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三里

廿三里

廿三里街道位於義烏市東部,區域面積72.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2萬,外來人口5.6萬,轄35個行政村,8個居民區。是個經濟發達,環境優美、文化繁榮的現代文明城鎮。距離義烏市城區,蘇溪鎮,東陽市都是23里,所以叫廿三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廿三里
  • 所屬地區:中國浙江
  • 電話區號:0579
  • 郵政區碼:322013
  • 地理位置:浙江省義烏市
  • 面積:72.2平方公里
  • 方言:吳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理,經濟,發展,歷史,文化,

地理

古往今來,廿三里人民始終在這片土地上默默地耕耘和勞作,一代一代,生生不息。為了謀生,廿三里人民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就乾起了“敲糖換雞毛”的營生,手中的撥浪鼓聲響遍了周邊省市。儘管他們不畏艱辛,四處奔波,卻連養家餬口都十分艱難。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這“撥浪鼓之鄉”,廿三里人民所具有的商品經濟意識,終於趕上了大好機遇。“春風得意馬蹄疾”,市場經濟迅猛發展,撥浪鼓之聲發出了宏大的迴響,在廿三里鎮很快出現了小商品交易市場,並不斷向義烏城區發展,終成今日聞名遐邇的中國小商品城。我們可以自豪的說,廿三里是中國小商品城的發祥地。

經濟

廿三里街道成立於2003年12月,是中國小商品城的發祥地,素有“拔浪鼓之鄉”的美稱。街道位於義烏市東部,與東陽市接壤,區域面積72.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2萬,外來人口5.6萬,轄35個行政村,8個居民區。街道交通發達:建成的甬金高速公路和陽光大道穿境而過,寬闊的稠廿公路使街道與城區緊緊相連,嶄新的商城大道更是直通中國國際小商品城福田市場,實現了與市場的短距離接軌。
近年來,圍繞建設“城市新區、產業新城、人居樂園”和構建“活力廿三里、實力廿三里、和諧廿三里”的目標,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率領全體幹部、工作員銳意進取、奮力拚搏,使社會經濟穩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項事業同步快速進步。2005年,街道實現稅收突破了億元大關。2006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6億元,預算內財政收入1.39億元,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3.48億元,全年農民人均收入7730元。
——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目前,街道有各類工業企業1800多家,以襪業、織帶、化妝品、工藝品、塑膠、玩具為主導行業。一直以來街道堅持以商促工,貿工聯動的發展戰略,工業經濟快速發展,2006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9.4億元,比上年增長45.3%,工業銷售產值48.2億元,比上年增長44.4%,規模以上企業可實現出口交貨值7.6億元,比上年增長46.73%,。街道園區開發的1.5平方公里工業用地,共引進企業199家,目前已全部開工、投產。投資2.2億元,規劃面積162畝,建築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設總面積近20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一期8幢已全部建成,不久即可投入使用。同時,企業創牌也實現了零的突破。2006年浙江洪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薑糖薑湯獲得了國家免檢產品稱號;義烏市利津日用品有限公司的地球牌清潔球獲浙江省著名商標;浙江艷莊化妝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的6枚商標獲金華市著名商標

發展

憶往昔,崢嶸歲月,感慨萬千;看今朝,大幹快上,生機盎然;望未來,大展宏圖,任重道遠。按照義烏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大城市和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在廿三里的大地上,已掀起一個大開發、大發展的熱潮,建設產業發達、社會文明、環境優美、生活富裕、富有特色的大城市功能區已成為廿三里人民的自覺行動。廿三里鎮——這顆鑲嵌在義東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正綻放著耀人的光芒!
義烏的商業文化:廿三里撥浪鼓及其歷史文化隨著義烏市場的不斷壯大,義烏經濟的不斷繁榮,自然會讓人們想起那悅耳的撥浪鼓聲和“雞毛換糖嘍……”的親切的吆喝聲,定然會讓你想到它的發祥地廿三里,並讓你的思緒去翻開它那塵封已久的歷史及其文化……

歷史

說起廿三里的撥浪鼓歷史及其文化,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時期。明末,已有為數不多的貨郎在民間走街穿巷,初露雛形。到了清道光年間,已形成一個組織嚴密,分工細密的組織,這就是《義烏縣誌》所記載的廿三里“敲糖幫”的歷史。
當時,廿三里“敲糖幫”按生意的活動方式,進行了嚴密的分工,具體分為“坐坊”和“擔頭”兩類。“坐坊”,其組織有“糖坊”、“站頭”、“行家”、“老土地”四種。“糖坊”的任務是把煎好的糖粒、糖餅、生薑糖用現金或貨物貸給敲糖人,同時還收購代銷敲糖人收來的貨物;“站頭”就是敲糖幫居住的小客棧,並經營糖擔託運業務;“行家”專事採購各類小百貨以供敲糖幫經營;“老土地”專收敲糖幫換回的貨物。而“擔頭”,則是挑糖擔趕生意者,“擔頭”里有幾個領導人物,稱為“老路頭”,這類人由精於敲糖業務的人擔當,且是從敲糖幫中公議推舉的“精英人物”,其任務是由其獨當一面,統帥一路糖擔;“老路頭”下又有“攏擔”,是各村糖擔的首領,由村推舉並負責帶領本村糖擔,其能力略遜於“擔頭”;“攏擔”下又有“年伯”,“年伯”的職位是由“攏擔”任命,其任務是協助“攏擔”的工作,同時,“年伯”要照管五至七副的“擔頭”;最後是糖擔,又稱“擔頭”。這些“擔頭”,就是“新手”,即初次出門的敲糖人,如同工匠所收的學徒,屬“年伯”帶領指導。另外,在吸收新糖擔上,也要行拜年伯的手續。
至此,我們通過對歷史上的廿三里“敲糖幫”的組織與經營方式進行分析,我們看到的是一種自然經濟條件下民間自發的商品經濟的活動方式,從表面現象看,它是“抱布貿絲”式的物物交換,但從組織及分工合作來看,完全是一種現代商業的組合,因為它完全具備現代商業的基本要素與功能。正因為廿三里敲糖幫的這種經營方式,使它具有了長期延續和發展的能力,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產生出新的商品經濟活動的強大生命力,催生了舉世矚目的義烏小商品世界。

