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傳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學,善隸書,從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覽眾書,與琅邪趙昱、東海王朗俱發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與朗共論舊君諱事,州里才士陳琳等皆稱善之。刺史陶謙茂才,不應,謙以為輕己,遂見拘執。昱傾身營救,方以得免。漢末大亂,徐方士民多避難揚土,昭皆南渡江。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每得北方士大夫書疏,專歸美於昭,昭欲嘿而不宣則懼有私,宣之則恐非宜,進退不安。策聞之,歡笑曰:"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張昭傳
  • 創作年代:西晉
  • 作品出處:《三國志》卷四十九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一
  • 文學體裁:紀傳體史書
  • 作者:陳壽
作品原文,作品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學,善隸書,從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覽眾書,與琅邪趙昱、東海王朗俱發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與朗共論舊君諱事,州里才士陳琳等皆稱善之。刺史陶謙茂才,不應,謙以為輕己,遂見拘執。昱傾身營救,方以得免。漢末大亂,徐方士民多避難揚土,昭皆南渡江。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每得北方士大夫書疏,專歸美於昭,昭欲嘿而不宣則懼有私,宣之則恐非宜,進退不安。策聞之,歡笑曰:"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
策臨亡,以弟權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輔之。上表漢室,下移屬城,中外將校,各令奉職,權悲感未視事,昭謂權曰:"夫為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克昌堂構,以成勳業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盜滿山,孝廉何得寢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昭復為權長史,授任如前。後劉備表權行車騎將軍,昭為軍師。權每田獵,常乘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馬鞍。昭變色而前曰:"將軍何有當爾?夫為人君者,謂能駕御英雄,驅使群賢,豈謂馳逐於原野,校勇於猛獸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權謝昭曰:"年少慮事不遠,以此慚君。"然猶不能已,乃作射虎車,為方目,間不置蓋,一人為御,自於中射之。時有逸群之獸,輒復犯車,而權每手擊以為樂。昭雖諫爭,常笑而不答。魏黃初二年,遣使者邢貞拜權為吳王。貞入門,不下車。昭謂貞曰:"夫禮無不敬,故法無不行。而君敢自尊大,豈以江南寡弱,無方寸之刃故乎!"貞即遽下車。拜昭為綏遠將軍,封由拳侯。權於武昌,臨釣台,飲酒大醉。權使人以水灑群臣曰:"今日酣飲,惟醉墮台中,乃當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車中坐。權遣人呼昭還,謂曰:"為共作樂耳,公何為怒乎?"昭對曰:"昔紂為糟丘酒池長夜之飲,當時亦以為樂,不以為惡也。"權默然。有慚色,遂罷酒。
初,權當置丞相,眾議歸昭。權曰:"方今多事,職統者責重,非所以優之也。"後孫邵卒,百寮復舉昭,權曰:"孤豈為子布有愛乎?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顧雍。
權既稱尊號,昭以老病,上還官位及所統領。更拜輔吳將軍,班亞三司,改封婁侯,食邑萬戶。在里宅無事,乃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權嘗問衛尉嚴畯:"寧念小時所暗書不?"畯因誦《孝經》"仲尼居"。昭曰:"嚴畯鄙生,臣請為陛下誦之。"乃誦"君子之事上",鹹以昭為知所誦。
