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民(抗日烈士)

張惠民(抗日烈士)

國民黨陸軍第十軍第三師步兵第九團(上校)團長,1943年在常德會戰中同日軍作戰陣亡。1944年4月2日,被國民政府追授為陸軍少將。1985年5月15日,中央民政部批准他為革命烈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惠民
  • 外文名:Zhang Huimin
  • 出生地:陝西平利縣沖河鄉張家灣
  • 出生日期:1905年1月4日
  • 逝世日期:1943年12月4日
  • 原名:張志潤
出身,學習經歷,參軍經歷,

出身

張惠民,1905年1月4日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封建世家。曾祖父張承燮,做過資政大夫、山東臨清知州。祖父張祖階,做過山西鹽運使,父親張有釒奇,字慕南,清末做過山東鹽運使,民國初年在本縣當過區長。

學習經歷

張惠民1921年考入平利縣第一高級國小。他為人誠樸,喜愛歷史課,特別愛聽老師講述岳飛鄭成功民族英雄的故事,痛恨清政府腐敗無能,喪權辱國。
1923年,張惠民高小畢業。次年春,他告別父母和新婚妻子陳顯瑤,考入西安第二職業學校。

參軍經歷

1926年5月,張惠民21歲,鎮嵩軍劉鎮華圍攻西安,他投入楊虎城部當兵,參加了堅守西安八個月的守城戰鬥,從此開始戎馬生涯。
1927年4月,在共產黨人的支持下,國民軍聯軍駐陝總部在西安開辦國民軍聯軍軍事政治學校(又稱西北軍官學校,後易名西北陸軍軍官學校),張惠民遂報名參加。次年升任步二隊分隊長。1928年,軍校隨第二集團軍總部遷山東兗州。5月3日,日本軍隊在濟南製造“濟南慘案”,將中國外交官員蔡公時等17人殺害。蔡公時堅持民族氣節,日軍先將蔡的耳鼻割去,又將蔡的舌頭、眼睛挖去,然後用機槍掃射。蔡等慘遭殺害的訊息傳出,張惠民“不禁捶胸蹬足,大哭一場。”
1929年10月,蔣馮戰爭爆發,軍校提前結業,張惠民被分配在教導師任排長,後升任連長。馮玉祥兵敗下野後,殘部由馮部第五路軍總指揮孫連仲收容。年底,孫在河南新鄉一帶投蔣,被編為第二十六路軍。1931年2月,蔣介石將第二十六路軍由山東調到江西參加對中央根據地的“圍剿”。張惠民時任第二十七師一五八團少校團附。
1931年12月14日,第二十六路軍在江西寧都起義張惠民和副團長王宏章率部參加紅軍(團長李錦亭反對起義,被囚禁),曾任紅五軍團副師長。1932年春,因怕肅反擴大化,離隊回家。7月,安綏軍第一團團長沈璽亭準備在平利縣城黃州館辦幹部教育班,缺乏軍事教官。經人推薦,安綏軍司令張鴻遠(飛生)任命他為少校團附兼教育班大隊長。在教育班期間,他曾悄悄對思想進步的教育班班長何振亞、司務長沈啟賢等說紅軍是勞動人民的軍隊,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和中國工農紅軍的作戰紀律、生活等,對何、沈二人走上革命道路產生了一定影響。
1934年6月,安綏軍第一團改編為陝西警備第二旅第四團,張惠民任少校團附。1935年秋,四團駐防藍田張惠民升任四團中校副團長兼一營長。1936年4月4日,孟子明策動本團文書陳錦文參加兵變,被二營長湯飛山查獲,準備槍斃,陳錦文、張惠民冒險將他保釋。
1936年10月,警二旅移駐西安西郊西大營房。孔從周接任警二旅旅長。12月12日,在孔從周的指揮下,沈璽亭張惠民率領第四團占領了西郊機場,參加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1937年初,警二旅四團團長沈璽亭、第六團團長唐德楹移兵戶縣,脫離楊虎城部,投向蔣介石,警二旅改編為西安行營第一支隊,部隊擴編為四個團,張惠民升任補充團團長。同年3月,沈璽亭部被調往河南,部隊被縮編為第一六六師補充團,張惠民任團長。1938年1月撥往在漢口的第二軍第三師。同年5月,張惠民率補充團參加了著名的台兒莊會戰
1939年9月初,第一次長沙會戰開始,時任第三師第九旅上校副旅長的張惠民指揮所部參加這次會戰(少將旅長賴傳湘有病)。1940年9月,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張惠民奉命督辦軍糧,受到傳令嘉獎。在這次會戰中,第九團團長朱炳秋臨陣退卻被處決。10月,張惠民接任該團團長職。同年冬,第三次長沙會戰開始,第十軍背水據守長沙張惠民率部在長沙城南天星閣,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
1943年11月2日,日軍6萬人分三路向常德進攻。常德為湘西重鎮,是湘西貨物的集散地。當時國民黨第七十四軍五十七師設防常德。常德危在旦夕,時駐防衡山一帶的第十軍等部奉命火速前往增援。
11月27日,第十軍(轄第三、一九?、預十師等三個師,此時已無旅建制)經七天長途行軍,抵達德山以南70里的山丘與叢林,即與日軍展開戰鬥。預十師為左翼,第三師擔任正面攻擊,一九?師自右翼出擊。張惠民率第九團為第三師之前衛,“先挫敵於常德之趙家橋”。日軍第三師團與第十三師團的一部約八千人,一經接觸,即後退三十里。11月29日起,後退敵軍增援反撲,各線同時展開激戰。11月30日夜,七團、九團潛進至德山以南八斗灣附近,向德山敵兵五百餘眾發動攻擊。敵人倉惶應戰,死亡慘重,30日下午六時渡江向北潰竄。
七、九兩團於30日夜占領德山後,七團輕裝渡江,沖入常德汽車南站,應援被圍中的五十七師。不料七團與五十七師事先未取得聯繫,七團亦陷於重圍之中。
12月1日,德山附近之敵捲土重來,將德山包圍。八團、九團正面守衛德山,其左右兩翼分別為預十師、一九?師。由於援常各路軍隊未及時趕到,第十軍孤軍血戰。日軍使用毒氣彈,致使第十軍預十師師長孫明瑾等陣亡。就在戰鬥最激烈時,三師師長周慶祥帶著副師長、參謀長和幾名衛士,丟棄部隊由德山附近渡河逃跑。
12月4日中午,張惠民得知第三營陣地戰鬥激烈,即赴三營陣地。途中遇見三營從陣地上撤退下來。張惠民當即組織士兵發起反攻奪回陣地。下午2時許,三營長周志清陣亡,張惠民振臂高呼:“這正是我們報仇雪恨的時候,不成功便成仁!”聲尚未竭,身中數彈,英勇殉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