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若斯特

法國人,1949年生,哲學碩士,現代文學和符號學第三階段博士,電影敘事學家,現在蒙彼利埃第三大學任教,主要著作有《新的電影,新的符號學—論阿蘭·羅布-格里耶的影片》(1979,與多米尼克·夏托合著)、《影片和小說比較中的眼睛—攝影機》(1987)等,寫過劇本並拍過短片。若斯特與安德烈 戈德羅還合著了《什麼是電影敘事學》(中譯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朗索瓦·若斯特
  • 出生日期:1949年生
  • 職業:哲學碩士
  • 主要成就:現在蒙彼利埃第三大學任教
人物生平,重要事件,

人物生平

法國電影敘事學家若斯特(Francois Jost)認為,敘事是以事件的轉變為前提的,它意味著從一個事件轉變為另一個事件,意味著時間性,而且在電影中,這個時間性特別重要。像《嬰兒的早餐》這樣的電影還不算敘事,而僅僅是一個比照相的瞬間稍長的一個過程。他認為,用一個鏡頭拍成的即無任何時間省略的影片更接近於照相,而在他的理論里,照相是不存在敘事的。這和巴特的觀點恰好是背道而馳的,巴特認為任何信息的傳遞過程里都包含有敘事,照相當然是一種敘事了。關於敘事,除了上面的界定外,若斯特又補充說,為了產生敘事,不僅需要記錄過程,尤其需要運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來修飾時間,例如刪略時間,採取倒敘手法,重新安排時程等。所以,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存在敘事,有一些電影形式,它們完全不是敘事而是演說。

重要事件

若斯特認為,在電影中暗含著一個敘述者,他是一個組織者,這個掌握一切的組織者負責引導影片中的人物說話,這些真正說話的人是言明的敘述者。敘述者不是演說的人,而是採取視角的人。在若斯特那裡,視角問題包括三個層次,所知角度、視角角度和聽覺角度。這是若斯特根據電影的聲畫特性,把熱奈特的視角一分為三。在許多電影研究者那裡,在理論上是把聽覺問題看作是視覺問題一部分的。在這裡,若斯特提出了他自己的概念:目視化。若斯特認為,第一個鏡頭都表明攝影機的一個位置,所以對他來說,鏡頭本身就是一個視點。因此他把目視化又分為二種:內部目視化(攝影機使人聯想到某個人物的眼睛)和零級目視化(攝影機像是置於人物之外)。而在內部目視化里,又有二種情況,如果接受者不靠上下文就能一下子看出畫面上沒有的一個人物,這叫初始內部目視化,如果通過剪輯、銜接或者語言等上下文的關係來表現主觀性,這叫次級目視化。
若斯特的主要著作還有《新的電影,新的符號學──論阿蘭.羅布-格里耶的影片》(1979年,與多米尼克.夏托合著),《影片和小說比較中的眼睛──攝影機》(1987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