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元

張虎元

張虎元,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副院長,蘭州大學地質工程所所長。主要從事古代遺址保護和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古代遺址保護領域,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課題5項,從水-鹽-熱-力耦合的角度研究壁畫及土建築遺址的病害和成因及文物劣化機理。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利用方面,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科工委項目。共發表論文150餘篇,獲得專利授權15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虎元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甘肅省寧縣
  • 出生日期:1963年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蘭州大學,日本京都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利用, 古代遺址保護
  • 職務: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副院長
  • 通訊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天水南路222號
  • 郵政編碼:730000
人物經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學術兼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科研項目,代表論著,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79年6月:甘肅省寧縣第一中學高中畢業
1980年9月—1984年6月:蘭州大學地質系水文地質學及工程地質學專業畢業,本科生,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4年9月—1987年6月:蘭州大學地質系水文地質學及工程地質學專業畢業,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7年9月—1998年6月:東北師範大學留日預備學校,進修日本語
1998年10月—1999年3月: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地盤災害研究部門,訪問學者
1999年4月—2002年3月:日本京都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學專業,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
博士論文:Redox Effects on Heavy Metal Mobility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Clay Liners at Landfill Sites (廃棄物処分場における重金屬の移動性と粘土ライナーの透水係數に及ぼす酸化還元反応の影響)

工作經歷

1987年9月—1990年8月:蘭州大學地質系 助教
1990年9月—1995年3月:蘭州大學地質系 講師
1995年4月—1996年8月:蘭州大學地質系工程地質學專業 副教授
1996年9月—1998年9月:蘭州大學地質系環境科學專業 副教授
2002年6月—2004年6月:日本京都大學地球環境學院 外國人特別研究員
2004年6月—2005年2月:河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教授
2005年2月—2005年5月: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教授
2005年6月—至今: 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教授

學術兼職

中國岩石力學及工程學會,會員
日本地盤工學會,會員
日本京都大學土木協會,會員

主講課程

1. 地基基礎 (本科生 56學時)
2. 環境岩土工程(本科生36學時)
3. 特殊土工程(本科生36學時)
4. 環境土建工程施工(本科生36學時)
5. 地球科學前言(研究生課程)

