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簡齋

基本介紹

  • 人物名:張簡齋
  • :師勤
  • 擅長:內、婦、兒科和疑難雜症
  • 出生日期:1880年
  • 逝世日期:1950年
  • 所在朝代:民國時期
  • 出生地:江蘇江寧
主要經歷,學術內容,軼事典故,後世影響,

主要經歷

張簡齋出身中醫世家,三代行醫,從祖上學孟河醫派,創金陵醫派。幼年隨父厚之庭訓習醫。懸壺伊始,時值南京“三卿一石”名醫前輩鼎盛之日,才華難展。20年代後,張即嶄露頭角,至30~40年代盛極一時。與北方施今墨齊名,並稱“南張北施”。1929年2月,國民政府提出“廢止舊(中)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後,他竭力反對,奔走呼籲,堅決抵制此案。此案遭到全國中醫界群起抗議。同年3月,在張簡齋、隨翰英等人帶領下,南京中醫藥界遊行抗議、請願,迫使國民政府撤消“廢止舊醫案”。1932年,張簡齋擔任南京市第一屆國醫審查委員,後又參加籌建“中央國醫館”,並捐巨資興辦“南京國醫傳習所”,張先後辦學培養青年中醫百餘人,帶徒授業者二十餘人,為中醫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張簡齋遷居重慶石灰市寓所,繼操醫業。抗戰勝利後,張氏回到南京,國民政府授以“立法委員”、“國大代表”等職,他堅辭不受。在醫藥團體,曾歷任中國中醫學會理事長,南京國醫公會、重慶國醫公會理事長,全國醫學學術研究整理委員會常務委員,衛生部中醫委員會委員,考試院高等中醫考試典試委員,中央國醫館常務理事,南京國醫傳習所所長。1947年,南京爆發“五.二〇”愛國學生運動,反對國民黨的內戰、獨裁政策,他寄予同情,曾掩護中央大學學運負責人。他以治病救人與愛國愛人為心志,受到各界尊重,在重慶時,周恩來曾數度登門訪晤。1948年12月,張遷居上海繼續掛牌行醫。1949年5月,攜眷遷居香港,1950年病逝。

學術內容

張簡齋一生行醫40餘載,有著極為豐富的臨床經驗,在治療上亦有創新。創立治療“下虛受風”證和治病兼顧脾胃的獨到經驗和學術見解,臨證治療,每收奇效。張氏在學術思想上,根據“人以胃氣為本”、“胃者水谷之海”,以及“得谷者昌,失谷者亡”等經旨,提出“胃以通和為貴”的主張(“通和”指處方用藥不使滯寒之忌),並說“不論何種疾病,皆不能使患者因服藥而引起胃納呆滯,特別是對內傷雜病的調補,更應注意及此”。在處方用藥時也處處照顧到胃,常以二陳湯作襯方使用。門人王祖雄1947年編《南京名醫張簡齋經驗處方集》,1962年《中醫雜誌》第11號載《張簡齋先生治病經驗簡介》,可知梗概。

軼事典故

傳說張簡齋門診、出診終年興旺,日門診一二百人,能雙手同時為倆病人搭脈,口述處方,由人代記,從無舛錯,傳為佳話。
他醫德高尚,病人不分貧富,一視同仁。到平民家診治,不厭其住處髒亂,認真“望聞問切”,家境困難者,還不收其診費,深受南京百姓稱道。他諄諄告誡弟子要“救人於水火,解民於倒懸”,還自撰對聯:不諫往者追來者,盡其當然聽自然。”
據說他有次開給一位久瀉不止病人的處方中有三分砒霜(劇毒中藥,一般只用一分),嚇得藥店不敢抓藥,他說照發不誤,病人只一劑藥就瀉盡治癒,可見他用藥大膽,藥到病除。

後世影響

張簡齋還與城南顏料坊名醫隨翰英創辦了南京國醫傳習所,培養了了不少人才,如南京名醫侯席儒、傅宗翰、汪六旨等。目前張簡齋的嫡孫美籍華人張繼凱和侯席儒的曾孫侯俊正在聯繫籌建“張簡齋紀念館”和“張國醫祠”。2007年,“張簡齋國醫醫術”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