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縣(遼寧建昌縣)

建昌縣(遼寧建昌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建昌縣隸屬遼寧葫蘆島市,位於葫蘆島市西北部。東鄰連山區興城市,南連綏中縣,西北接凌源市,西南與河北省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海港區接壤,北靠喀左朝陽兩縣。

建昌縣總土地面積3181平方公里。耕地89萬畝。建昌縣人口65萬(2011年)有漢、滿、蒙、回、朝鮮等民族。建昌縣地處遼西丘陵山區,燕山山脈延伸於此。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松嶺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貫穿本縣。最高峰大青山,海拔1223米,有遼西屋脊著稱。發源、流經縣境的河流有40多條,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六股河、青龍河、黑水河。境內建有大、中、小水庫31座,總蓄水量為1.74億立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建昌縣
  • 外文名稱:Jianchang Country
  • 別名凌南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遼寧省葫蘆島市
  • 下轄地區:7鎮20鄉1個民族鄉:建昌鎮
  • 政府駐地:朝陽路
  • 電話區號:0429
  • 郵政區碼:125300
  • 地理位置:遼西丘陵山區,燕山山脈延伸段
  • 面積:3181平方公里
  • 人口:65萬(2011年)
  • 方言北京官話-朝峰片東北官話-哈阜片-長錦小片
  • 氣候條件: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白狼山風景區、龍潭大峽谷﹑建昌古城
  • 機場葫蘆島興城機場
  • 火車站建昌站葫蘆島站
  • 車牌代碼:遼P
  • 行政代碼:211422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點,自然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經濟概況,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教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郵電,交通運輸,風景名勝,名優特產,