研究方向

1. 古代遺址保護
2. 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利用

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1、張鹹恭、聶德新、韓文峰、宋 暢、高根樹、張虎元:黃河龍羊峽水電站壩址緩傾角軟弱層帶的發育條件和分布規律研究。1983年6月-1986年9月。國家六·五科技攻關項目(15-13-1-2)。
2、張鹹恭、聶德新、韓文峰、宋 暢、高根樹、張虎元、姚 增:水利水電工程中斷裂構造研究。1983年1月-1986年1月。國家六·五科技攻關項目(15-3-1)。1986年1月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3、聶德新、韓文峰、吳倚坤、楊 楨、勾永凱、張虎元、孫寶成、塗元剛、張品翠:龍羊峽水電站近壩斷裂蓄水前後物理力學特性變異程度及未來變化趨勢研究。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項目(17-2-42-2,17-2-42-6)。1987年2月-1990年8月。1990年8月獲地礦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4、韓文峰、張虎元、姚增等:龍羊峽蓄水後壩基斷裂帶強度變化及滲透穩定性研究,水電部“七五”課題。1989.9.完成,1990.11.鑑定通過。
5、張鹹恭、韓文峰、高根樹、宋暢、張虎元、姚增:斷層岩工程地質性質與工程地質評價。中科院北京地質研究所工程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課題。1989.10.完成,1990.2.鑑定通過。
6、周啟友、王志碩、張虎元:龍羊峽水文地質資料庫及繪圖系統研究,水電部西北水電勘測設計院委託課題。1991.12.完成,1992.8.26.鑑定驗收。
7、韓文峰、高根樹、姚增、張虎元等:黃河大柳樹壩址鬆動岩體的工程地質研究,甘肅省計委委託課題。1993.3.完成。
8、張明泉、張虎元、曾正中等:敦煌莫高窟崖體及附加構築物抗震穩定性研究,甘肅省科委“八五”重大課題。10萬。1995.12.完成,1996.7.15.鑑定驗收。該課題1997年獲國家文物局文物科技進步四等獎。
9、張鹹恭、張虎元、馮珂等:水泥黃土抗凍研究,中科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凍土工程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課題。1992.12.完成。
10、張明泉、張虎元、曾正中等:永靖炳靈寺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研究,甘肅省文物局委託課題。1993.3.完成,1993.11.8.鑑定驗收。
11、馮連昌、張虎元: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K0-K72)工程地質分區及不良路段病害研究,國家“八五”課題子課題。1993.10.完成。
12、韓文峰、呂生弟、葉文芳、姚增、張虎元、周仲華等:黃河李家峽水電站左壩肩岩體力學參數覆核測試研究,黃河上游水電建設局委託課題。1994.6.完成,1994.8.2.鑑定驗收。
13、張虎元:污染粘土的岩土工程試驗研究,蘭州大學青年學術基金課題。1993.12.完成。
14、李最雄、王旭東、張虎元、張魯:砂礫岩石窟岩體裂隙灌漿研究,國家文物局科技項目。1994.12.完成,1995.3.鑑定驗收。30萬。該課題獲1995年國家文物局文物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1997年國家發明獎四等獎。
15、李最雄、王旭東、蘇伯民、張虎元、張魯:古代土建築遺址保護加固研究,國家文物局科技項目。25萬。1992-1997。獲1999年國家文物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16、張明泉、張虎元、曾正中等:武威天梯山石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研究,甘肅省文物局委託課題。1994.3.完成,1994.12.16.鑑定驗收。
17、姚增、張虎元、周仲華等:平涼電廠供水工程地表供水(崆峒山水庫)方案物探剖面勘察,甘肅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委託課題。1994.9.完成。
18、張明泉、曾正中、張虎元等:靖遠寺兒灣石窟保護工程勘察與初步設計,甘肅省文物局委託課題。1994.11.完成,1994.12.16.鑑定驗收。
19、張明泉、曾正中、張虎元等:引洮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地表水與地下水),引洮工程籌建處委託課題。1996.12.完成。
20、張明泉、曾正中、張虎元等:騰格里沙漠引水工程中濕陷性砂土的現場試驗與工程評價,甘肅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委託課題。1998.2.完成。
21、嘉門雅史、勝見武、張虎元:污染物在地質環境中的遷移研究。日本科學研究費補助金課題。1999年4月-2001年4月。
22、嘉門雅史、勝見武、張虎元:廢棄物在岩土工程中的套用研究。日本科學研究費補助金課題。2000年4月-2002年4月。
23、嘉門雅史、勝見武、張虎元:廢棄物處置與地質環境保護研究。日本科學研究費補助金課題。2002年6月-2004年6月。
24. 張虎元、嘉門雅史:垃圾填埋場重金屬衰減機理的生物地球化學研究。2002年6月-2004年6月。
25.張虎元:固體廢棄物填埋場污染遷移及控制機理研究。河海大學科研啟動課題。25萬元。2004年6月-2006年6月。
26.張虎元:固化污泥中重金屬的溶出機理研究。蘭州大學博士學位獲得者資助課題。2005年1月-2006年12月。
27 張虎元:固體廢棄物填埋場污染遷移及控制機理研究。蘭州大學引進人員科研啟動課題。2005年1月-2007年12月。
28 李最雄、王旭東、張虎元、諶文武等:交河故城搶險加固工程勘察與設計。國家文物局項目。40萬元。2005年3月-2008年12月。
29.張虎元:金川公司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綜合對策研究。2萬元。2006年1月-12月。
30.張虎元、呂擎峰:內陸河流濕捷運路路基施工對策研究。中鐵21局委託課題。10萬元。2006年1月-12月。
30.張虎元、呂擎峰:黃河河口水電站庫區古滑坡群穩定性評價。水電西北院委託課題。12萬元。2006年4月-6月。
31 張虎元:污水處理廠污泥S/S固化技術及重金屬再溶出危險性評價。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課題。4萬元。2006年6月-2008年6月。
32 張虎元:金川公司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綜合對策研究。蘭州大學-金川公司合作預研基金課題。2萬元。2006年1月-12月。
33 張虎元:敦煌莫高窟南區崖體加固工程地質勘察。國家文物局項目。30萬元。2006年6月-2007年6月。
34 張虎元:敦煌莫高窟南區崖體加固工程設計。國家文物局項目。57萬元。2006年8月-2009年8月。
35 張虎元:廢棄物處置場還原屏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准號50678075)。32萬元。2007年1月-2009年12月。
36 張虎元:土遺址風化機理研究。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土遺址保護關鍵技術研究”(2006BAK30B02)子課題。100萬元。2007年1月-2010年12月。
37 張虎元:混合型緩衝回填材料配比最佳化研究。國防科工委項目。90萬元。2006-2010年。
38 張虎元:壁畫地仗吸濕潮解過程研究。古代壁畫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開放課題。3萬元。2007年7月-2009年6月。

