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斌(畫家)

張惠斌(畫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惠斌-著名畫家生於1942年。他沒有名師傳授,純靠勤奮加上悟性,四十多年來畫過油畫、連環畫、年畫、版畫、水彩畫,還有大量速寫。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錦州市政協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惠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42年
  • 職業:畫家
  • 性別:男
藝術簡介,人物作品,作品賞析,

藝術簡介

張惠斌17歲開始發表作品,其畫作見於《人民日報》、《中國書畫》、《人民畫報》、《美術》等報刊。其作品魅力震撼大家,折服世俗。1991年應邀赴香港舉辦個人畫展,同年在北京出版《張惠斌中國畫集》。19
93年由香港出版《張惠斌書畫集》。2000年出版《張惠斌畫集》。
1954年張惠斌意外摔傷,癱瘓臥床7年,從此他把繪畫作為自己一生的奮鬥和追求。當時他坐不起來,母親就給他膝頭放了一塊板子,給他後背墊了個枕頭,讓他在畫板上畫畫。他沿襲國小圖畫老師的教導畫臨摹,人物、風景、連環畫,有什麼資料臨摹什麼。家裡的人,家裡的物都成為他寫生的對象。他白天畫,晚上畫,畫得很辛苦,也畫得很投入。他的感覺是,畫畫使他走向了原野,走向了大街,走向了大千世界。16歲時第一次入選錦州市美展,17歲開始在《錦州日報》發表作品並被聘為美術通訊員。
但是由於傷殘,他長到19歲時,身高不僅沒有增高,反而比12歲時矮了幾公分,身體也出現了畸形,甚至不能走路。
就在19歲那一年,他重新開始了人生的第一課──學走路。跌倒了,爬起來,試著不用拐杖,最終甩掉了拐杖。
在苦難的陪伴下,張惠斌學會的不僅是走路,也開始在美術方面嶄露頭角,顯示了自己的天分。
27歲,由於他在繪畫上的出類拔萃,他被借調到錦州市古塔區搞美術創作。由於他的年畫《抗大國小好》入選遼寧省紀念建國三十周年的美展,這幅畫因得到當時的省革委會主任陳錫聯的好評,他又被借調到省軍區搞軍事題材的美術創作,於是“機遇”又一次叩了他的門。他被調進了古塔區文化館,作為“試用”型美術幹部。當時的文化館與電影院是一家,張惠斌到文化館工作時,白天幫電影院組織觀眾、賣票,晚上電影散場後幫助打掃場地,當所有的人下班了,離去了,他自己的本職工作才正式開始,直到前後左右所有的窗戶的燈光都滅了,他那小屋的燈依然亮著。第二天清晨他還得早早起床開院子的門。 他就這樣夜復一夜的畫,出版了一幅一幅年畫、插圖,一本一本連環畫。他的作品不僅在遼寧出版,還被全國美展、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美術出版社、天津美術出版社等發表或出版。
從19歲“學會”走路以來,特別是成為區文化館的一名正式美術幹部以來,張惠斌便尋找一切機會走向生活的沃土,哪怕這“走”對於他是沉重的負擔。他曾到錦州紡織廠畫勞動模範,畫女工;曾到鐵合金廠畫爐前班長,畫煉鋼工人;曾到南票大窯溝礦畫採煤工人;曾到四季村、吉祥村畫農業勞動模範、女民兵、普通農民;曾到中醫院畫老中醫,女護士;曾到警備區畫警衛戰士;曾到市體委畫在錦州集訓的女排隊員;曾到郵電局畫郵遞員、話務員;曾到劇團畫京劇名演員……成千上萬幅速寫、素描、彩墨從他筆下產生,構成了他藝術創作豐厚的積澱。
他不僅在錦州的大街小巷奔走,也走向離家很遠的地方,走出了令健全人為之折服的奇蹟。
他走路是艱難的,但走路又是很有情趣的。難忘1981年的黃山之行,上到了黃山的最高景區——北海;難忘的1982年的瑤寨之行,在那外人不甚瞭然的深山,他領略了山路的艱險,領略了瑤族的風情,也領略了少數民族對遠客的感情;難忘峨嵋修竹,難忘樂山大佛,難忘桂林山水,難忘雲崗石窟,難忘臨潼兵馬俑,難忘大漠莫高窟……
19歲以前他所期盼與奢望的對祖國壯美山河的擁抱,對社會風情的領略,都因他能走路而實現了。