文化

回顧文革期間,廿三里的“雞毛換糖”及其歷史文化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當時,雞毛換糖成為被打擊對象,說雞毛換糖是“棄農經商”、“投機倒把”、“資本主義尾巴”,與全國禁令相牴觸,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那時,廿三里也成立了“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把那些在廿三里街上手拎藍子叫賣的和擺地攤的趕得“嘭嘭”飛,禁止糖擔外出雞毛換糖,人要抓,錢要罰。但是,廿三里鎮即使在文革這種割資本主義尾巴,嚴厲打擊投機倒把的時期,糖擔外出雞毛換糖依然盛興,那時廿三里鎮外出雞毛換糖的人員多達五千餘人,經營範圍不僅涉及到浙江周邊的江西、福建等省,而且擴展到全國各地。隨著中國市場化取向改革和商品經濟的活躍,廿三里鎮在原先雞毛換糖小百貨銷售基礎上,進入了開拓專業市場和專門經營小商品的新階段,在20世紀的七十年代中期,廿三里鎮就出現了幾百個經營小商品的地攤,並於七十年代末形成了中國第一代小商品市場。但由於政策的限制,廿三里雞毛換糖隊伍的真正壯大仍是舉步維艱,直到1979年3月24日,時任中共義烏縣委秘書的楊守春在《浙江日報》第二版發表了《“雞毛換糖”的撥浪鼓又響了》一文,給廿三里鎮乃至整個義烏的商品經濟的發展注入了生機。該文是全國第一篇報導義烏“雞毛換糖”意義的新聞稿,被盛譽為“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第一聲吶喊”,第一份“為民請命書”。文章充分肯定“雞毛換糖”是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其利多弊少,既推動了義烏紅糖事業的發展,又換回來出口所需要的“紅毛”,農田所需的作肥料用的“廢雞毛”,讓糧食增產,農業增效,搞活流通,於國於民都有利。文章發表受到了經濟、學術、新聞三界人士的盛讚。後來到1980年,雞毛換糖才被允許,公商局也為雞毛換糖頒發了臨時許可證。於是,廿三里鎮的男勞力一到空閒,便“傾剿而出”,村里可謂“十室九空”,盛況空前。事實上“雞毛換糖”好處並非至此。如廿三里鎮(公社)辦的廿三里羽毛廠,就是在這個階段應運而生的,當時它解決了農村數千人的就業問題,換回了外匯,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增加了農民收入,可謂利國利民。直到1982年後,市場逐步向義烏縣城集中民展,終成今日聞名遐邇的中國小商品世界,而廿三里的敲糖人正是義烏小商品世界的“始作俑者”。
綜觀廿三里鎮雞毛換糖的歷史,實質是一部撥浪鼓文化的發展史,其特點可概括為三方面的內涵:一是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自立自強的意識;二是勇於開拓,敢為人先與百折不撓,刻苦務實的實幹精神;三是講求實利,注重經商,重商尚利的市場觀念。而義烏市委領導朱連芳對撥浪鼓的文化內涵用三個字作了高度的概括:勤、聚、讓。貨郎以勤為本,不畏艱辛,做人家不願做的賺頭小的雞毛換糖謂之勤;不管到天南地北,不管賺錢多或少,不敢隨意亂花,而是把賺來的錢寄回家,從不敢忘記“節約”為本的光榮傳統,此謂之為“聚”;謙讓為本,和氣生財,薄利多銷謂之為“讓”。這正是廿三里鎮撥浪鼓歷史文化的真實的寫照。廿三里“撥浪鼓文化”的這種無形的精神力量,正是推動廿三里乃至義烏社會經濟高效、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正是這種動力,造就了廿三里人特有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以及他們的行為方式,使廿三里商人在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路。
如今,許多以前的廿三里鎮敲糖幫,都已成了經濟辦廠能人,他們的眼光早已離開那雞毛換糖的蠅頭小利,把目標鎖定在國際市場,國際品牌上。然而,廿三里人雞毛換糖的精神,撥浪鼓的故事,將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雞毛換糖囉……”,那聲音悠長而親切的吆喝聲將永遠激勵廿三里人在市場經濟浪潮中高歌猛進、永不停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