代表論著

1. 嚴耿升 張虎元 王旭東 張艷軍. 古代生土建築風蝕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敦煌研究,2007(10).78-82.
2. 王寶,張虎元,董興玲.硫化物氧化對充填體長期強度的影響.化工礦物與加工, 2007(10)29-31.
3. 白蘭,周仲華,張虎元,楊要許,鄭龍. 污染土的電阻率特徵分析. 環境工程, 2007(2).(待刊)
4. 董興玲, 張虎元, 王寶. 粉煤灰路基中重金屬的浸出危險性研究. 公路2007(7):137-139.
5. Wang, X.D., Zhang, H.Y., Zhang, M.Q. Stabiliz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Mogao Grottoes in China. Preservation of Natural Stone and Rock Weathering (P Sola, J. Estaire and C. Olalla, Ed), Tayor & Francis, 2007. pp211-216.
6. 高全全,張虎元.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對混凝土碳化的影響. 混凝土 2007年第4期,17-19頁。
7. Kamon, M., Zhang, H., Katsumi, T., and Inui, T. 2006. Biochemical effects on the long-term mo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marine clay at coastal landfill sites, Journal of ASTM International, Vol.3, No.7, pp.176-188.
8. 高根樹,王錦芳,符現濤,張虎元.旋流氣浮萃取器.化學工程.2006年第34卷,第6期,75-76頁。
9. 張虎元,呂擎峰,王寶,簡文星.2006.膨潤土緩衝材料滲透性能及其測試.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廢物地下處置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 93-98頁。
10. Huyuan Zhang, Masashi Kamon and Takeshi Katsumi. 2004. Effect of Acid Buffering Capacity on The Long-Term Mo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Clay Liner,Vol.44, No.6, pp111-120. Soils and Foundations, JGS.
11. Masashi Kamon, Huyuan Zhang and Takeshi Katsumi. 2003. Microbial Effect on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Osaka Marine Clay Liner. Proceedings of the China-Japan Geotechnical Symposium, Oct.29-30, 2003, Beijing, P. R. China. P272-277.
12. Huyuan Zhang, Masashi Kamon and Takeshi Katsumi. 2003. Acid Buffering Capacity of Landfill Clay Liner. Proceedings of 38th Conference of Japan Geotechnical Society. July 2-4, 2003, Akita, Japan. P2421-2422.
13. Huyuan Zhang, Masashi Kamon and Takeshi Katsumi. 2003. Long-Term Mobility of Zinc in Landfill Clay Liner.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Japan 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July 17-18, 2003, Tokyo, Japan. P123-128 .
14. Huyuan Zhang, Masashi Kamon and Takeshi Katsumi. 2003. Effect of Acid Buffering Capacity on Zinc Mobility in Landfill Clay Liner. Proceedings of the 3rd Korea-Japan Joint Seminar on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pril 6-7, 2003, Seoul, Korea. p21-30. 15. Masashi Kamon, Huyuan Zhang and Takeshi Katsumi. 2002. Redox Effect on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Clay Liner. Soils and Foundations, JGS. Vol.42, No.6. p79-91.
16. Masashi Kamon, Huyuan Zhang and Takeshi Katsumi. 2002. Redox Effects on Heavy Metal Attenuation in Landfill Clay Liner. Soils and Foundations, JGS. Vol.42, No.3, pp115-127.
17. Masashi Kamon, Huyuan Zhang, and Takeshi Katsumi. Anaerobic Immobilization of Zinc within Landfill Clay Liner. The 4th Seminar of JSPS-MOE Core University Program on Urban Environment, Kurashiki, Japan, October 2-3, 2002. p226-233.
18. Huyuan Zhang, Masashi Kamon, and Takeshi Katsumi. 2001. Redox Effects on the Attenu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Landfill Site.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Japan 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May 31- June 1, 2001, Tokyo, Japan. p345-350. 19. Masashi Kamon, Huyuan Zhang, Takeshi Katsumi, and Naoki Sawa. 2001. Redox Reactions in Landfill Site and Their Geotechnical Significance. Proceedings of the 1st Korea-Japan Joint Seminar on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pril 6-7, 2001, Seoul, Korea. p30-50.
20. Masashi Kamon, Huyuan Zhang and Takeshi Katsumi. 2001. Microbial Redox Effects on the Attenuation of Fe and Zn in Landfill Leachate Plume. Annuals of Disas. Prev. Res. Inst., Kyoto Univ., No.44 B-2, p103-116.
21. Masashi Kamon, Takeshi Katsumi, Huyuan Zhang, Naoki Sawa, Govindasamy Rajasekaran: 2001. Redox effect on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heavy metal leaching from marine clay. In: Clay Science for Engineering Adachi and Fukue (Eds). p505-510.