1989年3月,張惠斌反映公安幹警愛民的國畫《眼睛》榮獲全國殘疾人藝術作品展一等獎,在他應邀去北京為展出剪彩時,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有關領導和專家看到他的作品後,決定在中國美術館為他舉辦個人畫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吳作人先生還為“張惠斌中國畫展”題寫了展名,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學仲先生這樣評價張惠斌:“他畫人物、寫山水,其題材之廣泛,風格之多樣,形象之準確,功底之深厚,贏得了藝術界廣泛的讚譽。這些成就,即使是健康的畫家也難以臻善,如今卻由一位重殘的畫家躬行實踐了,這不能不說是藝術領域裡的奇蹟。”
1989年11月4日,張惠斌中國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西展廳開幕。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屈武、老將軍楊成武剪彩,美術名家吳作人李可染劉開渠黃均齊良遲范曾侯一民劉勃舒沈希誠王冠等出席了開幕式,展廳懸掛著張仃沈鵬白雪石王學仲黃胄董壽平范曾等三十餘位書畫界名流為畫展的題詞。錦州市市長胡占山對張惠斌說:“惠斌,你看到這個場面嗎?你真是感動上帝了……”
中國美術館售票處統計,展出8天,日均接待5000人次,包括一位“特殊”的觀眾,專程從昆明趕來的中殘聯主席鄧朴方
張惠斌中國畫展轟動京城,更是震撼了北京新聞界,到場的有中央電視台首都50多家新聞單位記者共400多人,對張惠斌進行了專訪。在畫展結束之後,採訪仍然持續了兩周,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電影製片廠等均做過專題報導。
1991年9月,張惠斌中國畫展先後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收藏家畫苑舉辦,此間,張惠斌結識了華僑國際集團董事長、世界華人協會常務理事馮成,二人一見如故,結為知己,在畫展結束之後,每次馮成來大陸,都會事先與張惠斌聯繫,相約北京聚首。1993年馮成先生在香港出版了一本《馮成珍藏張惠斌書畫集》,以《生活的強者》為題寫下了畫集的序言。
北京出版《張惠斌中國畫集》已成為中央美院的高級教材,可是他的國畫技巧太深奧,就連他那很有名氣的首席學生-曉錦(又名:張曉錦.劉錦 美協會員(g0045號)也很難琢磨,而曉錦的國畫經過國際書畫科研院[曉錦國畫專研組]進行了多年反覆調研.稱實屬:獨門絕技.奇特美術.國畫技巧.實有當代"畫壇奇才.藝苑奇人"和[一代宗師]之稱!她曉錦那史無前例的獨門絕技.奇特高超的精品.是世人無法臨摹的.包括曉錦自已也一樣無法複製!實屬:極品.國寶! 現任[曉錦美術館]館長2006年在北京中國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榮獲[中國書畫金獎藝術家]榮譽證書稱號,2010年10月--.隨同國家領導人參加中國和義大利建交40周年在義大利舉辦的中國文化節......。所以學生們和社會上稱:張惠斌老師為當代偉大的國畫家也恰到其分。
2004年.張惠斌在北京定居。

人物作品

張惠斌17歲開始發表作品。中央電視台、遼寧電視台、錦州電視台、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均作過專題報導。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畫研究院、廣州美術館、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等收藏。1989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引起巨大轟動。其作品魅力震撼大家,折服世俗。吳作人題寫展名,李可染黃胄董壽平等二十多位書畫界名流為畫展題詞。范曾云:“心靈美奐,筆底含秀,值得天下畫人崇敬。”1991年應邀赴香港舉辦個人畫展,同年在北京出版《張惠斌中國畫集》。1993年由香港出版《張惠斌書畫集》。1996年在廣州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1998年應邀赴馬來西亞檳城州、吉隆坡舉辦個人畫展。同年在天津藝術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天津電視台拍攝電視專題片《藝苑奇人》。2000年出版了《張惠斌畫集》。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