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黃入冀輸水工程

引黃入冀輸水工程

該工程的立項目的是為緩解華北資源嚴重短缺問題,要多渠道,多方案解決,為此提出利用位山灌區三乾渠向華北、白洋淀送水。並能充分利用現有工程,輸水線路短,並與今後南水北調東線線路要求結合,這是具有明顯優越性的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引黃入冀輸水工程
  • 用途:緩解華北資源嚴重短缺問題
  • 工期:兩期實施
  • 年引水量:6.22億立方米
簡介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對該項目明確指出:引黃入衛工程是一次利用當地灌溉設施,跨流域,跨省的大型調水工程,各方面的矛盾比較複雜,有關各方一定要從全局利益出發,在引黃入衛工程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緊密配合,保證按時、高質量地完成各項工程,及早緩解河北省東南部地區農業嚴重缺水的狀況,為農業綜合開發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要求水利部在批准了山東省引黃入衛初步設計基礎上, 及早研究、明確衛運河輸水及河北省接水、輸水方案,以保證整個工程按期實施。
國家農委同意該項目立項,要求建設工期三年,並安排中央級農發基金1.54億元,水利部基建非經營性基金0.3億元。
河北院於1992年4月至11月完成了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1992年12月至1993年4月在衡水、滄州、邢台地區配合下,僅用不足半年時間完成了《河北省位山引黃入冀工程初步設計說明書》。該工程按設計要求已按期實施。
該工程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於1993年完成,二期工程於1994年完成。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為解決河北省滄、衡地區嚴重乾旱,還於1993年2月、 1994年1月進行了兩次引黃應急供水,從1994年11月至目前,基本每年按期進行引黃輸水。
位山引黃入冀工程按水電部批准:位山~臨清山東段由山東設計院設計,黃河來水 75%保證率, 冬季四個月中引水 90天,年引水量6.22億立方米,渠首引黃設計流量80立方米/秒,穿衛運河採用立交型式,穿越徒駭、馬頰河也採用渡槽立交,山東省內渠線總長105公里, 在臨西縣劉口村附近入河北省境內;河北省境內渠首設計流量65立方米/秒,校核流量75立方米/秒,由劉口村~南排河東關閘,渠線全長257.186公里, 沿線除利用已建渠線、閘涵、倒虹吸外;尚有新建閘涵、倒虹吸及新開渠道等工程設計,工程建成後要求黃河來水75%保證率條件下,冬季四個月中引水90天內達到引黃水量5.0億立方米。該工程建成10年來,效益顯著,達到了預期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