建制沿革

早在夏、商時期,約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前十一世紀,將領土分九州。建昌境域初為冀州,後為幽州的墨胎氏為君主的孤竹國屬地(國都在今河北盧龍)。周代實行分封諸侯制,在西周時期,即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前770年,此地屬周的諸侯國燕國(治所今北京)領域。東周的春秋時期,即公元前770年至前475年燕國設定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建昌屬遼西郡(治所今義縣西的陽樂)地。戰國時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初歸山戎,後併入東胡。公元前222年,秦朝時實行郡縣制,全國分36郡。嶺上大凌河流域建昌一帶屬右北平郡(治所河北薊縣無終);嶺下六股河流域一帶,歸遼西郡(治所遼寧義縣的陽樂)。
漢代實行州制,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建昌屬幽州刺史部右北平郡,治所平鋼(今內蒙古寧城縣),西部白狼水(大凌河)流域,即嶺上歸白狼縣(今建昌鎮南,章京營子)所轄;東部嶺下六洲河(今六股河)流域屬文城縣(今巴什罕土城子)所轄。東漢時(公元25年至220年)建昌仍屬幽州刺史部,西北部嶺上被鮮卑部占據,東南部嶺下劃入遼西郡(郡址在義縣西的陽樂)所轄。漢末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220年至265年)建昌的嶺上地區仍屬鮮卑地,嶺下歸魏的昌黎郡(今義縣)所轄。
晉代仍為州郡制,公元265年西晉統一全國後,將遼西一帶劃歸平洲(今遼陽),此時嶺上歸鮮卑字文部所屬;建昌東嶺下、南嶺下屬平州昌黎郡(義縣)管轄,後來被段部占領,最後為慕容部所據。東晉十六國時期(公元316年至420年)的前燕、前秦、後燕、北燕先後皆為平洲昌黎郡(郡址龍城,今朝陽)管轄。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至589年)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都屬營州(今朝陽)建德郡(治所白狼城今建昌街南章京營子)石城縣(今喀左白塔子)管轄。公元581年隋統一中國,建昌一帶歸柳城郡(今朝陽)管轄。唐朝(公元681年至907年)實行道州制,建昌屬河北道營州管轄。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年以後,建昌屬燕國營州,後為契丹割據。
宋代的北宋時期(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領(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立了遼國,建都於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實行道州制。建昌嶺上屬遼國中京道大定府(治所今內蒙寧城西城裡村)潭州龍山縣(治所今喀左縣白塔子)管轄;嶺下屬隰洲海濱縣(今綏中城北古城寨)管轄。公元1115年,居住在東北北部的女貞族,由完顏阿骨達(金太祖)統一了各部建立金國,建都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於1125年金滅遼,占領了祖國北部的大部領土,改道州制為路州制,建昌一帶屬北京路大定府(內蒙寧城西城裡村),大凌河流域及六洲河上游歸利洲(今喀左大城子)龍山縣(喀左白塔子)所轄,南嶺下黑水河流域及雲山洞一帶歸宗州(遼時由來州改為宗州)海濱縣,(今綏中城北古城寨)管轄。
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統一蒙族各部,建立大元帝國,公元1279年元朝平金滅宋,統一中國後改路州制為省路制。在東北設遼陽行省(治所在東寧府今遼陽)。建昌一帶屬遼陽行省大寧路,嶺上歸龍山縣管轄;嶺下六股河流域瑞雲山(今大屯雲山洞)一帶歸瑞州(唐建威州後改瑞州)管轄(治所今綏中西南前衛)。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建立明朝,初時沿用元的舊制,洪武20年(公元1387年)廢元省路制為省府制,邊疆為司衛制,洪武24年(公元1391年)建昌一帶屬京師大寧都司營州(治所龍山今白塔子)中屯衛管轄。在永樂元年三月(公元1403年)將大寧都司遷往侏定,把寧地賜給三衛(太寧衛,朵顏衛,福余衛)實胥入烏梁海勢力範圍(治所內蒙翁牛特旗紅山),從而此地基本荒廢(後名蒙古部牧場)。
