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低碳綠色新型能源基地

作為能源大省,山西將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兼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寶順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要通過增加煤電轉化、高效脫硫除塵、發展煤基燃料、減少耗能排碳、加強生態建設等措施,建設低碳綠色新型能源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設低碳綠色新型能源基地
  • 目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 性質:高效脫硫除塵、發展煤基燃料
  • 屬性:從最佳化經濟結構入手
作為能源大省,山西將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山西建設成國家的低碳綠色新型能源基地,一、要以全局視野破解發展難題,二、要以科學理念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三、要以統籌方法推動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四、要以有力舉措保障和改善民生,五、要以創新思路最佳化發展環境,

作為能源大省,山西將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建設低碳綠色新型能源基地
張寶順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核心是推動經濟發展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內生增長型轉變。山西要以信息化、自動化和高科技融入傳統產業,圍繞十大產業開發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按照信息化、生態化、集約化方向改造提升能源原材料等傳統產業,在重型裝備、煤機製造、鐵道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爭創一流水平。
他表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從最佳化經濟結構入手,在循環經濟、綠色煤電、延伸產業鏈上做文章,以資本、技術為紐帶謀求跨行業、跨地域、跨所有制的戰略合作,打造一批“旗艦”企業和產業集群。 山西省經濟雖然步入較快增長區間,但回升基礎還不穩固、增長後勁有待增強,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任務艱巨。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激烈競爭中,我省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中央作出的戰略決策,是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搶占制高點、增創新優勢的重要舉措,也是貫穿總理報告的重點內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場深刻變革,對山西這樣的資源型地區來說更具有特殊的艱巨性、挑戰性和緊迫性,不僅是脫胎換骨、浴火重生,而且是時不我待、刻不容緩,同時也為我省推進綠色轉型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新的動力。我們要按照總理提出的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全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近年來,我省堅持不懈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並取得明顯成果,積累了豐富經驗。儘管面臨的任務很艱巨,但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勤勞智慧的山西人民一定能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走出新路子,創造新輝煌,把

山西建設成國家的低碳綠色新型能源基地

要重視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要以全局視野破解發展難題 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根據國家巨觀調控的節奏和力度,加強經濟運行監測,搞好政策對接,確保經濟穩健運行。既要保持強勁投資態勢,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又要最佳化投資結構,加大對節能環保、自主創新、“三農”、民生等領域的傾斜。積極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多渠道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多層次培育消費熱點,形成多力並舉、協調拉動經濟成長的局面。

一、要以全局視野破解發展難題

二、要以科學理念加快經濟結構調整 推動資源型經濟全面轉型。在思想觀念上,要牢固樹立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理念,瞄準產業多元、低碳發展、社會和諧、城鄉宜居、山川秀美的目標,在“加快”轉變上下功夫、見實效。特別是要通過增加煤電轉化、高效脫硫除塵、發展煤基燃料、減少耗能排碳、加強生態建設等途徑和措施,加快構建低碳綠色新型能源基地。在產業結構上,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努力探索高碳產業低碳發展的有效途徑,按照信息化、生態化、集約化方向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特別是要跳出煤、延伸煤、超越煤,擴大煤炭企業兼併重組整合的成果,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全省上千億元規模的產業有煤炭、焦炭和冶金三個,去年裝備製造、旅遊產業均為800多億元,要儘快使這兩個產業達到1000億元以上規模,這對山西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將有效改變我省的產業形態。在發展路徑上,大力開發環境友好技術,推廣清潔生產,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實施生態興省戰略,建立低碳能源體系、技術體系、產業體系和消費體系。在發展動力上,加快建立地區創新體系,建設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提高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在工作推動上,要抓緊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工作,使轉型發展深入到各個層面,擴展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

二、要以科學理念加快經濟結構調整

三、要以統籌方法推動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 在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上實現新突破。把特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作為擴大需求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抓手,加快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從制定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統籌城鄉發展,加快中心城市建設,推進工礦型城鎮全面轉型。積極發展特色農業、設施農業、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推動新農村建設邁上新台階。

三、要以統籌方法推動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

四、要以有力舉措保障和改善民生 使全省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把解決民眾生產生活困難與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有機結合起來,穩步提高民眾收入水平,規範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職工工資合理增長機制,保障城鄉困難民眾基本生活;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統籌發展各級各類教育,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深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大力發展便民服務、社區服務、居家養老等公益性社會服務,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堅持不懈抓好安全生產,創新安全監管機制,開展本質型安全創建活動,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推動安全生產形勢由明顯好轉向穩定好轉和根本好轉邁進;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努力建設“平安三晉”和“法治山西”。

四、要以有力舉措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要以創新思路最佳化發展環境 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和全民創業能力。堅持用改革開放的辦法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和問題,完善企業能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質量、技術等市場準入制度,形成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切實為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和全民創業搞好服務、創造條件。加大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力度,既要引進一流的項目,又要引進一流的人才和管理,通過擴大開放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五、要以創新思路最佳化發展環境

總之,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要抓住和用好建設低碳綠色新型能源基地的機遇,抓住和用好建設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機遇,抓住和用好發展裝備製造、文化旅遊等新興產業的機遇,抓住和用好推進特色城鎮化的機遇,著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