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德(原南京天文儀器廠主任)

張俊德(1923~1977)又名克明。陝西戶縣人。1944年國中畢業在家鄉戶縣終南國小任教,開始研製月地運行儀(又名三球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俊德
  • 國籍:中國
  • 逝世日期:1977-11-27
張俊德(1923~1977)又名克明。陝西戶縣人。1944年國中畢業在家鄉戶縣終南國小任教,開始研製月地運行儀(又名三球儀)。由於天文學、機械製造學方面的知識缺乏和器材條件困難,曾幾次被迫停止試驗,但都沒有動搖他的決心。受到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教育部和中國教育工會的嘉獎,被推薦為模範人物代表,列席了1951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1953年又被指派為中國教師代表團團員出席了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教師代表大會。回國後,他繼續傾心於月地運行儀的研究,改進了原來設計的13處缺點,製成了新的“五四”式月地運行儀。新的儀器安裝了三個球,分別代表太陽、地球和月亮,套用機械傳動,使地球繞儀器中央的太陽轉動時月球亦繞地球轉動。儀器中間的太陽以燈炮代替,照亮地球和月球,地球傾斜地在軌道上繞太陽旋轉,月球繞地球的軌道和地球繞太陽的軌道相交成一個角度,就可以演示日食和月食、月亮的盈虧、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太陽的直射和斜射、晝夜和四季的交替等天文現象。
月地運行儀成批生產推廣使用後,對普及天文知識發揮了作用。這期間,他還創製了風雨實驗器,曾在北京部分中學展出,受到師生歡迎。由於張在天文儀器研究方面的貢獻,1952年6月被調往南京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儀器組工作。
當時,中國現代化天文儀器的研製尚未起步,連天文台過去進口的幾台望遠鏡的修復工作,還得請外國專家做。這使張受到很大刺激,也使他深刻認識了本國自製現代天文儀器的重要意義。他決心在這方面為社會主義祖國盡力。1954年5月,他隨張鈺哲台長等赴蘇聯列寧格勒參加普爾科沃天文台重建落成典禮回來,學習、工作更加努力。經過長時間的日夜鑽研,終於在楊世傑先生的指導下,於1955年將一台天文望遠鏡磨製成功。1956年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被選為江蘇省人大代表。
1959年3月,張調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儀器廠任光學車間技術員。當時工廠尚在籌建,沒有廠房,設備也只是從紫金山天文台帶來的一些木製三角架、金剛砂容器及幾台自製簡易陰影儀。就是在這種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他帶領剛進廠的新工人,在防空洞內手工磨製反射鏡面。他為工人上課,講光學冷加工知識;編制加工鏡面工藝,指導工人生產。他還設計了單軸、雙軸、30厘米等幾種磨鏡機和陰影儀等檢測儀器,逐步使光學車間由手工操作變成機械化生產。他在光學車間六年,先後擔任工程師,車間副主任、主任和中共支部書記,與李德培、蘇定強等共同完成了當時國內最大的幾架望遠鏡的光學設計、工藝、加工、檢測、裝校任務。1961年在他參加和指導下完成了中國第一台太陽望遠鏡上的拋物面主鏡,在同年大型鏡面精密工藝加工交流會上,獲得了好評。1964年到1966年,又成功地加工出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獎的43/60/80厘米折反射望遠鏡和60厘米試驗天文反射望遠鏡的完整的光學系統。專家們對上述兩台望遠鏡進行鑑定,都稱讚儀器的“聚光能力強,成像質量好”。這期間,張還撰寫了三篇論文,其中《60厘米拋物面鏡的磨製經過》和《60厘米中間試驗望遠鏡主鏡玻璃外圓及中孔的加工結果》,載入中科院“二一六”辦公室內部刊物《“二一六”資料彙編》(第二集),和王延路等合寫的《60厘米拋物面主鏡的磨製》論文,被輯入《60厘米試驗天文反射望遠鏡專輯》一書中(1980年10月科學出版社出版)。測時測緯精度名列世界各國前茅的Ⅱ型光電等高儀,有兩塊熔石英大反射稜鏡,邊長17厘米,反射面與側面垂直度要求很高,磨好後要將此二稜鏡從側面孔螺絲連線成一個二面角調成某一固定角度。張用手工最早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在光學加工中,他勇於探索,在國內首先使用了“三點工具”。這給大相對口徑的鏡面及透鏡的加工帶來極大的方便。後幾台施密特改正鏡主要是用這一工具磨修出來的。這一工具後來被很多單位採用。1977年11月27日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