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洪(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

張澤洪(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澤洪,四川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四川大學道教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985工程”四川大學宗教·哲學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學術帶頭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兼職教授,廣西民族大學、西藏大學、西藏民族大學兼職教授,受聘“楚天學者”。2002年度遴選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澤洪
  • 出生地:四川三台
  • 出生日期:1955年9月
  • 職業: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四川大學
  • 主要成就:2002年度遴選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
人物簡介,著作,論文,權威刊物,一般刊物,國際刊物,學術交流,獲獎記錄,

人物簡介

張澤洪,四川三台人,1955年9月生。先後獲武漢大學歷史學碩士、四川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國家“985工程”四川大學宗教·哲學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學術帶頭人、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廣西民族大學教授、西藏大學教授、西藏民族學院教授,受聘“楚天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度遴選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中國民族學會理事、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西南少數民族宗教、道教。有《文化傳播與儀式象徵——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宗教與道教祭祀儀式比較研究》、《道教齋醮符咒儀式》、《道教唱道情與中國民間文化研究》、《道教禮儀學》等19種著作的撰稿,專著及撰稿著述總計343萬字。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236篇,其中CSSCI核心刊物103篇,在宗教學、民族學、歷史學權威刊物《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中國史研究》發表12篇。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宗教》、《民族研究》等轉載14篇,《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摘1篇。在國際刊物《東亞人文學》發表3篇論文,在台灣國際漢學著名刊物《漢學研究》發表1篇論文。參加主研的《中國道教思想史》,獲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壹等獎,並先後獲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九次、十一次、十三次、十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叄等獎。2001年以來參加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91次,並赴日本、德國、法國、香港、台灣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先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在宗教學、民族學研究領域是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學者。

著作

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31萬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1月。

論文

權威刊物

權威、核心刊物及人大複印資料《宗教》、《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
1. 《瑤族社會中道教文化的傳播與衍變——以廣西十萬大山瑤族度戒為例》,《民族研究》2002年第1 期。
2. 《淨明道在江南的傳播及其影響——以道派關係史為中心》,《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宗教》2003年第1期轉載。
3. 《早期正一道的上章濟度思想》,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宗教》2000年第5期轉載。
4. 《近現代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宗教研究述論》,《宗教學研究》2001年第2期。
5. 《近現代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宗教研究述論》,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宗教》2001年第6期轉載。
6.《元代回族詩人丁鶴年與道教》,《回族研究》2001年第3期。
7. 《唐代敦煌道教的傳播》,《中國文化研究》2001年第1期。
8. 《唐代敦煌道教的傳播》,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宗教》2001年第3期轉載。
9. 《論宋朝道教齋醮科儀的時代特點》,《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6期。
10. 《淨明道與正一道》,《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12期。
11. 《全真道的傳戒儀式》,《世界宗教文化》2001年第4期。
12. 《納西族和彝族的超度亡靈儀禮》,《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1期。
13. 《道教齋醮儀式的文化意義》,《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
14. 《貝葉經的傳播及其文化意義——貝葉文化與南方絲綢之路》,《貴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15.《道教傳入瑤族地區的時代新考》,《思想戰線》2002年第4期。
16.《道教傳入瑤族地區的時代新考》,《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2年第5期轉摘。
17.《論唐代道教齋醮科儀》,《社會科學研究》2000年第6期。
18.《論唐代道教齋醮科儀》,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宗教》2001年第2期轉載。
19.《全真道草創期的信仰對象》(譯文),《宗教學研究》2000年第4期。
20.《唐代道藏與敦煌道經》,《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21.《岷江上游羌族的大禹崇拜——以禹生石紐說為中心》,《黑龍江民族叢刊》2003年第4期。
22.《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梅山教》,《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23.《20世紀以來日本的道教研究》,《四川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宗教》2003年第3期轉載。
24.《元代回族詩人撒都剌與道教》,《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一般刊物

25. 《論道教齋醮儀禮的祭壇》,《中國道教》2001年第4期。
26. 《論道教的法劍》,《中國道教》2002年第3期。
27.《城隍神信仰與道教》,《福建宗教》2001年第3期。
28.《青衣羌與瓦屋山道教》,《民族》2001年第4期。
29.《論納西族東巴和彝族畢摩的儀禮傳統——以送葬儀禮為中心》(譯文),《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30.《日本漢學中的道教研究》,《漢學研究》第六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5月。
31.《道教的靈寶齋法》,《弘道》總第11期,2001年下半年版。
32.《淨明道“道法”探析——元代淨明道士劉玉的“道法”觀》(譯文),《道韻》第12輯,台北,中華大道出版社,2003年2月。
33.《論道教焚香的象徵意義》,《中華文化論壇》2001年第1期。
34.《論貝葉經的傳播及其文化意義:南方絲綢之路上的貝葉經》,周大鳴主編:《21世紀人類學》,民族出版社,2003年2月。
35.《淨明道與靈寶派——兼論與正一道法術的關係》,《道韻》第9輯,台北,中華大道出版社,2001年8月。
36.《中國民間俗信仰中的道情——以道情起源及說唱為中心》,《中國俗文化研究》第一輯,巴蜀書社,2003年5月。

國際刊物

37.《濟生度死——道教齋醮的內涵與功能》,《東亞人文學》第2輯,韓國,東亞人文學會,2002年12月。

學術交流

接受訪問學者
2001年9月—2002年7月,接受“中國少數民族宗教文化”訪問學者2人。訪問學者為西北民族學院歷史系牛宏講師,西南民族學院預科部馬錦衛副教授。
參加學術會議
1.2001年5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社會與區域文化——華南與西南研究”國際學術會議。 2.2001年7月15-18日,中國蘭州,“2001’蘭州中國民族學學術研討會”。 3.2001年9月4-8日,中國南京,第13屆中國回族學學術研討會。 4.2001年10月21-24日,中國武漢中南民族學院,“族群理論與族際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5.2001年11月5-8日,昆明雲南大學,“當代民族學/人類學理論與方法”國際研討會。 6.2001年12月14-17日,廣州中山大學,“21世紀都市可持續發展暨紀念中國人類學10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 7.2002年5月2-4日,四川西昌,“四川省彝學會第四次學術研討會暨2002滇川黔貴彝聯誼會”。 8.2002年7月22日至8月7日,參加“台灣當代宗教考察”活動,台灣,中華禪淨學會邀請。 9.2002年8月12-14日,昆明,“宗教文化與民族發展”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 10.2002年8月18-22日,烏魯木齊,“中國民族史學會第九次學術討論會”。 11.2002年9月5-8日,四川峨嵋山,“中國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12.2002年9月24-28日,江西南昌,“中國道教淨明道文化研討會”。 13.2002年10月10日,四川大學,“‘亞洲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14.2002年10月25-27日,四川涼山美姑,“中國美姑第二屆彝族畢摩文化研討會”。 15.2002年12月1-4日,深圳大學,“中國海外貿易與海外移民史學術研討會”。 16.2003年8月18-21日,雲南大學,“民族文化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 17.2003年11月2-5日,泉州,“道教思想與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研討會第二次會議”。 18.2003年11月7-10日,寧波,“首屆葛洪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獲獎記錄

2001年4月,《道教齋醮符咒儀式》,獲四川省第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叄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