公元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興京(今遼陽)建立後金,於1644年滅明建立清朝,遷都京師(今北京),清仍用明時省府舊制。建昌一帶在明末的後金時期就歸清屬,公元1629年蒙古王公蘇布地,從叔父色楞率所部5千人到原大寧廢境遊牧。歸屬清廷後,於天聰9年(公元1635年)蘇布地被授為喀左旗扎薩克(旗長),治所喀左關大海。二任扎薩克其塔特遷旗駐地到南公營子,下轄九參領53個佐領53個驍騎校(包括今建昌,喀左,凌源市地境)。從此建昌一帶,即為喀左旗所轄。這時清朝對此實行蒙旗制。自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清廷借地安民,獎勵內地漢民到此開墾,又允許蒙民吃租,謂之“一地養二民”,因此本境內居民日益增加。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在塔子溝(滿語含義是塗泥溝,今凌源鎮)設塔子溝廳(以駐地命名)這時建昌一帶屬直隸省承德州(雍正11年設)塔子溝廳管轄。
乾隆43年(公元1778年)正月14日,將承德州升為承德府,塔子溝廳改設為建昌縣,治所塔子溝(今凌源鎮)。縣衙設史、戶、禮、兵、刑、工六房。下轄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熱水湯、小城子、大城子、宋杖子、哈叭氣、雙廟、三官甸子、東大橋、老爺廟、羊角溝、六官營子、赤里赤、和尚房子、玲瓏塔、二道灣子、平房子、大屯、從杖子、黑山科、白棗林子、湯神廟、山咀子、喇嘛洞、北爐、三十家子、溝門子、河絡湯溝、山甸子、佛爺洞、盤嶺、叨爾磴、藥王廟、茶棚、四官營子等43個鄉、185個牌。鄉有鄉約、牌有牌長。此時建昌一帶隸屬直隸承德府建昌縣管轄。嘉慶16年(公元1860年),設牤牛營子巡檢司署,駐地牤牛營子(今建昌鎮),管理東南鄉(塔子溝東南各鄉概稱)一帶。
公元1906年奉詔於朝陽設朝陽府,下轄建昌、綏中、阜新、朝陽、建平五縣。從而牤牛營子巡檢司所屬之地直到清末一直隸屬省朝陽府建昌縣管轄。
1912年1月1日建立中華民國,1912年仍沿用舊制。1913年(民國2年)將承德府改為熱河特別區。1914年(民國3年)內務部下令統一全國行政區劃名稱,實行省縣制。在承德設熱河道。因本建昌與江西建昌重名,改建昌縣為塔溝縣(以駐地而得名)改後建昌縣紳士以為“塔溝”二字欠文雅,考據凌河三源當時皆出建昌縣境內,逐仿洮沅、沁源之例,又於同年請準政府改為凌源縣。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北。1933年春(偽大同2年),凌南一帶也淪為日偽統治區,1931年初由地主漢奸組織了為日本侵略者效勞的“地方治安維持委員會”,8月撤銷維持會,恢復凌南設治局,9月正式改為凌南縣。此時日偽實行縣旗分制,縣公署置一科四局,即總務科、實業局、財務局、警務局、教育局、另有自衛團。縣下初為沿用民國的區牌制,公元1936年(偽康德3年)確立保甲制,原5個區為5個保,保有保公所和保長。保下共轄48甲,甲有甲公所和甲長。旗公署以下也置三局一團,即印務局、警務局、度支局,保衛總團。此時建昌縣總面積為3967平方千米,總戶數36978戶,總人口227392人。
公元1937年3月(即偽康德四年),凌源縣、凌南縣“兩凌”合併實行街村制,復名建昌縣。縣署駐地牤牛營子(建昌鎮),此時將六家子保劃歸朝陽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投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光復後我們黨在建昌組建了凌源縣,縣長姜田,駐地凌源鎮,下轄原偽滿喀喇沁左旗管境,今建昌當時為六區,區長田志東。於10月將凌源縣分成建昌、建東、凌源三縣。此時西嶺上為建昌縣,縣駐地始於建昌街後在鹼廠區後營子村,首任縣長李賀年,下轄湯神廟、要路溝、喇嘛洞、鹼廠、新開嶺六個區。東嶺下成立建東縣,因在建昌之東而命名。縣駐地藥王廟區河西村,首任縣長吳力權,下轄藥王廟、二道灣子、玲瓏塔、叢杖子、十二德堡、大屯、黑山科村7個區。和尚房子區劃歸綏中縣轄。1946年春,建昌被地主武裝國民黨保全隊盤踞。此處地主豪紳及偽官吏殘餘組織了“建昌治安維持會”,不久又組建一個“凌南縣”。這時和尚房子區歸綏中縣所轄。
1946年至1948年中國共產黨“18地區”(前身為熱東地區)駐在建昌縣境內。開始在要路溝河南,建昌解放後遷到素珠營子,1947年秋遷到二道灣子街,此時建昌、建東兩縣均屬“18地區”領導。
1946年9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冀察熱遼軍區十三旅和十八軍區獨立團、遼西支隊等在邊區司令員李運昌同志指揮下,勝利攻克建昌,從此建昌人民得到了徹底解放。建昌人民在十八地委領導下,依照土地法大綱,於1947年7月份開始普遍地進行了土地改革運動,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人類理想。
1948年4月1日,因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撤銷建東縣,將其所屬地區除十二德堡區劃歸喀左縣外,其餘全部併入建昌縣。1948年秋,將縣政府遷到牤牛營子區的三家村靛池屯,在1949年春將縣政府駐地遷到建昌街。
1948年將和尚房子區除白棗林子以東地方劃歸綏中縣外,其餘又歸屬建昌縣。此時建昌縣屬熱河省十八專屬領導,下轄牤牛營子、湯神廟、要路溝、喇嘛洞、鹼廠、新開嶺、喇嘛洞、和尚房子、大屯、黑山科、藥王廟、二道灣子、玲瓏塔、叢杖子這13個區,區下有村和農民會組織。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從而建昌縣各級也都相繼正式建立了人民政權。

