,上面鐫刻著張衡歌頌家鄉的《南都賦》全文。繞過碑牆便是高大的墓冢,該墓高8米、周長79米,墓冢四周松柏簇擁,並辟有環形甬道,供遊人瞻仰遊覽。墓前豎郭沫若先生詞碑,墓冢環砌青磚八棱形花牆,墓冢大門兩側,豎明嘉靖與清光緒年間的碑刻,並加蓋了碑樓。碑樓東則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碑,西則豎嚴濟慈先生題詞碑等。
名人故去,精神長存,張衡故鄉的南陽人民在學習張衡、繼承和宏揚張衡業績的同時,正在熱情地接待著前來拜謁張衡墓、參觀張衡博物館的一批批中外遊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