昭每朝見,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進見。後蜀使來,稱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權嘆曰:"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誇乎?"明日,遣中使勞問,因請見昭。昭避席謝,權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屬陛下,而以陛下屬老臣,是以思盡臣節,以報厚恩。使泯沒之後,有可稱述,而意慮淺短,違逆盛旨,自分幽淪,長棄溝壑,不圖復蒙引見,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國,志在忠益,畢命而已。若乃變心易慮,以偷榮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權辭謝焉。
權以公孫淵稱藩,遣張彌、許晏至遼東拜淵為燕王。昭諫曰:"淵背魏懼討,遠來求援,非本志也。若淵改圖,欲自明於魏,兩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權與相反覆,昭意彌切。權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孤之敬君,亦為至矣,而數於眾中折孤,孤嘗恐失計。"昭熟視權曰:"臣雖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誠以太后臨崩,呼老臣於床下,遺詔顧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橫流。權擲刀致地,與昭對泣。然卒遣彌、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稱疾不朝。權恨之,土塞其門,昭又於內以土封之。淵果殺彌,晏。權數慰謝昭,昭固不起,權因出過其門呼昭,昭辭疾篤。權燒其門,欲以恐之,昭更閉門戶。權使人滅火,住門良久,昭諸子共扶昭起,權載以還宮,深自克責。昭不得已,然後朝會。
昭容貌矜嚴,有威風,權常曰:"孤與張公言,不敢妄也。"舉邦憚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遺令幅巾素棺,斂以時服。權素服臨吊,謚曰文侯。長子承已自封侯,少子休襲爵。
昭弟子奮年二十,造作攻城大攻車,為步騭所薦。昭不願曰:"妝年尚少,何為自委于軍旅乎?"奮對曰:"昔童汪死難,子奇治阿,奮實不才耳,於年不為少也。"遂領兵為將軍,連有功效,至(平州)都督,封樂鄉亭侯。
承字仲嗣,少以才學知名,與諸葛瑾步騭、嚴畯相友善。權為驃騎將軍,辟西曹掾,出為長沙西部都尉。討平山寇,得精兵萬五千人。後為濡須都督、奮威將軍,封都鄉侯,領部曲五千人。承為人壯毅忠讜,能甄識人物,拔彭城蔡款、南陽謝景於孤微童幼,後並為國士,款至衛尉,景豫章太守。又諸葛恪年少時,眾人奇其英才。承言終敗諸葛氏者,元遜也。勤於長進,篤於物類,凡在庶幾之流,無不造門,年六十七,赤烏七年卒,謚曰定侯。子震嗣。初,承喪妻,昭欲為索諸葛瑾女,承以相與有好,難之,權聞而勸焉,遂為婿。生女,權為子和納之。權數令和修敬於承,執子婿之禮。震諸葛恪誅時亦死。
休字叔嗣,弱冠諸葛恪顧譚等懼為太子登僚友,以《漢書》授登。從中庶子轉為右弼都尉。權常遊獵,迨幕乃歸,休上疏諫戒,權大善之,以示於昭。及登卒後,為侍中,拜羽林都督,平三典軍事,遷揚武將軍。為魯王霸友黨所譖,與顧譚、承俱以芍陂論功事,休、承與典軍陳恂通情,詐增其伐,並徙交州。中書令孫弘佞偽險詖,休素所忿,弘因是譖訴,下詔書賜休死,時年四十一。

作品譯文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今江蘇銅山縣治)。自幼好學,善寫隸書,跟隨白侯子安學習《左氏春秋》,博覽群書,和琅邪趙昱、東海王朗,都有名聲,彼此很友善。二十歲被推舉為孝廉,不去就任。和王朗共同議論舊君名諱的事情,同州里的才士陳琳等人都稱讚他。刺史陶謙推舉他為茂才,他不接受,陶謙認為他輕視自己,於是就逮捕了他。趙昱盡力營救,他才能免罪。漢末天下大亂,徐州方面的士民都避難到揚州,張昭這些人也都南渡長江。孫策創立帝業時,就命張昭為長史,撫軍中郞將,入堂拜見孫策的母親,就好像並肩共事的舊友一樣,不論政治或軍事,孫策全都託付給張昭辦理。張昭每次接到北方士大夫的書信,都一致讚揚張昭,張昭想緘口不說出來,則害怕有私情,說出來又恐怕不恰當,進退不安。孫策知道此事,歡笑著說:“從前管仲做齊相,說一就是仲父,說二也是仲父,而桓公就成為霸者之主。現在子布賢能,我能夠任用他,那么統一天下的功業不就在我身上了嗎?”