行政區劃

鄉、鎮
駐地
人口
面積
轄區
建昌鎮
朝陽路
10.6萬人
24平方千米
河東、建凌、北環路、文昌、朝陽路、西慶、建南、建軍、建祥、建昌街、南營子、北營子。
湯神廟鎮
湯神廟村
3.04萬人
117.1平方千米
酒局杖子、大三家子、流水溝、湯神廟、松樹樑子、馬營子、孤山子、南嶺、古橋子、朱家店、樹態溝、南杖子、迭堡土溝。
喇嘛洞鎮
駐喇嘛洞
3.28萬人
167.58平方千米
喇嘛、南大杖子、盆窯、肖杖子、喇嘛洞、馬場、湯泉子、郝台子、必里營子、坤都營子、小三家子。
大屯鎮
大屯村
1.9萬人
170平方千米
大屯、韓家屯、小石門、賀吉溝、老溝口、聖宗廟、頭家溝、三道溝、四道溝、雲山洞、馬道子。
八家子鎮
八家子
1.77萬人
92平方千米
八家子、瓦房溝、前石門子、高家屯、沙河哨、平山子、青石嶺、八家子、鹿叫。
藥王廟鎮
藥王廟村
3.12萬人
216平方千米
藥王廟、康家溝、雞冠山、響水甸子、上窯、安杖子、樺樹溝、杜杖子、藥王廟、紅旗、河北、灣溝、邱營子、高杖子、四家子、施家杖子、林家店、於家店、興鋪、鴿子洞、四新、楊樹溝、火店。
玲瓏塔鎮
瓏塔村
2.32萬人
126平方千米
玲瓏塔、小河東、玲瓏塔、白塔子、勝利屯、楊樹溝、大西山、毛杖子、紅草溝、瓦盆窯、高家莊、黃杖子。
牤牛營子鄉
建昌鎮南營子
3.66萬人
169.41平方千米
三家、箭石溝、姜杖子、扎蘭營子、賈窯、什大營子、窯匠溝、井龍溝、梨樹溝、櫻桃溝、荊條溝、東馬場、章京營子、洞底屯、老雙溝、蒿子溝、梅力營子、東山。
素珠營子鄉
素珠營子
2.25萬人
126.74平方千米
白道營子、馬場溝、白廟子、佟杖子、邱杖子、素珠營子、蟒擋壩、王君杖子、石灰窯子、梁杖子。
石佛鄉
石佛
1.62萬人
76平方千米
立新、灰窯子、石佛、梅杖子、柳條溝、湯土溝、張家店、槐樹溝、垮子莊、大杖子。
王寶營子鄉
王寶營子
1.95萬
116.7平方千米
興盛永、王寶營子、城子溝、安子溝、興隆莊、京油杖子、青松、田家窩鋪。
老達杖子鄉
老達杖子
2.36萬人
166平方千米
東道溝、佛指山、賈杖子、爐上、明堂子、老達杖子、范杖子、牛洞子、青龍源、東南溝、青龍峽。
要路溝鄉
要路溝
1.23萬人
105.33平方千米
會合溝、田杖子、石門子、平房子、大張台子、要路溝、閆杖子、吳坤杖子、天命寺、河南。
魏家嶺鄉
魏家嶺
1.23萬人
105.33平方千米
柴木溝、魏家嶺、黑山後、寧杖子、趙杖子、西大杖子、貨郎杖子。
西鹼廠鄉
鹼廠
2.95萬人
131平方千米
東大杖子、大窯溝、鹼廠、牛角溝、什家子、西鴿子洞。大窯石溝。
養馬甸子鄉
養馬甸子
1.83萬人
133平方千米
北溝、棗木溝、回流水、倉上、馬道溝、宮福堂、房勝溝、腰莊子、楊木杴溝、大楊樹溝、養馬甸子。平方子。
和尚房子鄉
和尚房子
2.93萬人
194.9平方千米
五指山、蒲塘溝、水路溝、三股水、和尚房子、正溝、鸚鵡溝、梅家房子、網子溝、李家店、董杖子、喬杖子、白峪、杜莊。葦子溝。
楊樹灣子鄉
前營子
1.73萬人
118平方千米
陳家屯、沈家屯、顧家屯、前營子、河東、石洞子、馬合溝、卡路營子、趙家屯。
黑山科鄉
黑山科
1.8萬人
86平方千米
小台子、黑山科、東梁杖子、二道河子、上地、下坡子、楊樹底下、北橋、姜丈子。
小德營子鄉
腰營子
1.82萬人
98平方千米
新立屯、公立亨、腰營子、大石橋、東大門、一間樓、杜杖子、賈家屯、冷家店、高杖子。
二道灣子蒙古族鄉
二道灣子
2.44萬人
94平方千米
西簸箕、上河南、劉質彬溝、頭道灣子、西溝、二道灣子、二間樓、呂家屯、壩上、大東溝、大廟、大北溝。
巴什罕鄉
西山根
2.36萬人
100平方千米
代杖子、天增隆、榆樹底下、鄒杖子、西山根、天慶永、苗油坊、西窩鋪、土城子、松樹底下、排路溝。
娘娘廟鄉
李家店
1.31萬人
78平方千米
盤龍溝、東山、李家店、平房子、石橋子、南台子、孟松溝、遲杖子。
谷杖子鄉
谷杖子
1.57萬人
137平方千米
尹杖子、包杖子、谷杖子、腿蓬溝、下店子、安賈杖子、雹神廟、吉杖子。
賀杖子鄉
賀杖子
0.64萬人
65.58平方千米
賀杖子、火石山、押寶山、碾房、大廟溝。
頭道營子鄉
頭道營子
1.26萬人
53平方千米
三門店、頭道營子、水泉溝、後獅子溝、碾子溝、陳家店、坎守杖子。
雷家店鄉
馬家店
1.69萬人
133平方千米
冰溝、馬家店、駱杖子、大松木溝、蓮花池、灰窯溝、二杖子、呂杖子、彭杖子。
新開嶺鄉
新開嶺
1.83萬人
93.4平方千米
東南杖子、新開嶺、郭杖子、白杖子、鳳梨樹、紅旗桿、青山、山楂溝。

