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匹青

張匹青,原名張依祥,1878年9月出生,湖南省長沙縣人。祖上幾代寒微,其父給人打長工,後成為佃戶,農閒時挑擔做小買賣,賺取微薄利潤以貼補家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匹青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78年9月
  • 出生地:湖南省長沙縣
學業經歷,主要功績,

學業經歷

張匹青自幼聰穎,愛讀書習字。入私塾後更是勤奮努力,遵從教誨。老師見其好學上進並一表人才,力勸其父送子升學,張乃於1896年得考入縣城公立學堂。1900年畢業,考取南京格志學堂。在校目睹清政府腐敗,又閱讀《猛回頭》、《革命軍》等進步書籍,乃立下獻身革命之志向。1905年東渡日本,進日本士官學校學習軍事知識。旅日留學期間,結識了孫中山、黃興等革命人士,並加入孫中山創建的同盟會,極力倡導推翻清政府。

主要功績

1911年畢業回國,旋參加了武昌起義,任黃興大元帥府機要參謀。攻城戰中,張匹青親率一個警衛連沖向敵營,被一顆子彈穿帽而過,僥倖得免於難。1912年8月同盟會改組,張重新登記加入國民黨。袁世凱竊取政權後,乃隨孫中山、黃興在江浙和天津一帶討袁,屢立戰功。1915年返湘,先後任湖南督軍署及陳嘉佑司令部副官長,參加了討伐軍閥吳佩孚、張敬堯之戰。1920年調任沅江縣知事,興辦學校,修築堤壩,為百姓謀福祉。1923年回身軍界,任湘五軍十六旅旅長,次年調任湘軍督戰委員長,在湘西一帶北伐並剿匪,取得重大勝利,孫中山因此將本人6寸半身照相贈,並親筆題寫:“匹青先生惠存 ——孫文敬贈”。
1926年,陳嘉佑在廣州創建第二軍軍官學校,張匹青受邀出任該校管理部長。校內設有政治講習班,張曾多次接待毛澤東、周恩來、何香凝等來校講授社會主義學說,而其愛人周莊亦與楊開慧同班同桌聽講。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張聯絡陳嘉佑、方鼎英等赴香港、上海等地倒蔣,並掩護了陳義、陳秩常等20餘名被蔣通緝的中共地下黨員出境。蔣曾派爪牙張群對其進行封官許願及金錢收買,被嚴詞拒絕後旋以3000元大洋懸賞緝拿。為躲避抓捕,張於1930年回湘,閒居長沙東鄉十餘年。在鄉熱心公益事業,在民眾中有較高的威望。
抗戰勝利後,張匹青在長沙組織辛亥革命首義同志會,開展各種愛國自救活動。後當選為長沙市參議員,曾為增加教師薪水、修繕和恢復學校、善後救濟等事關民眾利益的問題熱心奔走。1949年出任長沙市人民自救委員會委員、長沙市北區迎解委員會主任,配合開展“迎解”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任長沙市北區支前委員會委員、北區助學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等職,協助政府推動和完成了支前借款、勸募公債、抗美援朝、民主建設、人民監察及消防、救濟、教育等多項工作。1951年在長沙市舉行的抗美援朝大會上,張應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之邀發表了鼓舞人心的講話。1953年6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