孫策彌留之時,把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張昭率領眾屬下立了孫權,加以輔佐。上表給漢朝廷,又移送公文到各屬城,內外的將領校尉,都命令他們各自奉守職責。孫權因為哀痛兄喪沒能親自視察政事,張昭就向孫權進言道:“做人家後輩的人,主要的要能擔當起先朝軌業,將先人遺緒加以恢宏,以完成功名大業。如今天下沸騰,滿山都是盜賊,孝廉哪能臥伏悲戚,逞匹夫的私情呢?”就親自扶孫權上馬,列軍出巡,然後眾人的心才曉得有所歸屬。張昭還是做孫權的長史,授受的職權一如從前,後來劉備上表天子讓孫權兼攝車騎將軍,張昭任軍師。孫權每次去打獵時,常常騎著馬射殺老虎,老虎也常突然向前攀住馬鞍。張昭變了臉色向前說道:“將軍哪裡值得這樣做呢?做一個人君的人,是說能駕御英雄,任用群賢,哪裡是說在原野上馳逐,和猛獸一較勇力的呢?一旦發生禍害,怎奈天下人的嘲笑?”孫權向張昭道歉說:“年紀輕,考慮事情不夠深遠,這件事我對您覺得很慚愧。”但孫權還是不能罷手,他就製作一部射虎車,開個方洞,中間不加蓋子,一人駕駛,自己在車中射殺老虎。時常有離群的猛獸侵犯車子,每次孫權都用手去搏擊,當作樂事,張昭雖然極力進諫,孫權常笑而不答。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派遣使者邢貞拜孫權為吳王。邢貞進軍門,不下車。張昭告訴邢貞說:“禮節沒有人敢不尊敬,所以法令沒有不實行的。而君卻敢妄自尊大,難道是因為江南兵少力薄,沒有方寸的刀刃嗎?”邢貞立刻就下了車。拜張昭為綏遠將軍,封由拳侯。孫權在武昌(今湖北武昌縣治),登釣台,喝酒大醉。孫權命人用水噴灑群臣說:“今天暢快痛飲,只有醉倒台中,才可以停止。”張昭正色不說話,走出去,坐在車裡。孫權派人叫張昭回來。說道:“為了一起作樂而已,公為什麼發怒呢?”張昭答道:“從前紂王積糟成丘,以酒為池,長夜痛飲,當時也以為很樂,並不認為是壞事呀。”孫權默默無言,臉色慚愧,就停止了酒會。起初,孫權要設立丞相,眾議歸屬張昭。孫權說:“現在天下多事,統領的人責任重大,這樣,並不是對他優厚啊!”後來孫邵死了,百官又推舉張昭,孫權說:“孤豈是對子布有所私愛呢?擔任丞相的事很煩雜,而此公性情剛直,臣下所說的話,他不採納,就會產生怨責,這樣並不是對他好呀!”就用了顧雍為相。
孫權稱帝以後,張昭因老病,上表歸還官位和所統領的職責。就被改封為輔吳將軍,班亞三司,又改封為婁侯,食邑萬戶。在家中無事,乃著《春秋左氏傳解》和《論語注》。孫權曾經問衛尉嚴畯說:“還記得小時候所默誦的書嗎?”嚴畯就背誦《孝經》“仲尼居”一章。張昭說:“嚴畯鄙陋小子,臣請為陛下背誦。”於是就背誦“君子之事上”一章,大家都認為張昭背誦得當。張昭每次上朝進見,辭氣壯厲,臉上透出一股正義,曾因直言違逆了旨意,宦官不讓他進見。後來蜀國使者來,稱揚蜀的美德,而吳國群臣沒人能屈服他,孫權嘆息道:“假使張公在坐,蜀使不屈服也會喪氣,哪能再自誇呢?”次日,派遣中使慰問,藉以請見張昭。張昭避席道謝,孫權跪下來止住他。張昭坐定,抬起頭來說道:“以前太后、桓王不把老臣屬託陛下,而把陛下屬託老臣,所以我想要竭盡臣節,來報答他們的厚恩,使我死了以後,有可稱說之處,但是我的思慮淺薄,違逆了盛旨,料想定會深自沉沒,必死無疑,沒想到又蒙引見,得以侍奉在帳下。但是臣愚鈍之心所以事奉國家的心志,在於忠誠益國,竭盡生命而已。如果要我竊取榮華,苟合取容,這是臣做不到的。”孫權向他辭讓道歉。