人口民族

建昌縣68萬人,有勞動人口24.4萬人。有漢、滿、蒙、回、壯、俄羅斯、錫伯、鄂倫春、朝鮮等民族。男女性別比為111:100。全年出生人口8099人,人口出生率12.98‰;全年死亡人口3604,人口死亡率5.78‰;自然增加人口449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建昌縣
建昌縣隸屬遼寧葫蘆島市,建昌縣位於葫蘆島市西北部。東鄰連山區、興城市,南連綏中縣,西北接凌源市,西南與河北省秦皇島海港區青龍滿族自治縣接壤,北靠喀左、朝陽兩縣。地處東經119°13′至120°18′,北緯40°24′至41°06′之間。總土地面積3227.2平方公里。耕地89萬畝。

地形地貌

建昌縣的地勢特點:西高南低,相對高差1147.5米。縣內主要山川均呈西南-東北斜列伸展。燕山余脈由青龍縣入境,從南至北,由大青山經由土嶺,蟒擋壩嶺,大黑山的紅草溝形成一條脊樑(以大凌河、六股河的分水嶺為界),把整個建昌分成嶺上、嶺下兩大部,嶺上以大凌河為主,包括青龍河流域;嶺下以六股河流域為主,包括黑水河流域,地貌多樣,這是建昌縣大特點。建昌縣地處遼西低山丘陵區。按成因可劃分為剝蝕構造,剝蝕堆積,堆積4種地形。如按絕對高度和坡度二個指標概括建昌縣地貌,即為中低山低山、丘陵、河谷、平原四大類型。

氣候特點

建昌縣屬北溫帶亞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8.2℃。一月平均氣溫-10℃,最低氣溫-26.9℃;七月平均氣溫23.4℃,最高氣溫40.7℃。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春季雨水少,增溫迅速,多大風,易春旱。無霜期158天左右。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油料作物以大豆為主,其次是杏仁,建昌縣是省內杏仁的重要產地。經濟作物有棉花。建昌縣有林地面積134畝,森林覆蓋率達28.9%。主要林木種類有楊、柳、榆、松、柏、桑、銀杏、水曲柳、杜鵑等22種喬木和灌木。
有萬株以上果園60多個,成為果林之鄉。白梨全國聞名,遠銷國外。蘋果以口味甜美、耐儲藏而備受外貿部門歡迎。建昌縣有草場179.5萬畝。

礦產資源

建昌縣已探明各類礦產如金、銀、銅、錳、鉛、鋅、硫、煤、石灰石、花崗岩、大理石、白雲石、陶土、油母頁岩、矽石、鉀長石等8大類35個礦種,金銀銅礦區遠景儲量23噸,鉛鋅儲量400萬噸,硫鐵儲量3000萬噸,平均品位28%,錳礦石儲量550萬噸、品位24-30%,沸石儲量3億噸,矽石儲量1000萬噸、含二氧化矽99.7%,鉀長石儲量1000萬噸、含氧化鉀品位12-13.62%,白雲石儲量5000萬噸、含鎂20-24%,石灰石儲量1億噸、品位52%,還有大量的油頁岩、陶粒土及軍事高科技用的角閃岩。