22. Masashi Kamon, Huyuan Zhang, and Takeshi Katsumi: 2000. Mobility of zinc and iron in landfill sites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ummer Symposium, July 28, 2000 Tokyo, Japan. p237-240. (Jap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
23. Masashi Kamon, Takeshi Katsumi, Naoki Sawa, Huyuan Zhang, Govindasamy Rajasekaran: 2000. The effect of redox potential on the behavior of clay liners. Annuals of Disas. Prev. Res. Inst., Kyoto Univ., No.43 B-2, p473-484. (In Japanese)
24. 王旭東、張明泉、張虎元等:2000,敦煌莫高窟洞窟圍岩的工程特性。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Vol.19, No.6,P756-761。
25. 張明泉、張虎元、曾正中、李最雄、王旭東:1997,敦煌莫高窟保護中的主要環境問題分析,乾旱區資源與環境,Vol.11,No.1,P34—38。
26. 張明泉、張虎元、曾正中、許敬龍、王亨通:1996,炳靈寺石窟保護面臨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乾旱區資源與環境,10(1),P58-63。
27. 李最雄、張虎元、王旭東:1996,PS-F灌漿材料的進一步研究,敦煌研究,No.1,P125—140。
28. 張明泉、張虎元、曾正中、李最雄、王旭東:1995,敦煌莫高窟壁畫酥鹼成因,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1(1):98—101。
29. 張虎元、張明泉、曾正中、王旭東:1996,敦煌莫高窟圍岩穩定性與環境保護,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Vol.7,No.2,P73—80。
30. 張明泉、張虎元、曾正中、李最雄、王旭東:1995,敦煌壁畫地仗層物質組成及其微結構特徵,敦煌研究,No.3,P23—28。
31. 李最雄、張虎元、王旭東:1995,古代生土建築遺址保護研究,敦煌研究,No.3,P1—17。
32. 張虎元、劉建國、王錦芳:1995,城市垃圾的腐爛分解及垃圾填埋場環境保護,第三屆全國環境工程地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蘭州,P240—246。
33. 張虎元:1995,壓實粘土裡襯的滲透性,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Vol.6,No.1,P49—54。
34. 史正濤、張虎元:1994,黃土塑性泥流形成機理,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Vol.5,(增刊),P190—195。
35. 張明泉、張虎元、曾正中、李最雄:1993,敦煌壁畫鹽害及其地質背景,敦煌研究文集(石窟保護篇,上),P356—367。
36. 張虎元、張明泉、曾正中、李最雄、王旭東、孫毅華:1993,敦煌洞窟地層的工程特性,敦煌研究文集(石窟保護篇,上),P111—124。
37. 張虎元、韓文峰、王錦芳:1993,壩基斷裂帶夾泥與長期滲透水流之間的物理化學作用,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地質學專刊, Vol.29, No.3, p227—231。
38. Zhang Huyuan, Feng Ke, Zhang Lixin, Wang Yingmei, and Zhang Xiangong: 1993, Mechanism of the attenuation of strength for loess-cement under cyclical freezing and thawing,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 Conference on Permafrost, Beijing, China. Vol.1, p768—772.
39. 張虎元、馮柯、張立新、王銀梅、張鹹恭:1993,水泥土反覆凍融條件下的強度衰減機理,冰川凍土,Vol.1, No.1, p175—181。
40. 張虎元:1993,固體廢物填埋場環境地質病害教訓,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Vol.4, No.1, p9—14。
41. Zhang Huyuan and Han Wenheng: 1992.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actions between seepage ground water and fault gouge within a dam foundation rock mass. In: Ground Chemistry Impl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A. Brian Hawkins (Ed). 1997. pp481-487.
42. 張虎元:1991,南加利福尼亞的固體廢物處置,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Vol.2, No.1, p30—32。
43. 張虎元:1991,國外固體廢物土地填埋處置場選址,地質災害與防治,Vol.2, No.2, p60—64。
44. 張虎元:1991,垃圾填埋處置場地下水污染控制,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Vol.18, No.6, p40—42。
45. 張虎元:1988,斷層泥重塑樣的實驗室製備,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地質學專刊, Vol.24, p145—147。

獲獎記錄

2007年9月:張虎元獲“蘭州大學師德標兵”。
1992年11月:張虎元獲“蘭州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指導教師”。
1992年12月:張虎元獲“甘肅省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指導者獎”。
1992年12月:韓文峰、高根樹、宋暢、張虎元、姚增完成的“以科研保證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獲蘭州大學第二屆“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3年12月:張虎元獲蘭州大學“優秀班主任”稱號。
1996年4月:張虎元獲蘭州大學第一屆“教學新秀特等獎”。
1996年5月:李最雄、張魯、張虎元、王旭東完成的“砂礫岩石窟岩體裂隙灌漿研究”獲國家文物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7年8月:張明泉、李最雄、張虎元、王旭東、曾正中等完成的“敦煌莫高窟崖體及附加構築物抗震穩定性研究”獲國家文物局“科技進步獎”四等獎。
1997年12月:李最雄、張魯、王旭東、張虎元完成的“砂礫岩石窟岩體裂隙灌漿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家技術發明獎”四等獎。
2000年:獲得國家文物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7年:張虎元獲得蘭州大學“師德標兵”和蘭州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稱號。
2010年: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年:張虎元主講的“地基基礎工程”獲“甘肅省精品課程”。
2014年: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