孫權公孫淵稱藩屬,派遣張彌、許晏到遼東拜公孫淵為燕王,張昭進諫說:“公孫淵背叛魏國,怕魏討伐,遠來求援,並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孫淵改變意圖,想要向魏自我表白,我國派去的兩個使者不能回來,不就使天下人取笑我們嗎?”孫權和他反覆對峙,張昭心意更形急切。孫權不能忍受,握著刀,生氣的說:“吳國士人入宮則拜見我,出宮則拜見先生,我尊敬先生,也可說到了頂點,而你卻屢次在眾臣面前折辱我,我常恐怕自己會失計(謂殺昭)。”張昭凝視著孫權說:“臣雖然知道所說的話不被採納,但每次還要竭盡愚忠的原因,實在是因為太后臨崩時,把老臣叫到床下,遺詔彌留的話還在耳邊的緣故呀!”為之涕淚橫流。孫權把刀丟在地上,也和張昭對泣。但終於還是派遣張彌、許晏去了遼東。張昭忿怒自己的話沒被採納,假稱生病不上朝。孫權也恨他,用泥土堵塞了他家的門,張昭又在門內也用泥土封了起來。公孫淵果然殺了張彌、許晏。孫權屢次去向張昭慰問道歉,張昭堅決不上朝,孫權因此出宮經過他家門口呼叫張昭,張昭藉口病重辭絕孫權。孫權燒他的門,想要嚇他,張昭卻更關緊了門。孫權讓人撲滅了火,在門口停了很久,張昭諸子共同扶起了張昭,孫權把他載回了宮廷,深自責備。張昭不得已,然後才上朝。
張昭容貌矜持嚴肅,很有威風,孫權常說:“我和張公說話,不敢妄言。”全國的人都怕他。年八十一歲,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死。遺言命人頭束幅巾,棺木不必加飾,以常服入殮。孫權穿喪服來弔喪,謚為文侯。長子承自己已經被封為侯,由少子休承襲爵位。
張昭弟子奮,年二十歲,製造攻城大車,為步騭所推薦。張昭不願意,說:“你的年紀還小,為什麼要投效軍隊之中呢?”奮回答說:“從前童子汪踦為國死難,子奇治理阿地,奮實在是沒有才能罷了,在年齡上並不算小呀!”於是就讓他帶兵為將軍,連續立下功勞,做到半州都督,被封為樂鄉亭侯。
張承字仲嗣,少年時以才學聞名,和諸葛瑾、步騭、嚴畯相友善。孫權做驃騎將軍,徵召他為西曹掾,出任長沙西部都尉。討平山賊,獲得精兵一萬五千人。後來做濡須都督,奮威將軍,被封為都鄉侯,率領部隊五千人。張承為人勇壯強毅、忠誠直諫,能夠洞識人才,把彭城蔡款、南陽謝景在孤弱卑微的童幼之時提拔出來,後來二人並為國士,蔡款做到衛尉,謝景任豫章太守。又諸葛恪年少時,眾人讚嘆他的英才,孫承說讓諸葛氏身敗的最後一定是元遜呀!勤奮求進學業,篤實愛物,凡是在賢聖之流的人,他沒有不登門拜訪的。年六十七歲,赤烏七年(公元244年)死,謚為定侯。子震承嗣。當初張承死了妻子,張昭想要為他娶諸葛瑾的女兒,張承因為彼此是相交好友,不願意,孫權聽到了就勸告他,他就做了諸葛瑾的女婿。生一個女兒,孫權為自己的兒子和娶來為妻。孫權常命孫和對張承要修習敬慎,守子婿的禮節。張震在諸葛恪被殺時,也死了。
張休字叔嗣,二十歲時和諸葛恪、顧譚等都是太子登的僚友,為孫登講解《漢書》。從中庶子轉任為右弼都尉。孫權曾經遊獵,到天黑才回來,張休上疏進諫勸戒,孫權十分讚賞他,拿給張昭看。等到孫登死後,為侍中,拜任羽林都督,治理中、左、右三典軍的事務,遷任揚武將軍。被魯王霸朋党進讒言,和顧譚、張承都因芍陂論功的事情,張休、張承和典軍陳恂打通關節,詐增他們的功績,一起被流放到交州。中書令孫弘偽善險詐,張休平時對他就很忿怒,孫弘因此就誣告他,天子下詔書賜休死,時年四十一歲。

作者簡介

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仕蜀為觀閣令史。入晉舉孝廉,除著作佐郎;出補陽平令,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遷長廣太守,不就;授治書御史。母憂去職,起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卒,有《古國志》五十卷,《三國志》六十五卷,《益部耆舊傳》十卷。
陳壽(233-297),字承祚,西晉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他小時候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後,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三國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