經濟概況

綜合

2008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6.1億元,同比增長21.6%。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實現11.2億元、11.7億元、23.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1%、14.5%、29.5%。在第二產業中工業實現增加值9.7億元,比上年增加15.3%。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3億元、批零貿易業和住宿餐飲業實現增加值5.2億元,各比上年增長15.8%和19.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378元。三次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4:26:50。

第一產業

2008年末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農業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農業生產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斷加強。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16677萬元,同比增長24.9%。其中: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服務業分別實現產值85052萬元、11231萬元、107819萬元、562萬元和12013萬元,各比上年增長20.1%、20.5%、29.6%、70.8%和22%。糧食播種面積48168公頃,比上年增長6.5%,蔬菜播種面積2552公頃,比上年下降0.5%。
在農業基礎設施上投入資金3439萬元,建人畜飲水工程94處,解決了8321戶、30791名居民、4553頭牲畜的飲水問題,打大口井40眼,小口井292眼,建方塘2座,截淺6座,果樹上水5處,治理河道13處,達標長度為21.6公里。新增灌溉面積畝1.3萬畝,新增水土保持面積7萬畝。
2008年建昌縣共投入資金8300萬元,建溫室小區398個﹑1.99萬畝,冷棚小區20個﹑2000畝。新建萬畝梨園一處。
2008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31.53萬千瓦,比上年提高2.5%。其中:農用排灌動力2.61萬千瓦,比上年提高1.2%。全年農村用電量2.5億千瓦小時,比上年上升19%.

第二產業

2008年工業生產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全年實現總產值46.5億元,同比增長15.7%,實現增加值9.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5.3%。建昌縣規模以上企業23個(以下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實現總產值36.1億元,同比增長28%;產品銷售收入34.3億元,同比增長21.2%;產品銷售率達95%;完成增加值8.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8.7%;占全部增加值的21.4%;實現利稅52969.6萬元,同比增長31.7%;單位GDP能耗為2.27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1.33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經濟貿易
2008年貿易市場依然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8.9億元,比上年增長21.7%。按區域劃分:縣零售額實現5.5億元、縣以下零售額實現3.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1.1和22.3%,各占零售總額的62.4%和37.6%;按行業劃分: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7.8億元、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2.1%和17.9%。建昌縣限額以上批零貿易業、住宿餐飲業企業3個。
投資與建築業
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5180萬元,比上年增長42。9%。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0022萬元,同比上升110.3%;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1558萬元,同比上升3.6%。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建設項目投資完成99114萬元、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0908萬元。在農村固定資產投資中:農戶投資完成30123萬元、農村非農戶投資完成71435萬元。
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投資持續增長。三次產業投資分別為1.8億元、10.5億元、10.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0%、20%、67.2%。
投資效果不斷顯現。年度內新增固定資產總量152641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成投產率86.2%,房屋建築面積竣工率85.5%。
投資規模明顯增大。投資額超過千萬元的項目36個。天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6萬噸錳系產品加工項目已投入資金10690萬元;建昌縣金盛偉業鐵粉廠投資4800萬元;水利工程總投資4780萬元;建昌縣合力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投資4000萬元。
財政金融
2008年財稅收入大幅度增長。全年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8727萬元,比上年增長58.4%;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8188萬元,比上年增長60.9%;各項稅收完成18988萬元,比上年增長68.1%。地方財政支出完成109044萬元,比上年增長23.7%;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04999萬元,比上年增長21.3%。在財政支出中:教育支出為27256萬元,比上年增長44.2%;農業支出完成11760萬元,比上年增長14%;社會保障補助支出為17762萬元,比上年增長22.7%。
金融市場穩定。年末存款餘額352835萬元;貸款餘額20503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1.8和-3.6%。居民各項存款餘額291034萬元,比上年增長26.5%。金融機構現金收入951567萬元;現金支出931809萬元,淨回籠現金19758萬元,比上年多回籠現金7344萬元。

社會事業

文教衛生

文化事業:2008年建昌縣有藝術表演場所1個,文化館1個,基層文化站28個,圖書館1個,電影院1個。全年舉辦大型文化活動12場,農民劇團巡迴演出260場,放映電影1600場。截止2008年末建昌縣的28個鄉鎮、276個村全部開通了有線電視,全年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8%,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8%。
教育事業:2008年考入大專以上院校學生3500人。比上年增加974人.其中:本科生2292人,專科生1208人,分別比上年增加455人和519人。連續兩年有考生被清華大學錄取。年末有各類學校272所,全部在校生78375人,兒童入學率、升學率均為100%。
衛生事業:2008年建昌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49所,其中:縣級醫院5所、病床1235張、門診人次443365人、衛生技術人員1370人。建昌縣參加合作醫療人數523289人,參合率達96.02%,總投資達4591萬元,為農民補償醫療費用4079萬元。

社會保障

2008年基本養老保險費征繳完成8538萬元;失業保險費征繳完成123萬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費征繳完成2558萬元;工傷保險費征繳完成70萬元;生育保險費征繳完成14萬元。城市低保保障對象4637戶、10999人、人均月保費105.5元;農村低保保障對象10277戶、20965人、人均月保費35元。

交通郵電

2008末,建昌縣公路里程達1655公里。公路客運量180.8萬人次,公路客運周轉量9216萬人公里;公路貨運量442萬噸,公路貨運周轉量3758萬噸公里。
郵政、電信業繼續發展。城鄉擁有固定電話101253部,行動電話199050部,電話普及率為48部/百人,寬頻網用戶8419戶。郵電業務總量14294萬元,同比增長25%。

交通運輸

建昌交通便利,運輸暢通。建昌縣已形成了總長為846公里的公路網,國道306線與省級公路朝青線成十字形交匯在建昌縣城。魏塔線鐵路橫穿全境,是連結沈山、錦承鐵路的交通樞扭。建昌縣城距北京430公里,距瀋陽400公里,距錦州港、葫蘆島港、秦皇島港、錦州機場、朝陽機場、山海關機場秦皇島北戴河國際機場都在150公里以內,距沈山高速公路70公里。

風景名勝

柏山風景區地處建昌東北部谷杖子鄉境內,柏山峰巒疊嶂,松柏長青,萬木叢中柏樹占50萬株,是東北柏樹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流經錦州、葫蘆島兩市四縣的小凌河就發源在這裡,著名的清泉寺坐落在此山之中。
龍潭大峽谷龍潭大峽谷
清泉寺就坐落在柏山腹地小凌河源。清泉寺建於清朝乾隆24年,洞府殿堂齊全,寺有三間天王殿、五間三聖殿、九間僧舍,400平方米藏經樓,兩個鐘鼓樓,漢白玉的密石石獅兩對,3.3米高的漢白玉千佛塔一座,六噸重露天觀音像一座,大小木、泥制佛像40餘尊,寺東側400餘年20米高筆直的古松與西側高3米,長15米的榆龍樹匍匐而長,蜿蜒盤繞,像一條活生生的巨龍相對稱。另外還有石碾石磨等古蹟。寺因泉名,泉因寺貴,每天前來討聖水者不絕於途。
大黑山位於建昌城東10公里,總面積93平方公里,主峰高1140.2米,它以絢麗多姿的風光和豐富的森林資源,吸引著眾多的遊人和一代又一代的建設者,人們讚美它的雄偉、秀麗、富饒,被譽為鑲嵌在遼西大地上的一顆綠色明珠,更是繼遼陽千山之後的又一省級天然森林資源保護區。
龍潭大峽谷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龍潭峽谷之所以被廣大遊客所青睞,就是因為它不光有壯美的景觀,更有一個頗有神奇色彩的名字——龍潭。

名優特產

建昌縣是優良的中藥產地,有知母、黃芩、遠志、桔梗、防風、芡草、益母草等。
建昌縣(遼寧建昌縣)
黃芩,又名黃芩茶。建昌縣是葫蘆島黃芩集中產地。建昌黃芩以根條堅實色黃而光滑著稱於國內外市場,是葫蘆島市和遼寧省暢銷全國的正品大宗地產中藥材。
雷家店薄皮核桃建昌縣雷家店地區特產,雷家店地區自然條件適宜紙皮核桃生長,所產核桃具有皮薄、肉厚、所含營養豐富等特點,2013年獲批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並在榮譽中列舉獲得地理標誌的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